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训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8798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训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训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训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训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一)基础知识1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享受,多用于否定)2分别选出与下列词语加粗字的意义 (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A欲盖弥彰 B弥天大谎C弥补过失 D弥留之际(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A彩陶文化 B光彩夺目C五彩缤纷 D兴高采烈33.下列蓝色的字注音或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煤屑(xi )路 倏(极快地)地 薄(迫近)阴 摇曳(摆动) B.脉(mi)脉 无恙(差错) 倩(qin)影 弥(充满)望C.参(cn)差 掬(两手捧取)水 袅娜(nu) 风致(情趣)D.蓊(wng)蓊郁郁 妖童媛(yun)女 敛裾(衣襟) 惦(挂念)着4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5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A拟人、比喻 比喻 拟人、反问、反问B拟人、拟人 比喻 拟人、反问、反问C拟人、暗喻 比喻 拟人、设问、反问D拟人、暗喻 拟人 拟人、反问、反问6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A表转折 B表停顿C表解释说明 D表递进7对西洲曲一诗分析恰当的一项 A此诗是北朝乐府中的名篇。B诗中采用了夸张、顶真、比喻、借代多种修辞方法。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为的是描写莲花高过人头,莲子清如水的特点。D此诗的写作特点是寓情于景,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思缠绵宛转,音节和谐流畅。8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袅娜地开着的。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D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英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9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10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11.对下列语句的分析,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的烦乱;这也正是作者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 B.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在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句话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并不割爱此句,是因为作者心中有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D.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句话在结构上照应前边“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在感情上,照应前边“心里颇不宁静”的心绪。(二)阅读 课文文段阅读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3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三)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 B.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 C.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D.本段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天上到水里 B.从上到下 C.由静到动 D.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3.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4.作者将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请指出二者的相似点。 答: 5.从全文看,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6、填入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中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辉。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船芙蓉落,_,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A船移白鹭飞 B傍人娇莺飞 C莲摇鱼暂飞 D更逐鹧鸪飞 (四) 综合实践创新 1.将下列句子扩展,使之丰富,突出性格特征及情状。 他走进了教室 。2.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40个字) xx年第10期内参信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86.8%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2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40岁以上的失业人口较少;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8.4%;失业人口中,3人户、4人户、5人户及以上户所占比重分别为42.5%、20.4%和20.2%;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3.3%的人正在接受培训,29.7%的人准备参加培训。 3.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形式,以“真诚”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训练案-参考答案基础知识(一)1C(起初一看) 2(1)B(2)D 3C 解析:A.薄,不浓;B.脉m;恙,病;D.蓊wng4D 5A 6.C 7D(A南朝乐府;B无借代;C本诗通过谐音双关,曲折表达情意) 8C 9C 10D 11.A(这句话直抒情怀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而不是“含蓄”地表达)。(二)阅读1C(颜色深浅不一) 2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C项明显不当) 3B(三) 阅读 1.C 2.A 3.D 4.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相似。 5.这段文字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6. A(四) 综合实践创新 1.他双手插在裤兜里,用跟狠狠地将门踹开,摇摇晃晃,慢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 2.北京市失业人口中“四多一少”:青壮年多,男性多,3人户多,有求职愿望者多,愿意参加培训的少。 3.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象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