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293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历史 审题:高一级历史备课小组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第卷和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A铁锄 B曲辕犁 C翻车 D棉衣2、张军同学在探究“古代农业发展”课题过程中,选用了右侧两幅图片,他是想用这两则史料的变化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3、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自耕农经济出现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 B C D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5、中国古代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工艺品最能代表该时期最高的手工业水平,下面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 唐宋一陶器 明清一瓷器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一瓷器C、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一造船D、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一棉织品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7、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有位同学想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例作为自己撰写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论文的标题,你认为合适的标题有( )坊墙轰然倒塌 汴河两岸群商荟萃带上纸币去赶集 海上丝绸之路看商业风景AB CD8、.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9、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10、下图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使传统建筑技术受阻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1、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12、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13、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白银广泛使用,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在运河沿线和江南地区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 A B C D 14、乾隆时期,一位大臣上奏折说:“一位官员私自与外国做生意”,乾隆帝帝非常震怒,其中的震怒的原因可能有( )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 当时实行海禁政策害怕官员内外勾结威胁清朝统治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A B C D15、明清时期,中国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下列现象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 大力奖励农民开垦荒地 实行“摊丁入亩” 大力实行以“八股取士”为代表的文化控制 对商品征收重税 实行“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政策A B D16、“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船17、世界知识画报xx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8、在长期的争霸战争中,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实质上反映了( )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B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C英国海军的胜利 D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19、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定货,就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的需求”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金融资本对当时的经济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不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A B C D20、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 年估计约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 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21、“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22、 读下列广告:“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XX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 B. C. D. 23、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 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 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小农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农村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A. B. C. D. 24、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25、李鸿章号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这表明( )对晚清颓败的无能为力 以西方军事科技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专制统治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洋务运动无力回天A B C D26、11“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口须运往外国市场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这段材料表明“公和永”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27、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28、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2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30、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 C D第卷 (材料题 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午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32公元1500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通途变天堑 图二财富流荷兰,英国成海盗 图三 世界成一家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 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材料四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指出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两例)(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4)结合材料四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方面看,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分)姓名_ 班级 _登分号成绩中山市第一中学2011xx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文科班)第一次段考(答题纸) 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影响。(12分)32.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指出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 内在联系。(6分)(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各举两例)(4分)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2分)(4)结合材料四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方面看,工业革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分)中山市第一中学2011xx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文科班)期中测试题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晚期,故范喜良可能会使用,A正确;曲辕犁出现在唐朝,翻车出现在三国,棉布成为普通百姓的衣料是在明朝。 2、答案:B 解析:图一是刀耕火种,图二是铁犁牛耕,这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3、 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出现,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自耕农经济出现,同时,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故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4、 答案:B 解析: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奴隶主贵族所有;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均田制始于北魏,A、C、D正确。战国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选B项。5、答案:D6、答案:D 解析:“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说明家庭手工业成本低廉,农民既种地又纺织,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7、答案: A解析宋代,市坊制被打破;汴京两岸是当时最繁华的市场,如清明上河图;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大量瓷器、丝绸出口海外,所列几个标题都是正确的。故选A项。8、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地域性商人,材料中提到的山陕会馆就是为商人服务的场所。9、答案:B解析:“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表明政府严厉禁止沿街开设商店,说明长安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10、答案:C解析:由题中材料可知:王氏以经商致富起家,后以作官光祖耀宗,然后再大兴土木。反映了商人地位低下,发财后多从政,大量的资本又用于住宅建设,影响了工商业的再投资。11、答案:A解析: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改变了以往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开始以经商致富为荣。12、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明显看出,商人的地位在明清时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尽管政府依然在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3、 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不难判断,均正确,故选A项。14、答案 A解析乾隆帝震怒的直接原因就是当时实行海禁政策,其实是重农抑商的反映。当时的海禁政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官员与外面反清势力勾结。同时,乾隆帝显然对受过儒家教育的官员经商会更加不满,所以均正确,故选A。15、答案 D 解析 两项固化了小农经济项束缚了人的思想,不利于科技创新项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项实际上放松了对人身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16、答案:B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的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使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17、答案:D解析: 迪亚士只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18、答案:D解析: 长期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英国最终打败法国,说明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要胜过法国的封建制度。19、答案:A解析:“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不准确,只能是缓解。所以不准确。20、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列强已经开始对华进行资本输出,A错误;根据题意可以一部分资本是对中国的掠夺转化成的,B错误;民族经济的资本主要来自中国的私人资本,D错误。21、答案:D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剪辫子的事件,这些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是否剪辫子成了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2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这是民国期间的广告。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和风俗发生很大变化,包括婚姻、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等,但主要体现在大中城市。23、答案:C解析: 小说的背景是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农村,项不正确,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并没有彻底瓦解,其它选项都能反映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状况。24、答案:A解析: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一种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故A错误。25、答案:A解析: 李鸿章的话反映了失望和无奈的情绪。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对这段话的正确解读。26、答案:C解析: 材料表明“公和永”的技术、人才和市场都极为依赖外国,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27、答案:B解析:2为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3为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春天”;为国民政府前十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官僚资本的压榨,日本的军事侵略,美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萎缩。答案为B。28、答案:C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从图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莫教美利让四方”,反映了重庆商会渴望大办实业的愿望和爱国思想。正确答案选择C项。29、答案:A30、答案:C解析:世界性市场的孕育应该是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就开始的,故排除。31、解析:(1)从“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天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潮州的锦、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这句可看出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并且远销日本,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得出对外贸易出超的结论。(2)主要考察学生对同一时期中国及世界历史的掌握情况,结合当时世界历史可得出此结论。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是此时的变化。参考答案:(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影响:冲突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2)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影响: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32、(1)新航路的开辟。(2分) 联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2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2分)(2)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通讯的发展;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任两点2分)(3)蒸汽机车和汽轮、汽车和飞机(4分,正确的就给分);万能蒸汽机和内燃机(2分)(4)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