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选修)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9319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选修)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选修)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选修)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选修) 含答案 高 二 化 学(选修) xx.6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u64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环境、材料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碘盐能防治碘缺乏病,但必须科学合理摄入C用电镀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CO2是导致酸雨发生的主要原因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氯化钠是电解质,可电解其水溶液获得金属钠CSO2有还原性,常用来漂白纸浆D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3常温下,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B106的溶液C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D0.01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B0.1 molL1 AlCl3溶液中:、C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D0.1 molL1 KSCN溶液中:、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 NAB常温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0.2 NAC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阴极得到电子的数目为2 NAD0.1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 NA6常温下,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不断加水,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a(CH3COOH)Cc(H)c(OH)Dc(H) / c(CH3COOH)7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钠元素B离子半径:r(X+)r(Z2)C同主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强D同周期元素中Y的非金属性最强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Fe(OH)3(胶体)BCu溶于稀硝酸:Cu + 2+ =+ NO2 + H2O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 CO2 + H2O C6H5OH + HCO3D氯气溶于水:Cl2 + H2O2H + + 9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C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D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10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B乙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的速率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C丙表示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变化D丁表示向氨水中通入HCl气体,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时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时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轮船船体四周镶嵌锌块可以减少船体的腐蚀B通常情况下水分子较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CC(s) + H2O(g)CO(g) + H2(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D相同温度下pH均为5的氯化铵溶液和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KspMg(OH)2KspCu(OH)2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产生白色浑浊酸性:盐酸碳酸苯酚D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 I2 + 平衡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合成氨工业中,移走NH3可增大正反应速率,提高原料转化率B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再用盐酸溶解而除去C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Cl3D加热Fe2(SO4)3溶液,Fe3+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14在体积为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6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 + 2H2(g) CH3OH(g)。图甲表示有、无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图乙表示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CO)n(H2)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中I、II、III点均处于曲线上甲 乙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 2H2(g)CH3OH(g) H91 kJmol1,曲线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B反应速率:v ()v ()C平衡时CO的转化率:()() Dn(CO)n(H2)=0.5时,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c(CH3OH,100)c(CH3OH,200)15 25时,用2a molL1 NaOH溶液滴定1.0 L 2a molL1 HF溶液,得到混合液中HF、F的物质的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3时,溶液中:c(Na+)c(F) B当c(F) c(HF)时,一定有c(OH)c(H)CpH=3.45时,NaOH溶液与HF恰好完全反应DpH=4时,溶液中:c(HF) + c(Na+) + c(H+) c(OH)2a molL1非选择题(共80分)16(12分)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CH4(g)H2O(g)CO(g)3H2(g) H1206.1 kJmol1 CH4(g)CO2(g)2CO(g)2H2(g) H2247.3 kJmol1CO(g)H2O(g)CO2(g)H2(g) H3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 min内,v(H2) ;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图1 图2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可以判断甲容器中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生成CH4的速率是生成CO的速率的2倍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保持不变甲乙两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v (甲)v (乙) b甲烷的转化率:(甲)(乙)c压强:P(甲)= P (乙)(3)反应中H3 kJmol1。800 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COH2OCO2H20.5 mol8.5 mol2.0 mol2.0 mol此时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填代号)。av(正)v(逆)bv(正)v(逆)cv(正)v(逆) d无法判断17(12分)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常常用到溶液中的反应。(1)25时,0.05 molL1Ba(OH)2溶液的pH ,将该Ba(OH)2溶液与pH2的HCl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7,则Ba(OH)2溶液与HCl溶液的体积比为 。(2)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CO2CH3OHHCOOH25 时,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化学式HCOOHH2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1.7104K14.3107 K25.610113.0108回答下列问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四种物质:aNa2CO3 bNaClO cHCOONa dNaHCO3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3)常温下,将0.2 molL1的HCOOH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说明所得混合溶液中HCOOH的电离程度 HCOONa的水解程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含有Cr2O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5.00103 molL1的Cr2O。为使废水能达标排放,做如下处理:Cr2OCr3、Fe3Cr(OH)3、Fe(OH)3。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Fe3)21013 molL1,则残留的Cr3的浓度为 molL1 (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18(16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铜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1)写出铜帽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帽溶解后需将溶液中过量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含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pH=34,加入过量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24I=2CuI(白色)I2 I22=2I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滴定前溶液中H2O2没有除尽,所测得的Cu2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Fe3Fe2Zn2开始沉淀的pH1.15.85.9完全沉淀的pH3.28.88.9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O2、1.0 molL1HNO3、1.0 molL1 NaOH。由回收铜后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 ; 过滤; ; 过滤、洗涤、干燥 900煅烧。19(12分) 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氮氧化物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1)N2和H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N23H22NH3,测得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3。为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工业上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填字母)。a. 采用常温条件b.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c. 将原料气加压d. 将氨液化并不断移出图3中所示的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49和0.488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填“”“”或“”) (2)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转化为氮气除去,涉及的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NH3HClO=NH2ClH2O反应:NH2ClHClO=NHCl2H2O反应:2NHCl2H2O=N2HClO3HCl已知在水溶液中NH2Cl较稳定,NHCl2不稳定易转化为氮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即NaClO溶液的投入量),溶液中次氯酸钠对氨氮去除率及余氯量 (溶液中1价氯元素的含量) 的影响如图4所示。反应中氨氮去除效果最佳的n(NaClO)/n(NH3)值约为 。 a点之前氨氮去除率较低的原因为 。(3)电解硝酸工业的尾气NO可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5。电解过程(虚线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将电解生成的HNO3全部转化为NH4NO3,则通入的NH3与实际参加反应的NO的物质的量之比至少为 。 图3 图4 图520(16分)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在高温高压下CO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单质或化合物反应。(1)工业上常采用水蒸气喷到灼热的炭层上实现煤的气化(制得C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上述煤气化过程中需向炭层交替喷入空气和水蒸气,喷入空气的目的是 ;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加热、催化剂作用条件下可合成液体燃料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定条件下,CO与H2可合成甲烷,反应方程式为:CO(g)+3H2(g) CH4(g)+H2O (g)该条件下,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4)CO空气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电解质是搀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反应方程式为:CH3OH(g)CO(g) HCOOCH3(g) H =29.1 kJmol1科研人员对该反应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一定) 图6 图7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工业制取甲酸甲酯应选择的压强为 。a3.5106Pab4.0106Pac5.0106Pa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 ,其理由是 。21(12分)将过量的氨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溶液最终变成深蓝色,继续加入乙醇,析出晶体Cu(NH3)4SO4H2O。(1)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2)乙醇分子中氧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 (填化学式)。图8(3)1molCu(NH3)42+中键的数目为 。(4)某含有结晶水的铜的氯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8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高二化学(选修)答案 xx07选择题(共40分,1-10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1-15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CBBDBCCBAADBBCAD非选择题(共80分,6小题)16(12分,每空2分) (1)0.3 molL1min1升高温度(或充入水蒸气)(2)bd ab (3)41.2 a17(12分,每空2分)(1)13 1:10(2) HCOOH2OHCOOHOH abdc(3) 大于 (4) 310618.(16分,每空2分)(1)CuH2O2H2SO4=CuSO42H2O 加热(至沸腾)(2)淀粉溶液 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偏高 (3)向滤液中加入略过量30%的H2O2,使其充分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0 moL L1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5(或3.2pH5.9) 向滤液中滴加1.0 moL L1的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10(或8.9pH11) 19.(12分,每空2分)(1) cd (2) 1.5 NaClO用量较少,水解生成的少量HClO与NH3主要发生反应,生成较稳定的NH2Cl。(3)8NO + 7H2O2H+ + 3NH4+ + 5NO31:4 20.(16分,每空2分)(1)CH2O COH2 (2)让部分炭燃烧,提供炭与水蒸气反应所需要的热量 CO + 2H2CH3OH(3) H0(4) O2 + 4e=2O2 (5)b 80 温度低于80,反应速率较小;温度高于80,升温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且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答出第2点即给2分)21.(12分,每空2分)(1)Ar3d9 正四面体(2)sp3 H3O+ (3)16mol (4)CuCl2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