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达标效果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851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达标效果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达标效果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达标效果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堂达标效果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西汉时期,刘邦为巩固其统治,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A.郡县制B.封国与郡县并行制C.分封制D.行省制【解析】选B。西汉初期,为巩固刘姓天下,刘邦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大封同姓子弟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封国与郡县并行制。2.(xx长沙高一检测)省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其开端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解析】选D。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加固训练】(xx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A.B.C.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从图中“行省”“路”“府”“州”“县”等信息可知,这是中国古代的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3.(xx合肥高一检测)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宰相职权D.改革科举制度【解析】选B。漫画反映了北宋把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4.(xx山东学业水平测试)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解题关键】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解析】选C。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并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设通判监察地方长官,故选C。【加固训练】“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这段引文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官制()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三司主管国家财政税收,这是宋代三司的职能。宋代,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枢密院掌军权,三司掌财政。5.(xx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以孝、廉为主要标准的察举制,B、C分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明清实行的,D不是选官制度,故选A。【加固训练】(xx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汉书记载”“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说明是汉代开始实行的察举制。A世卿世禄制是先秦的选官制度;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D科举制是隋唐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6.(xx四川学业水平测试)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他主要赞赏中国的()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注意关键信息:“层层严格考试”,隋唐时期,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逐级选拔人才,科举制形成。通过这一方法,许多有才能的人士进入政府管理阶层,提高了行政效率。【拓展延伸】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商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隋唐之后实行科举制,注重学识。二、非选择题(16分)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材料二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4分)(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总结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概括北宋加强皇权的显著特点是分化事权,第二问可从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等回答;第(3)题从职责的角度对比即可。第(4)题联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回答。答案:(1)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2)特点:分化事权(或分割相权)。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3)职责不同:唐朝的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4)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