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462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历史9月分类汇编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文综政治解析卷xx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xx09)解析】B1 D1 O3 37.(26分)材料一: xx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民人数、购交易数额等数据 年份项目GDP/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民人数/亿人购交易额/亿元xx年340902171753.842500xx年401512181094.5749262011年473104218105.057564xx年519322245655.6412594注:xx年购交易额高达17412亿元材料二:xx年双“11”一天,全国络购物突破400亿元,其中仅淘宝一家就突破了340亿。络购物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有效刺激了消费,加快了经济增长;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然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购信誉保证体系却一直跟不上,消费者投诉无门或是找了有关部门还是得不到有效的维权。xx年全国受理互联销售服务投诉30355件,同比增长43.3%,这说明随着络交易爆发式的增长,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还有很多不足和漏洞;络交易存在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消费者面临的购诚信危机亟待化解。材料三:购的快速发展,使实体经济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有友提出希望政府严格管控。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全力做好调控监管,促进购健康发展,避免可能出现的“无所不能”与“无所作为”两种偏向。(1)简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6分)(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部门在购调控监管中避免出现“两种偏向”的理由。(10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并促进购的健康发展。(10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中生产与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的有关知识【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xx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1分)民人数、购交易额逐年上升,购交易额占GDP比重逐年上升。(1分)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是民人数、购交易额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2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是购交易额增长的基础。(2分)【思路点拨】注意从横向、纵向进行比较,并注意其间关系进行阐述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答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1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分)市场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灵活的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分)政府如果在购发展中“无所不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同时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弊端。(2分)如果政府对购“无所作为”,市场将秩序混乱,影响社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1分)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展政府作用,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1分)【思路点拨】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注意市场经济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其优点和局限性。(3)【知识点】本题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答案】3)两点论,就是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1分)购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1分)正确认识络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消极作用。要积极发展络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购的规范和引导,防止支流影响或改变事物的性质。(2分)重点论,就是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分)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1分)在认识络时要着重把握其积极作用,积极发展络经济,发挥其在方便消费者、刺激消费,加快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等方面的作用。(2分)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络的健康发展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分)【思路点拨】围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有关知识,分层次、分要点,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文综政治解析卷xx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xx09)解析】34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就是说,要教育。孔子的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知识点】N2 N3 O3本题考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答案解析】 C 解析:A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主张(认识),而没有体现实践;B与材料无关;D表述不合理,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材料强调在不同阶段或情况下有不同的主张,即主张(认识)要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相符合,故选C。【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33.右图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是(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差别和对立是绝对的 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同一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 A B. C D【知识点】O3本题考查矛盾观。【答案解析】 C 解析:“占便宜”不是“得”,而是离“吃亏”不远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选;与材料无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便宜与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占便宜”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非所有的“占便宜”都是“得”。【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漫画的寓意,特别是“占便宜”与“吃亏”的关系。目录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综历史解析卷xx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三8月月考(xx08)】O1 C2 P1 P239. (26分)什么是幸福?达到幸福的途径是什么?中西方思想家众说纷纭,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阅读材料材料一: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孟子主张: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荀子认为:“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故言有召福也,行有召辱也,”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朱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利。其中,“多子多福”和家族“香火”旺盛成为个人幸福观的显著标志和重要体现。 在西方,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生幸福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而德行最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性和美德,就决不会有幸福,幸福在于善行。(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4分)材料二:近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在近代,中国人的幸福观日趋多样化,有人把国家的独立富强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些思想家以批判三纲、提倡自由、平等为前提,逐步形成了注重利群且倾向合理利己的求乐免苦幸福观。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在欧洲,功利主义流行。“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上所接纳和欢迎的幸福观。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行为的依据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快乐和幸福的重要内容就是获得和占有财产,在这种原则的驱使下,欧洲载着利炮的坚船驶向各个大洋,在大肆劫掠别人财富的同时,在世界各地升起了自己的旗帜。(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践行“求乐免苦幸福观”和实现民生幸福方面,各提出了什么构想?(8分)这些构想并没有真正实现民生幸福,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概括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2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答案解析】 答案:(1)共同之处:重精神满足重视道德修养。(4分) (2)构想: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人人平等和绝对平均的理想天国(或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1分)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分) 根本原因: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1分) (3)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人生存的危机(或民族危机严重)。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3分) 西方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2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东西幸福观都涉及到“德”精神方面;第(2)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构想主要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上;辛亥革命的构想主要表现在民生主义方面,没有实现根源在于时代背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问近代中西方幸福观的改变原因还是从各自的时代变化出发,结合近代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的具体变化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 【历史解析卷xx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xx09)】16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他思想中的()A礼B仁C中庸D德治【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的思想【答案解析】A 解析: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在外的社会规范,是西周等级制度。“孔子出门必坐车”反映的是行为与身份等级相符。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孔子“礼”的思想的正确把握。【历史卷xx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考试(xx08)扫描版】3.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如王猛,大兴儒学。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更是“比隆周汉”。这说明A动荡时期统治者更依赖儒学巩固统治 B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 C该时期实现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兴盛 D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知识点】O1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答案解析】B 解析: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 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这充分表明此时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动荡时期法家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A项错误;三教合一潮流兴起与唐宋,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D项表述无关,也予以排除。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文综政治解析卷xx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xx09)解析】D2 N1 N2 O1 36(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启动环保投入临界点。材料二:习近平主席于xx 年10 月7 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1)某班结合上述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如果我国实现生态拐点,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请运用科学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看法。(10分)(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7 分)(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提出关于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论述的重要意义。(9 分)(1)【知识点】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的有关知识【答案】答:(1)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1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位增长的态势,但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拐点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求。生态拐点是进一步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2分)生态拐点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5分)【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此”的指向;依据知识范围限定作答即可。(2)【知识点】本题考查唯物论的知识。【答案】(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经济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2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3分)【思路点拨】依据唯物论的知识点,结合材料作答即可,注意“危害性”的阐述。 (3)【知识点】本题考查辩证法的联系观。【答案】(3)唯物辩证法联系观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2分)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联系起来,统筹兼顾。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只顾到眼前利益、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3分)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必须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坚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2分)我国经济要实现长远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改革,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2分)【思路点拨】依据联系观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即可。(评分说明:不能拘泥与上述答案,死板硬套。第二问中,如果回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或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集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主观唯心主义等都可以赋满分。)【文综政治解析卷xx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xx09)解析】31.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游泳。可耗了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条件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知识点】O1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答案解析】 B 解析:寓言中兔子的父母没有注意到兔子的客观条件而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办事情,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故选B。【思路点拨】注意把握寓言的寓意。【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xx08)】10、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日: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的发展【答案解析】A 解析:儒学在汉代确立了正统地位;唐宋之际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材料说的是儒家经典能治病,是神圣儒家思想的意思,和我国中医没有关系。因此B、C、D三项均错。材料记载了顾欢以孝经去病的故事。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被神圣化。 故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xx08)】9、以下思想体现了老子主张中消极方面的是 A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 A 解析:“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是指圣人治理国家,要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A项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B项是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C项强调平等意识;D项是反对战争。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老子的思想核发正确的理解。【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xx08)】7、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识点】O1 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某人”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源。这是程朱理学思想。程朱理学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礼、义、仁、智的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B项正确;A项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的本性、私欲的关系,而A项则是天理与人伦的关系;C、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认为“两种”是人心中的天理,排除。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与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对比。【历史解析卷xx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xx08)】18.人都不能孤居独处,必须与他人共同过群居的生活,而结成社会。在群居的生活中,每个人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厉害。如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则彼此间的冲突、争斗,必不能免。所以,必须有一种共存相处之道,以资维系。那么,你认为下面哪种观点会是儒家的处理方式呢?( )A.格物致知 B.内圣外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天下为主,君为客【知识点】O1古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形成【答案解析】C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则彼此间的冲突、争斗,必不能免。所以,必须有一种共存相处之道,以资维系”,符合这一处理方式的是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科学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文综历史解析卷xx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xx09)】21.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B 解析: 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故选:B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准确理解。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文综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9月模拟考试(xx09)WORD版】26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格物致知 B经世致用 C三纲五常 D发明本心【知识点】O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 A 解析:B项明末清初顾炎武等的思想;C项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促舒的主张;D项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的思想。“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选: A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历史解析卷xx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xx09)】18明末清初顾炎武抨击当时知识分子“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堕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此思想不包含()A感叹时局动荡 B不满“空谈误国”C反对君主专制 D强调“实干兴邦”【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D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历史解析卷xx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xx09)】17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理学【答案解析】C 解析:解题关键是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的理解,结合所学可以判断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进而提出理是世界的本源。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信息“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的正确理解。【文综政治解析卷xx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xx09)解析】32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克服超限效应应() A.加强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解决矛盾 C.充分发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 D.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事物性质稳定【知识点】O2本题考查量变质变。【答案解析】 D 解析:从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从而被“逼急”了,可判断材料强调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求我们要注意把握适度原则。故选D。B与材料中“克服超限效应”不相符。【思路点拨】注意把握“超限效应”的表现。【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小一调考试(xx08)】5.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 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 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 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知识点】O2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代社会危机【答案解析】D 解析:从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的等级规定,表明明朝官员等级分明,各级官员恪守礼法,遵守纲常。“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说明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冲击下,官员道德礼法的丧失,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D项符合题意。既然是武官越级使用,说明并未得到朝廷与正统社会的认可,不能说明武官地位的提高,A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与心学的传播与题干无关,B、C项错误。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关键信息的阅读与理解。【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xx08)】O2 P1 P2 6(24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 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莎士比亚剧作摘录材料三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 (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4分)(2)材料二的语录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思想?根据材料概括它表达的思想内容。(6分) (3)卢梭是一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要思想,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至少三点)(10分)(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4分)【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答案解析】 答案:(1)“不脱儒家思想道路”:以民为本(民主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2分)“新见”: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法治。(2分)(2)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分)思想内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幸福。(3)核心:理性。(2分)主要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6分)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发民的结果;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都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任答三点,6分)(4)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后者在推动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第(1)问,“不脱儒家思想理路”说明黄宗羲认为儒家思想中存在他赞同的内容,因此要列举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说明作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与近代思想不同,因此应是黄宗羲思想中的反君主专制思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围绕“人”这一主题回答,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二小问,根据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卢梭所处的时代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人生来平等”“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等回答;第三小问,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可从二者发生的背景、目的、内容等回答;第(4)问,对二者的评价要从期待的积极影响和不足两方面回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综合分析归纳。 【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xx08)】8、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中“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主张主要反映的是对人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申。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评价的正确把握。【历史解析卷xx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三开学考试(xx08)】7、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识点】O1 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某人”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源。这是程朱理学思想。程朱理学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礼、义、仁、智的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B项正确;A项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的本性、私欲的关系,而A项则是天理与人伦的关系;C、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认为“两种”是人心中的天理,排除。 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孔子的儒家核心思想与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进行对比。【历史解析卷xx届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xx09)】3.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A.关羽的忠勇 B.理学的推崇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中的“其”是指关羽后世地位的不断提升,解题时注意时间节点是在北宋徽宗以后,宋朝是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倡导“三纲五常”,赋予关羽这个历史人物更多的道德寄托。B对。【思路点拨】抓住题干字眼“北宋徽宗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历史解析卷xx届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xx09)word版】5、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与元王冕的墨梅图颇有相通之处。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A格物致知、浪漫主义B反省内心、变化万端 C知行合一、写实主义D格物致知、托物言志【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D 解析:周敦颐的爱莲说寄托了作者周敦颐在污浊的现实生活中不同流合污,保持高洁品质的志向,托物言志;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是写意画,艺术手法上体现了托物言志;故选: 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相通之处。【文综历史解析卷xx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xx09)】2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知识点】O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C 解析: A项是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B项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D项不属于理学的“创新”,排除A、B、D项。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故选: 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宋明理学的内涵的准确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