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语言表达要简明 连贯 得体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20089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语言表达要简明 连贯 得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语言表达要简明 连贯 得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语言表达要简明 连贯 得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1课时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复习课),语言得体化解尴尬杨澜主持一台晚会,当她走上舞台时,不小心被拉线绊倒了,全场哑然。她迅速地站了起来,镇定地说:“_。”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位教师应邀给失足少年上课,走上讲台时摔了一跤,引起哄堂大笑。这位教师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面对着大家,笑道:“_!”,这两个人都巧妙地化解了尴尬,但因场合不同,他们都机智灵活地选择了得体的语言,显示了很好的语言修养。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吗?答案(示例)亲爱的观众朋友,你们的热情让我倾倒这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一个人可能跌倒,但仍然可以再站起来,1(2014新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BCD,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中国珠算”,围绕“中国珠算”的特点及优点分别从不同方面来解说,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句承接上句,总说算盘的结构,第句紧接第句,介绍算盘蕴含的原理;第句承接上文,介绍珠算口诀,第句紧接第句说明口诀的作用;第句进一步描述“中国珠算”的优点,第句描述珠算可以与电子计算器相媲美。答案D,2(2014新课标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答: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二氧化碳的益处与害处。第一个空应为上文的总结,第二个空应为下文的总领句,第三个空是假设的结果。答案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1“简明”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查,也常和压缩语段、语法的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考查。2“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3“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1考查综合程度高本考点综合考查的范围不限于本考点知识的综合,而且还经常与其他考点,如修辞、语段压缩等结合。2.考查重点明确“简明、连贯、得体”是考查的核心和重点。特别是“连贯”这个考点,新课标全国卷第15题不仅每年都单独设选择题考查,并且在后面主观题中也有连贯的要求。,1(2014新课标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_,_,_,_,_,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行的代表。,先做后讲,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作为六畜之首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ABCD,解析解答此题,应仔细研究横线上下文和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六个句子中,先看哪个句子适合做首句,只有和句,而句是观点句,句是例句,所以排在前边的只能是;再看哪两句必须放在一起,句中的“还”只能承接句。所以选D项。答案D,2(2014新课标全国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大家都知道,_,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_,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_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陈述对象:生命的呼吸。再分析这段话的层次,第一层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生命需要呼吸”,第二层说明人体呼吸的过程,第三层类比说明“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是相同的。据此,根据连贯的要求可以补写出相关语句。答案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从大气中吸入氧气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3(2014江苏卷)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B项中,“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谦辞,但因为交际对象是校方,所以在本句中运用不当,可以改为“母校”。“躬”意为“亲自”,“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不能躬临”可以改为“不能参加”。答案B,命题分析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考查热点之一,多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的运用等考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考题形式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形式多样,注重实用性。考题内容突出时代性和导向性,命题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和考生实际,试题表达的主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思维建模1简明指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具体要求是:,(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现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答题时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2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连贯”是表达中句与句之间排列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词语的运用三个方面。具体要求是:(1)话题要保持统一。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畅达,表达才能连贯。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2)表述角度要一致。语言表达中,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3)语境要和谐一致。主要是指写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这些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4)保持合理的句序。要使句序合理,条理清晰,句子间就必须讲究顺序。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3得体“得体”是指能够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具体要求是:,(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4)要考虑语体。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即学即练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ABCD,解析首先把握整体语境,横线前是总说网络阅读对传统阅读的超越,横线后是得出的结论,由此确定横线上的话应是对“超越”好处的具体解释。其次分析所给的六个句子,找出它们之间内在的和形式上的联系,从而确定其排列顺序。最后还要将排出的句子代入横线验证。第句“它改变了”讲“超越”的内涵,是对第句“表现形式”的解释,第句是收结。然后接第句、第句“还”。答案C,2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1)(2)题。(1)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A(甲)B(乙)C(丙)D(丁),(2)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解析(1)“作出认真的指导”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2)A项言外之意是中学生可以喝酒,只是今天情况特殊,不符合中学生身份,且语言不礼貌。B项“足下”“家父”过于书面,比较文雅,不适合使用于有父母的朋友参与的饭桌上。C项语言生硬,没有礼貌。答案(1)C(2)D,3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要求: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答:_解析注意语言表达要规范,访谈用语要得体礼貌,提问的问题要具有连续性。答案(示例)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阅卷现场(2013天津卷)下面这封信有四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其中的三处。(3分),考场问题聚焦:谦敬辞失误例析,答案问题找一找:首先,这篇应用文有两处格式不对,祝语也应顶格写;其次,有两处用词谦敬失当,“寄呈”和“雅正”均为敬辞,只能用于别人,是本人对别人说的话,其中“寄呈”指恭敬地寄送呈交,“雅正”用于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教,仅答对一处“雅正”。可得2分。追求满分做一做:称谓“学兄”(没有顶格);祝语“夏安”(没有顶格);“寄呈”(不得体);“雅正”(不得体)。,矫正训练1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得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与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将病句与成语一并考查。A项错在“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得体。B项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项错在“高抬贵手”,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不合语境。答案C,2填写下面的表格。答:_答案请人原谅请人指点请留步劳驾失陪,3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答:_,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连贯的能力。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说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说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得体”是说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用于各种情境条件。,即主要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复习时,要能正确使用谦敬语,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根据场合、对象准确地遣词造句,要学会面陈和转述。“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中“一位”和“先生”谦敬不得体;“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中“也”表达欠连贯;第三句中“因为”“况且”,语气过于肯定,不委婉。答案“一位”改为“一个”;“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也”改为“还”;“因为”改为“不过”;“况且”改为“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