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历史)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064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历史)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历史)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历史)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历史) (I)一. 选择题(共40分)1.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扩张的时代”的时期指( )A. 14世纪中期至15世纪中期B. 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中期C. 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中期D. 15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2. 下列航海家到过好望角的是( )迪亚斯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A. B. C. D. 3.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 但丁 B. 彼特拉克 C. 薄伽丘 D. 马基雅维利4.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允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出自( )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 英国的权利法案C. 美国的独立宣言 D. 法国的人权宣言5. 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规定和法国哪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有关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圣西门6.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之间斗争激烈,这表明了A. 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B. 他们在是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上尖锐对立C.资产阶级内部不可能实现联合D.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7.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有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A.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B. 英雄人物应时代需要而产生C.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D. 英雄人物的出现完全是历史的偶然8. 1809年阿根廷牧场主的代言人认为,因为西班牙诸省不能消费阿根廷的农产品而导致农产品的浪费,因为西班牙海军无力将该国丰富的产品运出去而导致产品烂在仓库里。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 西班牙没有能力管理殖民地经济B. 殖民地经济水平已超过西班牙C. 殖民地希望西班牙有一支强大海军D. 拉美独立革命的动机是独立发展经济9. 18世纪时,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印度和中国的共同特点是()A. 政治上分裂割据B. 都处在封建衰落时期C. 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未出现10. 法国工业革命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 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高利贷资本发达 国内市场不很景气A. B. C. D. 11. 对下面统计表的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俄国(1851年)约590093%7%A.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B. 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C. 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向工业化过渡D. 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12. 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说明了A. 经济危机范围广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 经济危机破坏性强D. 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无法克服13. 俄国1861年改革与美国南北战争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解放劳动力 扩大市场 扩张领土 积累资金A. B. C. D. 14. 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是()A. 反帝反封建 B. 反封建主义C. 反殖反封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5. 英国“接近一百年的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此语中的“现在”是指()A. 19世纪晚期B. 20世纪初期C. 一战后初期D. 二战后初期16. 1879年德奥同盟是哪一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发展的结果?()A. 英德矛盾B. 俄奥矛盾C. 法德矛盾D. 德俄矛盾17. 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俄国十月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 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B. 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C. 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取得胜利D. 暴力革命与合法的议会斗争相结合18.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 A. 斗争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B.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领导C.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 D. 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19. 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 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C. 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D. 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0. 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争夺的焦点是 A. 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 B. 争夺德国海外殖民地C. 争夺处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 D. 争夺对国联的操纵权21. 德国开始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是在 A. 1933年 B. 1934年 C. 1935年 D. 1936年22.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 英法对德宣战后 B. 德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后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 意大利对法宣战后23. 准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雅尔塔会议24.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A. 美苏两分天下的世界格局 B. 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C. 恢复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D. 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25.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不同之处是A. 大战中酝酿,战后成立B. 宗旨中提到了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C. 其初期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操纵D. 它实际上维护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26. 季米特洛夫指出:“人民民主及人民民主国家之成为可能,如所周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法西斯力量失败的结果,苏联的历史性胜利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斗争的结果,这一斗争使一些东欧和东南欧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体系。”以上分析表明东欧国家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A. 二战中德意法西斯战败 B. 二战中英法帝国主义削弱 C. 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 D. 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7.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A. 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征服B. 稳定希腊、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 帮助受援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D. 干涉世界各国内政28.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应用最新科技成果A. 向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渗透,夺取市场 B. 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C. 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D. 掌握市场信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9. 下列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于1956年的是A. 苏共20大 B. 波兹南事件 C. 匈牙利事件 D. “布拉格之春”30. 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 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 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终结二. 料解析题:(共3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印度手工棉纺织业原来很发达,棉织品曾经大量出口英国。19世纪以后,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印度的棉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迅速衰落下去,著名的纺织业城市达卡,1827年有人口15万人,8年后,只剩下3万人。英国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工厂加工成棉布,再返销印度。高中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2)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述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3)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后果?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摘自圣彼得堡来客材料2 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摘自丘吉尔的一生材料3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摘自丘吉尔的一生回答:(1)材料1、2、3的历史背景是否相同?说明判断的理由。(2)在上述三则材料中,丘吉尔对德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在材料1、3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三. 问答题:(共30分,各10分)33. 19世纪中期,德意志、意大利与亚洲地区的民族主义潮流各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34. 概括指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大陆总的历史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几个方面的表现。35. 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结合你对“二战”的起因和英美苏参战的思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40分)12345678910DABBBDBDBD11121314151617181920CBACABADDA21222324252627282930CCDADBCCDB二. 材料解析题:(共30分)31. (1)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1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各国大肆侵略扩张,抢占市场,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1分)(2)印度的传统棉纺业破产以及英国对印度市场的占领,说明印度已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1分)(3)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贫困(1分);同时客观上又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1分)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1分)这段漫长的痛苦过程,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毕竟使殖民地半殖民地逐渐产生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分)这是建设性的作用。32. (1)不同。(1分)材料1发生在“一战”前,(1分)理由有二,即“圣彼得堡”是沙俄时的地名;材料中显示英法俄在谋求结盟(即形成三国协约)(1分);材料2是帝国主义协约国对新生苏维埃俄国进行干涉时期(1分),因为有“前俄罗斯帝国”的称呼和“军事上远征”等信号(1分);材料3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分),因为材料明确谈到“1941年6月”这一时间。(1分)(2)“一战”前,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1分)为战胜德国,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协调与法、俄的利害冲突,谋求与法俄结盟 (1分):“一战”后初期,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1分),英国试图利用德国去遏制苏俄(1分); “二战”爆发后,英德再次成为交战对手(1分),丘吉尔认为只有联合苏联才能取胜,战胜德国法西斯。(1分)(3)材料1中称沙俄为“魔王”是基于沙俄一贯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争夺巴尔干、中东和远东地区的角逐中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1分)材料3中称苏联为“魔王”是基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1分)(4)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