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羽本纪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691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羽本纪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羽本纪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羽本纪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羽本纪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期山东为三处B地方千里C吾知公长者 D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惮:敬畏B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纵:即使C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为:替、给D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卒:同“猝”,仓促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B项王自度不得脱 C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D乃持项王头视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两个“乃”相同,两个“虽”也相同B两上“乃”相同,两个“虽”不同C两个“乃”不同,两个“虽”相同D两个“乃”不同,两个“虽”也不同5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B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C项王则夜起,饮帐中D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釡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流逝B与秦军遇 遇:相遇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营垒D诸侯皆属焉 属:归属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乃”相同,两个“以”不相同。B两个“乃”不相同,两个“以”相同C两个“乃”相同,两个“以”相同。D两个“乃”不相同,两个“以”不相同。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巨鹿之战是决定楚汉双方胜负存亡的关键性决战,使项羽一生的功业发展到顶峰。作者从侧面描述战争的过程,却极具气势。B文中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C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D慷慨悲歌的项羽和叱咤风云的项羽,在司马迁笔下相反相成,相互辉映,完美地结合为一体,使得英雄的形象更加丰盈。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译文:_(2)是何楚人之多也!译文:_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注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嫚:用言辞轻侮。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季布为项籍用,职耳樊哙可斩也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季布乃大说,引入为上客A B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亡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能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后,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译文:_(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译文:_巩固测评1DA项古义:本句中意为山的东面;今义:中国的一个省。B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个区域,空间的某一部分,部位。C项古义:性情谨慎敦厚的人;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2D卒:终于。3BA项“繇”同“徭”,C项“辟”同“避”,D项“视”同“示”。4D乃:竟;乃:于是;虽:即使;虽:虽然。5BA、C、D为省略句,B为倒装句。6A逝:奔驰。7D“乃”,一为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一为“仅仅,只”。“以”,一为连词,表目的,来;一为介词,“用,拿”。8A作者对巨鹿之战,用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而以侧面描写为主的写法。正面描写用短句快节奏地概略叙述战斗过程。主要用侧面描写渲染项羽的将帅神威。9(1)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决拼死战斗,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2)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10A匿:隐藏。11D朱家说的话,说季布是在履行职责;季布介绍当时的情况;只能说明季布明理。12BB项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最后吕后罢朝不复议击匈奴事。吕后从未发过攻击匈奴的命令,所以B项“吕后收回成命”是错误的。13(1)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了。(2)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扬了它呀。参考译文季布是楚地人,为人任性使气而又见义勇为,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将他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拜见汝阴侯滕公,趁机对滕公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 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并任命他做了郎中。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启程去了。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在天下到处宣扬您的名声,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季布的名声更加显著的原因,是曹丘传扬了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