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限时规范特训2(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412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限时规范特训2(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限时规范特训2(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限时规范特训2(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限时规范特训2(含解析)1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B. 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C. 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D.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答案:B解析:A选项,氯水与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选项,需要条件加热或点燃,错误;D选项,HClO见光分解,使Cl2H2OHClHClO右移,正确。2xx大庆模拟某溶液中含有NH、SO、SiO、Br、CO、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Na有胶状物质生成有气体产生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为3个:Cl2H2OHClHClO,Cl22Br=Br22Cl,Cl2SOH2O=SO2Cl2H;还涉及:SiO2H=H2SiO3,CO2H=H2OCO2;反应过程中有胶状物质硅酸生成,因为有溴生成,溶液显橙色;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生成气泡。NH、Na不发生反应。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24HClMn22ClCl22H2O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ClOA. B. C. D. 答案:B解析:反应生成的HClO为弱酸,应用HClO表示;反应中浓盐酸可全部电离,应写成H和Cl的形式。4xx深圳模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B. 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 mL(条件相同)C. 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D. 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答案:B解析:稀盐酸和MnO2不反应,A项错误;Cu丝与Cl2反应时生成棕黄色的烟,C项错误;Cl2没有漂白性而HClO有漂白性,D项错误。5用经Cl2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Na2SO3;KI;AlCl3;FeCl2;AgNO3;稀盐酸。发现部分药品变质,它们是()A. B. C. D. 答案:A解析:用Cl2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盐酸和氧化剂HClO,Cl能使Ag沉淀,HClO能将SO、Fe2、I等氧化。6xx衡水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A. B. C. D. 答案:D解析: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才会发生爆炸,错误。氢氧化钙溶液浓度太低,吸收效果不好,应用NaOH溶液,错误。新制氯水含有氯气、次氯酸,久置氯水其实是稀盐酸,所以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正确。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不行,因为HCl易溶于水,错误。氯气的水溶液含有HCl、HClO,呈酸性,正确。7xx淄博模拟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B. 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4C. 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D. 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答案:C解析: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其生成物与Fe的量无关,A项错误;氯水中有漂白性的HClO,可漂白pH试纸,B项错误;NaBr与氯水中的Cl2反应:2NaBrCl2=2NaClBr2,Br2被CCl4萃取,故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C项正确;D项中的CaSO3会被HClO氧化为CaSO4,错误。8xx河北普通高中监测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表示一种含氧酸,且和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段表示Br的变化情况B. 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C. 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D. 线段表示IO的变化情况答案:D解析: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依据还原性:IFe2Br可知,I、Fe2、Br依次被氧化,则、分别代表I、Fe2、Br的变化情况,A项错误;根据图象横坐标,可以计算出n(I)2 mol,n(Fe2)4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n(Br)6 mol,Br消耗3 mol氯气,则a6,原溶液中n(FeI2):n(FeBr2)1:3,B、C项错误;已知ba5,说明在ab段参与反应的I2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线段表示IO的变化情况,D项正确。9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A. 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B. 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C. 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D. 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氯水,溶液呈橙色,则含有Br答案:D解析: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B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可能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D项,加入足量FeCl3溶液,KI与Fe3反应产生单质碘,再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氯水,会置换出单质溴而使溶液呈橙色。10xx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 molB. ClO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C. 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可生成Cl2D.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 mol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反应中还同时生成氯化钾,故消耗KOH的物质的量大于0.09 mol,A错误;由于反应放热,故ClO的生成主要取决于溶液的温度,B错误;ClO和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均为正价,两者不可能化合价同时降低,C错误;根据生成ClO为0.06 mol,生成ClO为0.03 mol,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1 mol,D正确。11xx河南师大附中测试将0.2 mol MnO2和50 mL 12 molL1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A. 等于0.3 molB. 小于0.3 molC. 大于0.3 mol、小于0.6 molD.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n(HCl)0.6 mol,由化学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H2O可知,MnO2过量,若0.6 mol HCl完全反应,则有0.3 mol HCl被氧化,所得溶液中剩余0.3 mol Cl,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0.3 mol AgCl;实际上,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稀,而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故实际被氧化的HCl必然小于0.3 mol,即溶液中Cl的量会大于0.3 mol,产生的AgCl的量大于0.3 mol,当然小于0.6 mol。12xx东北三校模拟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A、C、E、G为非金属单质,其中A、G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E遇淀粉变蓝,K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L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I为淡黄色固体,J的焰色反应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1)B、I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3)选出实验室保存C单质的注意事项_(A.无色瓶B棕色瓶C橡胶塞D玻璃塞),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什么特殊的保存方法:_。(4)已知A、C、E均能与G反应,其反应条件要求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用化学式表示)。(5)A与H溶液反应,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KIAgBr(2)2Cl2H2OH2Cl22OH3I26OH5IIO3H2O(3)BD水封(4)I2Br2Cl2(5)Cl22KOH=KClKClOH2O13xx宁夏银川一中辅导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_(填编号)。编号abcd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现象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填“能”或“不能”)改用NaHSO3溶液。答案:(1)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除去Cl2中的HCl装置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3)d(4)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5)HSOCl2H2O=SO2Cl3H(或4HSOCl2=SO2Cl3SO22H2O)不能解析:(1)漂粉精固体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利用Ca(ClO)2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而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通过装置B后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先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再通过干燥装置(选择固体干燥剂),后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5)HSO具有还原性,可以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能产生SO2,污染大气,因此该方案不可行。14xx甘肃兰州一诊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卤族元素单质的有关性质具有重要意义。(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写序号)。a. 氯水中存在两种电离平衡B. 向氯水中通入SO2,其漂白性增强c. 向氯水中通入氯气,c(H)/c(ClO)减小d. 加水稀释氯水,溶液中的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e. 加水稀释氯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 向氯水中加少量固体NaOH,可能有c(Na)c(Cl)c(ClO)(2)氯气在工业上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工业上通过氯碱工业生产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m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时,所得溶液的pH_。(3)常温下,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HClOH2CO3电离常数K4.7108K14.3107,K25.61011写出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若将84消毒液与洁厕剂(含有浓盐酸)混合使用可能会导致中毒,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有关原因_。(4)服用含碘化钾的碘药片可抗核辐射。将碘药片剥去糖衣皮研碎后置于试管中制得无色水溶液,并加入几滴淀粉试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氯水,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若继续滴加氯水,蓝色溶液又褪为无色。完成并配平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化学计量数是1,不用填写):_=_HIO3_。答案:(1)aef(2)2Cl2H2O2OHCl2H212(3)NaClOCO2H2O=HClONaHCO3、2HClO2HClO2ClOCl2H=Cl2H2O(4)5Cl2I26H2O=2HIO310HCl解析:(1)氯水中存在HClO和H2O的电离平衡。SO2Cl22H2O=H2SO42HCl,向氯水中通入SO2,其漂白性减弱。HClO是弱电解质,向氯水中通入氯气,c(H)/c(ClO)增大。当c(H)c(OH)时离子浓度关系能满足f选项。(2)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知,产生11.2 mL H2时会产生0.001 mol O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时,所得溶液的pH12。(3)NaClO可与空气中的水、CO2反应,由电离常数判断产物应是NaHCO3;84消毒液与洁厕剂(含有浓盐酸)混合使用引起中毒是由于产生了Cl2。(4)氯水中的Cl2可将碘化钾中的碘置换出来,淀粉遇碘呈蓝色,继续滴加氯水,碘与Cl2进一步发生反应,碘被氧化,溶液褪为无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