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12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9503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2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2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2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12月阶段考试试题(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1. 阿杜的天黑异常受FANS们的追捧,尤其其中一句“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更是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从哲学上看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B.“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C.“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D.“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3.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B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C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 D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4.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A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B认识受各种主观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5.右图拉锯者给我们的启示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树立整体、全局观念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A. B. C. D. 6. “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人生警句给我们的启示是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新事物必然会代替旧事物 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D任何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7.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这表明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D认识是实践的目的与归宿 8. 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与“反本(复归本源或根本)开新”相一致的观点是吹啕呼吸,吐故纳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A. B. C. D. 9. 近年来腐败现象出现从较高职位向下移落、向基层渗透的变化趋势,有人说:反腐败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这一观点的方法论要求是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C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D要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10. “总的看,当前经济形势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生活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房价、居民生活必需品上涨过快。”因而我们的一切工作仍然应该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上述材料体现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B抓主要矛盾原理C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11. 右图漫画中“你竟敢坏了祖上的规矩”的观点与下列观点相同A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这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从唯物史观看,这表明A存在决定思维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13. 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人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人的活动受社会客观规律的制约 A B C D14. 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近期,多起见义勇为反遭人诬陷讹诈的事件被曝光,网友大呼“好人做不得”;而与之相反的则是一批最美草根人物救人于困厄,广受赞誉。材料表明A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的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D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15. 盐商园林是先人留给扬州的重要文化遗产。通过对盐商园林的保护和开发,让人们既可领略盐商建筑的绰约风姿,又可体味盐商文化乃至扬州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说明A自然环境不同决定着文化的差异 B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C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示 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16. 近年来国产影片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西游降魔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票房都轻松过亿。我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C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D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越来越重要17. 下列选项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A B C D18. 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在云南拉开序幕。艺术节在向世人展示亚洲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将云南独特的文化魅力传递给世界。这表明A. 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B.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 世界各国文化具有一致性 D. 民族文化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19. 宜兴紫砂壶艺冠绝一世、独步千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世人。紫砂陶制工艺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保护与弘扬。保护文化遗产体现在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中 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的重要途径 最重要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A B C D20.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这体现了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D.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要求2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说明A. 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汲取外来文化22. “中国梦”、“土豪”等网络热词层出不穷,这些热词折射出一定时期内网民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反映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的观点和立场。这表明A. 人们的灵感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B. 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 文化创新使民族文化繁荣23. 如果一个民族丢掉了本民族的文化而都向同一个地方看齐,就如每个人都按着一张面孔去整容,这种“千人一面”的世界是可怕的。这启示我们首先要尊重好、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优劣世界文化繁荣离不开各民族文化鲜明的个性 守住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A B C D24. xx年6月,国家图书馆承办了“大漆的记忆”展览会。部分展览内容将在国家图书馆网站发布,公众可远程在线浏览,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这表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网络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A B C D25.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26. 每年的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的方法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而在巴西乡村,人们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这些都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A B C D27.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传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旋律,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这意味着A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C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8. “洛阳水席”作为洛阳地方特色,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为“洛阳三绝”。洛阳真不同饭店在继承水席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摒弃汤水过多、用材简单的做法,增加了海鲜、甲鱼、蛇羹等原料,提升了水席的档次,并大胆融入牡丹元素,推出牡丹水席宴,使洛阳水席焕发新的活力。这说明传统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顺应时代变迁的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革故鼎新A B C D29. 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传承方式是A人际传播 B传媒宣传 C教育 D思想运动30.漫画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告诫我们必须A坚决抵制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B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C要倡导多元文化,尊重他国文化D加强对青少年书法艺术教育31. 绘画大师赵无极的绘画,在酣畅淋漓的油彩下,洋溢着东方气息,渗透着西方浪漫。在行云流水的节奏中,在绚烂变幻的色彩中,传达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以及天人合一、虚静忘我的精神境界。赵无极的绘画艺术源于灵感,立足创作,自成一派 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发扬光大来自实践、取自生活,天人一体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东西交融A B C D32.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柳体”。“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表明A文化创新来自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C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D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并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33.自称“思想狂徒”的某学者在博客中发表“论语中国人的宿命之书”“孔夫子中国人的人格分裂之祖”“孔夫子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等观点。这些观点A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B能促使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是“封闭主义”的表现D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34.xx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做好文化工作,必须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理解。(12分)35. 扬州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工艺的一种,它的延续必须经历变化,这种“变”是将民间传统与现代时尚、传统技艺与西方油画的构成、明暗、对比的有机结合,这种“变”让剪纸艺术更有时代气息,为扬州剪纸的发展迎来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扬州通过举办“中国扬州剪纸艺术节”,展示剪纸大师作品;通过建成扬州剪纸博物馆,办班带徒,培养剪纸技艺的制作者和创作者,进一步促进扬州剪纸技艺的传承。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扬州剪纸的“变”是如何凸显文化创新的?(6分)(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扬州重视剪纸技艺的传承作合理的解释。(6分)36.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备爱社会关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很难给国家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早已成为教育部门与全社会的共识,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多年教育模式的转向一直步履维艰。有人提出学习西方考试模式,减少全国统考科目、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一系列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措施直面教育热点难点,特别是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再次引起了广大考生的热烈争论,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携带月兔成功登陆月球宫殿。此次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月球车,是集航天系统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航天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牵头,集众多科研单位研究成果于一身,充分发挥了各个研究单位优势。“玉兔”月球车尽管逃不脱国外月球车的影子,但它的每项技术都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名字。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是在具备了开展航天活动基本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经济许可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选择。探月工程所带来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对中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科技工程,也是一个开放的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已与欧空局、俄罗斯等展开国际合作。“玉兔”一小步,中国航天一大步。嫦娥三号开启了中国首个航天器在地球外天体着陆的大幕。中国是否进行载人登月及建立驻月基地,需要在这一“落”中寻找更多的答案。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下,中国在宇宙探索的路上开始“加速度”。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简析“玉兔”月球车成功研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6分)(2)面对中国的探月工程,外界存在两种质疑声,一种观点认为探月工程是“烧钱的花架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想借此称霸太空”。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反驳。(6分)(3)实现中国宇宙探索“加速度”,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请结合文化生活与认识论的知识加以说明。(6分)xx学年度第一学期如东中学阶段测试 3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有了信仰,可以发挥先进文化对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3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有了信仰,利于文化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3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可以不断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3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和的核心和标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全民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力量。(3分)35(1)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扬州剪纸的“变”离不开剪纸艺人的实践创新。(2分)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扬州剪纸的“变”体现在将民间传统与现代时尚、传统技艺与西方油画技巧的有机结合。(2分)扬州剪纸的“变”体现了文化创新要坚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2分)(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扬州重视剪纸技艺的传承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2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扬州重视剪纸技艺的传承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扬州重视剪纸技艺的传承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分)(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36.(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动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推动教育改革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推动教育改革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民族文化繁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推动教育改革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2分)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2分)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2分)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