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闯关检测.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033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闯关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闯关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闯关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第十二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1.(xx北京海淀期中,24)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A.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B.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C.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D.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2.(xx北京海淀期中,25)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A.干旱与洪涝B.海潮与海冰C.冻雨与风沙D.冻土与生态脆弱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下题。3.(xx浙江文综,1,4分)xx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xx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GDP能耗A.B.C.D.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4.(xx江苏地理,17,2分)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B.C.D.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100%对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下图为江苏扬州静脉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xx四川绵阳三模,9)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D.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xx四川绵阳三模,10)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环境效益D.国家间利益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xx河南十校二模,24)“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8.(xx河南十校二模,25)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A.B.C.D.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9.(xx江苏地理,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0.(xx江苏地理,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11.(xx广东文综,8,4分)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二、综合题(共56分)12.(xx河北唐山一模,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1分)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地带。地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沟通大陆和大陆、大陆和半岛的中间桥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峡比较狭窄,两侧临海洋,是开凿运河的良好地段。下图是近些年备受世人关注的某地峡(K)地理位置及拟定运河路线分布图。(1)据提供信息,描述K地峡的地理位置。(6分) (2)在该地峡开凿运河的众多方案中、最具代表性。请确定你支持的方案,并说明理由及施工前应重点考虑的自然条件。(7分) (3)若在K地峡开凿了运河,列举可受益的主要国家,并简述其原因。(8分)13.(xx安徽文综,35)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35分)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10分)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14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11分)一、选择题1.B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减小铁路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少占耕地;杭州湾大桥则是为了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因而B项正确;贵州清水河大桥目的是减小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影响;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则是为了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D京沪高铁的不利因素是河湖众多;杭州湾大桥面临海潮和海水侵蚀问题;贵州清水河大桥的不利自然条件是地质条件复杂和崎岖的地形;青藏地区的不利自然条件则是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以及冻土广布。3.B本题考查影响全球变暖的因素。推广太阳能、核能可以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燃料的比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故项正确;项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从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B正确;而项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即相对提高了化石燃料的比重,项提高单位GDP能耗,也增加了化石燃料的消耗,、项均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项均错误。4.D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利用秸秆为沼气原料,既可提供生活能源,沼渣又可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D项正确。5.C从图中可看出,该产业链主要是对废旧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说明该产业链主要是为了解决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6.A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来进行拆解、回收再利用,可能是由于国外该类资源收购价格较低,企业的利润较大。7.A饲养慢生鸭需要的人工成本、机会成本更高,同时能获取更高利润,体现了公平性原则。8.B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要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有害农药或防腐剂等。9.B本题主要考查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图中河流呈一定程度的弯曲,整体上老城区和原有码头都位于河流的凹岸,不易淤积,利于码头修建,故B正确。10.A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的意义。图中显示待建码头位于多条交通线交会处,则该待建码头起到了区域水运与陆运交通衔接的作用,故A正确。另外,也可从题干中“区域交通格局改变”这一信息来得出答案。11.D本题以高铁建设这一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城市及交通运输。高铁站主要位于大中城市,且小城市有商业区但不会形成CBD,故A项错误。城市空心化是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故B项错误。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应位于交通通达度高的市中心,故C项错误。在特大城市,为减轻过境运输对城市的影响,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同时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特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在郊区形成卫星城,故D项正确。二、综合题12.答案(1)处于北纬7至12之间的地段(泰国境内),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东经98至101之间,西侧为印度洋,东侧为太平洋。(2)支持方案,处于地峡最窄处,工程量小,成本低。地质构造(灾害)、气象条件等。支持方案,处于地峡南部有湖泊分布的地带,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地质构造(灾害)、气象条件等。(3)泰国;带动与拉动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加大与多国的贸易往来。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以运输石油为主的海上贸易航程缩短,节省运费,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解析(1)位置描述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据图示信息分析即可。(2)运河修建一般要考虑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质构造、气候气象、河流与湖泊分布等;修建运河还要考虑线路长短、工程量大小等涉及成本的因素。(3)从图中可看出K地峡位于马来半岛的北部,同时方案和方案都位于泰国,可从工程修建本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工程建成后东亚国家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减弱角度分析。13.答案(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示意图表达):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解析本题以陕西省苹果基地的发展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区位因素,果业的综合效益,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考查材料信息和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绘图表达能力。(1)在黄土高原因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对植被、土壤肥力、水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影响。(2)黄土高原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要从地形、土壤、气候(日照、温差、降水)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种植苹果的效益要从生态效益(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经济效益(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附加值)和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脱贫致富)三个方面全面分析。(3)从材料中可获取三点重要信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果渣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那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是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发展畜牧业和建沼气池来解决污染、能源短缺、过量施用化肥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提取准确信息,综合分析,找到解决方案。该题用示意图表达法直观清晰,对绘图能力要求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