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笔记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必修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9695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笔记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笔记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笔记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笔记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必修3) 【考纲要求】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知识整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1、重大成就如下:时 间重 大 成 就作 用 与 意 义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1983年xx年“银河”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高性能计算机开饭应用的重大突破xx.10“神”五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2、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A、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B、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C、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1、“双百”方针(1)、提 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2)、内容和意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2、“十年动乱”对文化艺术的摧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无情批判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破四旧、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3、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二为”方向的提出和“双百”方针的继续执行。1979年10月,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总方向。(3)影响:、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 、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喜人成就 三、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1)方针:、新中国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共同纲领)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扫盲;工农识字;,工农子女优先入学) 、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初具规,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2、文革对教育破坏:、红卫兵停课闹革命;、高校停止招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影响:“人才断层”,“文化断层”,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3、新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4、我国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2)、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5、新时期教育面临怎样的挑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6、思考教育和科技、经济间的关系?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7、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国 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