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先秦时期课后达标检测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977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先秦时期课后达标检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先秦时期课后达标检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先秦时期课后达标检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第1课时 中国古代文明的勃兴 先秦时期课后达标检测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泸州高三诊断)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晋王室子弟今山西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卫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鲁王室子弟今山东南部燕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 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图表显示晋、卫、鲁和燕在封国中占有一半多的席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家天下制度从夏朝开始,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图表显示晋、卫和鲁的封地都位于当时主要的农业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图表中分封的对象有王室子弟、功臣和商代后裔可知,分封对象呈现多样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xx湖北浠水联考)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解析:选A。材料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天子与诸侯之间地位悬殊的关系,二是表达了天子拥有对诸侯绝对的权力,这其中维系两者关系的纽带就是分封制,所以答案为A。3(xx南充一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解析:选B。材料中的现象是由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导致的,在宗法制下,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中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的现象,故答案选择B项。4(xx成都石室中学模拟)“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朝时期,山西洪洞县人口大量迁徙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当代,我国北方居民仍然有拜祭洪洞县大槐树的习惯,使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一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北方人口与山西洪洞县存在血缘关系B北方普遍推行郡县制C宗法制重视宗族血缘关系的传统D分封制扩大了周人活动的范围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寻根祭祖的传统,这一传统是古代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重视宗族血缘关系。故选C。5(xx石家庄质检)历史学家童书业说:“春秋中年以后,封建组织渐渐向统一国家转移,因之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到了战国,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大张,于是世族制度便不由得不完全崩溃了。”材料所述现象表明()A国家观念的兴起 B官僚政治的完善C宗法制度的衰落 D中央集权的成熟解析:选C。由材料中“宗族观念的一部便被国家观念所取代”可知A是材料直接表达的意思,而题干要求选择的正确选项应该是“表明”,这是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应该选C。B、D与史实不符。6(xx南充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和代表的阶级利益。墨子“节用”的观点代表了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孟子“民本”思想和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A、B两项表述错误,三者的观点都涉及建立或保护小农经济,故排除D项,选C。7(xx北京东城区调研)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私田开始出现农业产量的提高“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小农经济逐步形成A BC D解析:选D。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形成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模式,畜力代替了人力,引发了古代第一次重大的农业动力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私田是井田制下的产物,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项。8若要说明“直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稷之孙曰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解析:选D。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史料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大类。其中,实物史料是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有形物品,可信度最高;文献史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它是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仍有一定的可信度;而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其可信度最低。故答案为D。9(xx成都七中模拟)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发达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在春秋时期“恶金”铸造的工具用于农耕,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反映的是铁制农具的使用,故选B项。10“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解析:选D。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著作。A项是儒家王阳明的心学;B项是法家思想;C项是儒家荀子的观点;D项为道家老子的思想。故选D项。11(xx内江模拟)“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一记录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 B西周C春秋 D战国解析:选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司南)。有关司南的记录“立司南以端朝夕”应该出自战国时期的著作韩非子,故D项正确;A、B、C项时间不对,故排除。12(xx浙江富阳模拟)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里应该填的是()A诗经 B楚辞C唐诗 D宋词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南方文化”“韵文诗赋”的信息,可知应是楚辞,选B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32分,共52分)13(xx重庆一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原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原配正妻地位。材料二“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吕氏春秋当务材料三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14分)解析:解析:本题是对宗法制的考查。第(1)问,周朝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而要保证嫡长子的权益,必须保证原配妻子的地位。所以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宗法制度。而宗法制的出现就是为了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所以宗法制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度;第(2)问,从太史“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的话语中不难推测,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作为答题的突破口;第(3)问,要根据所给的材料,从现象到本质,分层叙述,由表到里。答案:(1)宗法制度;维护分封制度。(2)坚持嫡长子继承制。(3)(按以下三个层次作答。第一层:说出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层:简要说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作用。第三层:说出周幽王行为的危害,得出结论。)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14(xx福建龙岩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五、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家训二十四条节录材料二源远流长的祖国家训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科学地评价传统家训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伦理文化的历史地位,剔除其封建纲常礼教及唯心主义的糟粕,保持其民族性的精华,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美德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家庭美德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16分)(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1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儒家思想的了解,第(1)问从材料一概括出儒家思想对于个人素养的要求及对家庭、社会的影响。第(2)问要运用辩证思维,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1)主要内容:和睦家庭,团结宗族,和谐乡里,提高个人修养。(2)积极作用:维系家庭亲情的纽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推动思想文化发展。消极作用:儒家伦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在新文化运动中被称为“吃人的礼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