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理)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9836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理)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理)试题含答案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判断题。第卷为非选择题。2、请将选择题、判断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 第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和D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哲学2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有所成就,需要哲学思维。这说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发展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哲学是科学的科学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源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5. 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下列与他哲学思想有相同之处的观点是:A朱熹:“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黑格尔:“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C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6.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A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B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C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D物质与意识是两个独立的本原7.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8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可知性 B主观性C规律性 D物质性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1011题。10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A .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 B.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C. 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11“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A.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12“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D.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3辩论家欧布里德对前来讨债的朋友说:“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去讨吧!”在这里,欧布里德A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B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4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C规律具有条件性D规律具有主观性15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于xx年10月6到15号在天津举行。本届运动会的吉祥物(右图)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束缚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16我国科学家已破译水稻遗传密码,完成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并将公布数据,供全球无偿共享,这一研究必将推动我国农田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材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反作用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可以直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17右侧漫画启示我们要A. 坚持实事求是 B.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 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D.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8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A. 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目的性计划性19xx年“两会”召开之前,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积极酝酿建议、提案。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0真理往前再跨一步就会成为谬误,这主要说明 A凡是真理都会变成谬误 B谬误的出现是真理造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与谬误是难以区分开的21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新的行星定义,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B真理是由权威决定的 C客观世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人的意志是可以改变真理的22城市,是让人居住的。今天,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会综合考虑经济、气候、生活、环境等因素。这是因为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23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表明A.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B. 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也是无能为力的C.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D.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24“只要你对着飞弛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25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一要求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C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2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前进和上升B事物的运动和变化C事物的对立统一D事物的质变27回顾中国入世以来的历程,我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付出了昂贵的门票,也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B联系具有多样性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发展具有普遍性2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29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30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 B矛盾双方存在相互分离的倾向C矛盾双方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二、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32对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33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的唯一属性。34意识是大脑的特有机能。35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36真理是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37联系观和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38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9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必然引起质变。40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第卷(主观题,共30分)42. 材料一: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阅读材料一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有何感悟?(4分)材料二:回顾九十二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在92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2)请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6分)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题,12分) 43.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呼吁社会公众及产业界共同承担绿色责任,用共同的绿色行动,向世界展示正在绿色发展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1)请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6分)xx年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政治(理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判断题31、A 32、A 33、B 34、B 35、B 36、B 37、A 38、B 39、B 40、A三、简答题:(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41.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征罚。(2分)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1分)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二中“神十”成功发射、太空授课、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和顺利返回都体现了这一点。(4分)4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四、探究题:(本部分1题,12分) 43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3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否则会遭受自然的惩罚。(3分)(答人的主观能动性得2分)(2)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