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10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957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10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10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10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癸丑ku尘埃i 形骸hi 舂粮chng B. 修禊q 晦朔s 万仞rn 流觞shng C. 卑贱 bi 泠然lng 沮丧j 狙击j D. 飓风j 矫正jio 俯瞰kn 濒临p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一直认为,民原本不暴,青原本不愤,但架不住媒体总喜欢耸人听闻,被媒体一忽悠,民就成了“暴民”,青就成了“愤青”。B金钱可以崇尚,也可以追求,这无可厚非,但应该适可而止,而不应把金钱视为一切,更不能因为自己拥有了一定数量的金钱就可胡作非为。C“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也是一种明哲保身的错误想法。D不管是科学奖,还是人文奖,诺贝尔奖还是第一大奖,许多人视其为殊荣,得主大多受宠若惊,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拒绝领奖,德国的斯埃特斯就是一例。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不超过20个字)(4分)曾经的行业巨头,对市场需求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是先例。201 0年6月,拥有10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与这些制造业巨头陨落的原因类似,曾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1 0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高峰时相比已跌去近80。当然,在强调技术创新、专注消费体验的时代,老牌贵族转型成功亦屡见不鲜。这其中,在xx年出现巨亏10 亿美元之后,苹果开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完成堪称经典的苹果转型四步曲。 4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并揭示寓意。(5分)描述(3分): 寓意(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已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遣子入侍。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会显宗崩,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土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馀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肃宗即位,遣秦彭发张掖三郡及鄯善兵,攻交河城,北虏惊走,车师复降。乃分兵迎恭。遂相随俱归。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至玉门唯馀十三人。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 5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移檄乌孙,示汉威德 移:传递 B以毒药傅矢 傅:涂抹 C笮马粪汁而饮之 笮:同“榨”,用力压出 D恭厉士众击走之 厉:磨砺 6下面四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耿恭“义重于生”的一组是( ) 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 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 笮马粪汁而饮之 恭厉士众击走之 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 A B C D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恭是东汉名将耿弃的后代,有将帅的才略。永平十七年参与攻打车师,使之归降。担任戊己校尉,驻屯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他到了那儿,就移檄乌孙,显示汉朝的威德。乌孙国王很高兴,派使者献上名马,并派儿子到汉朝侍奉皇帝。 B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两万骑兵攻打车师,杀了车师后王安得,又来攻金蒲城。耿恭登城搏战,用毒箭射敌人,中箭的伤口都沸腾起来,敌人大惊。又加上暴风雨,耿恭随雨进击,杀伤很多。匈奴很害怕,于是撤了兵。 C五月,耿恭迁到疏勒城。七月,匈奴又来攻打他,在城下断绝涧水。耿恭在城内打井十五丈深,还没见到水。将士口渴难忍,榨马粪汁喝。耿恭整理好衣服向井下拜,井中巨泉涌出,敌人以为是神明护佑,就退军了。 D当时显宗逝世,车师又背叛汉朝,与匈奴一起攻击耿恭。过了几个月,粮食吃光了,他们煮铠革弩筋而食,没有人有二心,但是人渐渐死亡,最后只剩几十人。匈奴单干对他很敬重,要投降他。耿恭不接受,斩杀了他的使者。 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 (3分) (2)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3分)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4分) 三、诗歌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荆门:在今湖北荆门南。九派:九条支流。山翁: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6分) (3)从整首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四、名句填空(8分)10(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3)青山隔送行,树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4)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5)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禅房的树指尖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有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中有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氲,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的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荫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伏,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选自散文2011年第10期)11.文章结尾说“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结合全文来看,“树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2.文章在表现古树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4分) 13.分析下列句子含义。(6分)(1)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2)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1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了哪些情感?请具体说明。(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悲剧与人生的距离朱光潜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乎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读来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做世界,看奥塞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士比亚并不醉心于古典,在这一点上他却近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17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也没有他们那股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竟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一部水浒传所写的完全是侠盗生活,作者却要把它的根源埋到“伏魔之洞”。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梅特林克的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写叔嫂的爱,本是一部人间性极重的悲剧,作者却把场合的空气渲染得阴森冷寂如地窖,把剧中人的举止言笑描写得如僵尸活鬼,使观者察觉不到它的人间性。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选自我与文学及其他,有改动)15“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放大镜”和“某种距离”分别指什么?(6分) 16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17文章题为“悲剧与人生的距离”,文中也说“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不可跨越的距离”包含哪些内容。(6分) 七、写作(7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与自己心爱的事情或不良习惯告别的时候,每次告别都是一次艰难的跨越,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次新生。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将自己所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思考过的事情、情感、观点写出来。通州区xx年10月高二语文调研抽测卷答卷纸1. 2. 3. 4.描述: 寓意: 5. 6. 7. 8.(1) (2) (3) 9.(1) (2) (3) 10.(1) (2) (3) (4) (5) (6) 11. 12. 13.(1) (2) 14. 15. 16. 17. 通州区xx年10月高二语文调研抽测卷参考答案1.C(A项尘埃i,B项晦朔shu,D项濒临bn)2.D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3.(4分)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企业的定位和决策 (1点1分,3点4分)4.(5分)描述: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打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3分)寓意:漫画揭示了在当今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或收入高了,生活富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2分)(符合图意即可)5D(应为“激励”)6B(所谓“义重于生”,就是宁可渴死饿死也决不投降)7D(“欲降之”是要使他投降,而不是投降于他。)8(1)听说从前贰师将军拔出佩刀刺山,就有巨泉飞涌而出;现在汉朝的仁德神圣高超,怎么会走投无路呢? (关键字:汉德神明、穷、句意)(2)耿恭就诱骗匈奴使者上城,亲手砍死他,并在城上烧烤他的肉。(关键字:炙、诸、句意)(3)至于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依赖什么呢!(关键字:乘、辩、待、句意)参考译文: 耿恭字伯宗,从小就死了父亲。他为人慷慨,多有远大的谋略,具备将帅的才能。永平十七年冬季,骑都尉刘张带兵去攻打车师国,请耿恭担任他的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一起打败了车师国并使他们投降。于是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屯驻在车师国后王部的金蒲城。耿恭来到驻地,写了一封公文送到乌孙国,宣示大汉的威严和恩德。乌孙国王大昆弥以下的人都很高兴,派使者贡献名马,并派儿子到长安侍奉皇帝。 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遣两万骑兵攻打车师,终于打败并杀了车师后王安得,接着进攻金蒲城。耿恭登上城墙与敌人搏战,他用毒药涂在箭头上,向匈奴传话说:“我们汉家的箭很神奇,那些中箭受伤的人一定有异常的情况。”于是拉开强弓射向匈奴。敌人中了箭的,察看伤口,流出的血都沸腾了,于是大惊。恰巧这时刮起了暴风,下起了大雨,耿恭趁着风雨反击匈奴,杀伤了很多敌人。匈奴人很震惊害怕,就解围离去了。耿恭认为疏勒城旁边有涧水,可以固守,就在五月带兵去占据了它。七月,匈奴又来攻打耿恭。耿恭募聚了数千勇士骑马向敌人直冲,敌人的骑兵四散逃走。匈奴就在城下断绝了涧水。耿恭在城内挖井到十五丈深仍然不见水,官吏士兵又渴又乏,只好榨马粪汁来喝。耿恭仰天叹息,说:“听说从前贰师将军拔出佩刀刺山,泉水就从刀眼里飞涌出来;如今大汉的恩德神圣高超,怎么会走投无路呢?”于是整理好衣服向着挖的井拜了两拜,替将士们祷告。过了一会儿,井里的泉水奔涌而出。耿恭就让将士们扬水给匈奴人看。匈奴人没有想到城内会有水,认为是神灵护佑,就带兵离去了。正巧这时显宗皇帝逝世,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一起攻打耿恭。耿恭激励士卒打退了他们。过了几个月,城中粮食吃光了,穷困不堪,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和弦筋。耿恭一向与将士们坦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大家都无二心。但是人却不断地死去,只剩下几十人。匈奴单于探知耿恭已陷入困境,一心要招降他。就派人来诱降耿恭说:“如果投降的话,当封你为白屋王,并且配美女给你做妻子。”耿恭就诱骗匈奴使者上城,亲手砍死他,并在城上烧烤他的肉。匈奴使者的手下人望见了,大声哭号着离开了。单于听说了大怒,进一步增兵包围耿恭,但未能攻下疏勒城。 肃宗登上皇位,派秦彭等人征调张掖等三郡及鄯善国的兵,进攻交河城,北匈奴人惊慌逃走,车师国又投降汉朝。于是分出一支军队去迎接耿恭。耿恭等人就随军队一起回来了。从疏勒城出发时还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断死亡,到玉门关时只剩下十三人了。 (作者)评论道:我当初读苏武传,对苏武茹毛饮血于北海之地而不使大汉朝蒙受羞辱的事迹非常感动。后来读到耿恭固守疏勒城的事迹,喟然叹息,不知道我的眼泪是从哪里来的。唉,道义重于生命,竟然达到这种地步吗?9(1)三、四两句写出了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共2分,各1分)(2)、 “浮”和“动” 用得极妙。(2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1分)“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1分)此二词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了起来,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2分)(3)作者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和与山简共谋一醉的真情告白,表达了对襄阳风物(风光)的热爱(喜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2分)【赏析】 全诗描绘了山川美景,特别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语绝妙。这首汉江临泛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10.(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4)辩乎荣辱之境(5)翱翔蓬蒿之间(6)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11树活得坚强,有尊严,不计较生活的地方;树宽容大度,无委屈,无埋怨,不计较人的好歹;对人不屈服,不对抗;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努力地庇护凡人。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12例如:用人对树的态度和树对人的态度相对比,人忽略树、摧残树、局囿树,树却努力地庇护凡人,(例子2分)通过对比突出了“树的好”,树的大度善良。(作用2分)13.(1)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1分),说明古树被人砌在墙里的框裹、挤压,表明作者对古树的同情,对人这一做法的不满。(2分)(2)这句话强调了树的重要性(1分),说明树是生命活着的标志,真正对人活着产生重要影响的其实是树而不是神。(2分)14.对古树的崇敬之情,文中多处赞美了古树的品质;对以“禅房”为代表的人工打造景致的厌弃,认为其“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对人的混沌浑噩的不满,认为人没有善待树,而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上。(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15.“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某种距离”是指时间的间隔或空间的辽远(或者:时间上记载的是古代的事,如果时代较晚,则往往发生在别的国度)。(每点3分)16.(1)先从悲剧与人生的关系谈起,提出“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2)再说到“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3)然后阐明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4)接着说明艺术往往在不自然中寓自然。(5)最后阐明悲剧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答出一点给1分,答全给满分。)(注意:思路的顺序不能颠倒)17.悲剧描写的内容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和渲染,比人生的实际情况更凝练和感人。悲剧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较远。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和伟大魄力。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将自然寓于不自然之中。(答出3点给6分。)18.作文(7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