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 第3章 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20134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 第3章 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 第3章 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 第3章 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三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对“常见名篇名句默写”的考查情况,1(2014全国新课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2014全国新课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2013全国新课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足蒸暑土气,_,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檐牙高啄;_,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答案】(1)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4(2013全国新课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蚓无爪牙之利,_,上食埃土,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2)每至晴初霜旦,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3)春江花朝秋月夜,_,岂无山歌与村笛,_。(白居易琵琶行)【答案】(1)筋骨之强下饮黄泉(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3)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哳难为听,1考点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考点剖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实际上包括三个要素,即“常见的”“名句”和“名篇”。所谓“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一是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这些篇目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二是课外的经常引用的名句名篇。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名家名篇,所指既有诗歌也有散文,一般为高中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3命题规律名句名篇是新课标卷每年高考都要涉及的考点,赋分为6分,采用填空的考查形式,给考生一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所选句子往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设题方式上,主要是填空题,有对上下句式默写题(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和情境式默写题(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演练体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与“思”的关系辩证论述的两句是:“_,_。”(2)李白在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诗中用“_,_”两句表达了乐观和自信。(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_,_。”,【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整合点拨】做名句名篇默写题常出现的三种问题是写错别字、丢字和倒序。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复习和应试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难写字、生僻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背诵容易书写难,难就难在一些难写字和生僻字上。赤壁赋中“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中的“酾”“槊”都是生僻字。对于这些字,平时要多练,考时应留心。,2注意同音异义字同音异义字,是命题者最得意的“设伏点”,也是考生写错字的主要所在。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误写为“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误写为“尽”。这就要求考生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3辨别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写名句时考生容易误写成它的本字。,4注意散文句中的虚词,尤其是句末助词这些词在默写时容易丢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矣”易丢,且易误写为“也”,而句末的“也”丢的次数更多。这就要求在背诵散文时,特别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词。,5留意词句顺序颠倒句子顺序的,如“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两句的顺序,“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的顺序。之所以易颠倒,是因为这些句子多为并列句。颠倒词序的,如“秋月春风等闲度”易颠倒为“春风秋月等闲度”。对此,最根本的办法是准确理解文意。,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_,_”两句表明了宁死也不改变节操的态度。(2)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描绘箫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早晨和傍晚明暗变化景象的两句是_,_。,如何掌握名句名篇中关键字的书写?,默写名句名篇最大的问题不是背不出,而是写错别字。为此,在背诵过程中必须加强关键字的书写,因为这些关键字往往是命题者有意考查的。,为什么加框的字是关键字呢?因为它们反映了命题及默写的特点和规律。易写同音别字。如“致”“至”。易写通假错字。有时通假本字与通假字易混淆。如“(煣)”“有(又)”“暴(曝)”“知(智)”“生(性)”等。易写错冷僻难写字。如“驽”“螯”等。易丢掉语助词或混淆语助词。如“矣”“也”。需要强化成语记忆的。成语是中华语言瑰宝,凡是必背篇目中含有成语的句子都很重要。如本文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关键字的记忆与书写要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必须强化如下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如:“为人性僻耽(d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3边诵边写。学生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不仅要抽查背诵,而且还要抽查默写,以防止“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学生在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一、用心写好下面横线上的汉字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_明而行无过矣。2朝菌不知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3师者,所以传道_业解惑也。4秦人不_自哀,而后人_之;后人哀之而不_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舞幽_之潜蛟,泣孤舟之_妇。6淇则有岸,_则有泮。总角之_,言笑晏晏。,7固时俗之工巧兮,_规矩而改错。_绳墨以追曲兮,_周容以为度。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_岩峦。_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_坐长叹。9万里悲秋常_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_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0轻拢慢_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_语。1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_然。12雕栏玉_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3羽扇_巾,谈笑间,_灰飞烟灭。14元嘉草草,封狼居_,_得仓皇北顾。15子曰:“学而不思则_,思而不学则_。”【答案】1知2.晦朔3.受4.暇哀鉴5.壑嫠6.隰宴7.偭背竞8.萦扪膺9.作繁10.捻私11.惘12.砌13.纶樯橹14.胥赢15.罔殆,二、用心写好下面横线上的汉字1_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行_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_益其所不能。3吾视其_乱,望其旗_,故逐之。4能_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来二十_一年矣。6土地平旷,屋舍_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7重岩_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_月。8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死于_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9无丝竹之乱耳,无_之劳形。10_然不动,_尔远逝,往来_忽。11日星隐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_摧。12若夫日出而林_开,云归而岩穴_,_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3予独爱莲之出_泥而不染,_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_、_交横,盖竹柏影也。15四_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_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答案】1呼蹴2.拂曾3.辙靡4.谤讥5.尔有6.俨属7.叠曦8.骈槽9.案牍10.佁俶翕11.曜楫12.霏暝晦13.淤濯14.藻荇15.支沃,三、用心写好下面横线上的汉字1求之不得,_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2蒹葭萋萋,白露未_。所谓伊人,在水之_。3东临_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_峙。4金_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_万钱。停杯投_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5烽火连三月,家书_万金。白头_更短,浑欲不胜_。,6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_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_。7折_沉沙铁未销,自将_洗认前朝。8_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_门。9八百里分_下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_。11望西都,意_。12浩荡离愁白日_,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_春泥更护花。,【答案】1寤寐2.晞湄3.碣竦4.樽直箸5.抵搔簪6.罥坳7.戟磨8.箫叩9.麾炙10.萍11.踌躇12.斜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