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阶段第一次调研(政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639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阶段第一次调研(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阶段第一次调研(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阶段第一次调研(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阶段第一次调研(政治)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1、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2、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3、孙子兵法成书至今虽已两千多年,但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理论高度概括,实践层出不穷,在现今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从人际关系到国际战略,它仍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起来 D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4、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5、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6、邮票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名片”,羊、狗、鸡、虎等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动物,也一次次跻身于方寸之间。不仅我国陆续发行了不少与这些动物相关的生肖邮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越南、韩国、新加坡等也发行了与羊、狗、鸡、虎等有关的生肖邮票,这表明 A各民族文化其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一致的B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规律C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都是吉祥物D各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中都是一样的7、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可见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C经济发展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8、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公平、公正、合理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9、继中法互办文化年之后,xx、xx年中国又与俄罗斯互办国家年,进一步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国家加强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是因为 A各民族的文化最终都会完全融合B要抛弃一切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束缚C有利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D外国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10、为改善台海关系,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大陆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向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主席连战及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对大陆进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破冰之旅”“和平之旅”的访问。这体现了A台海两岸已经实现了和平B“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C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D两岸关系不断趋向融合1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C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12、“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A B C D13、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对我们先进文化发展的启示是A既要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的培养B文化教育是次要的,关键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C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4、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15、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A.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C.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D.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 16、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17、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18、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19、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20、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深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康德的自然史和天体论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上述要求的依据在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B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C文化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D文化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23、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C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D发展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2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A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B爱国就必然要爱社会主义祖国C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D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25、古有孔孟圣人,今有雷锋、牛玉儒。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总是带有时代的印记,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说明A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要全面继承和发扬B中国古代传统美德与党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C历史的传统道德已不适合今天的国情,应否定、抛弃D对传统道德,应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并不断创新26、爱因斯坦十分重视科学信念对于科学创造的作用,他说:“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毫无疑问,任何科学工作,除完全不需要理性干预的工作外,都是从世界的合理性和可知性这种坚定的信念出发的。”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A世界是不可改造的B爱因斯坦的科学信念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C理性决定了世界的本质和秩序D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27、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简答题(2小题,共18分)28、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往往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述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29、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你是怎样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四、辨析题(共11分)30、近年来,文化逐渐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xx年,最为人关注的是“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草根文化的兴盛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三国”、“论语”等通俗化学术文化的异军突起。 辨题:大众文化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五、论述题(15分)31、1928年,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当时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使许多疾病消失无踪,如肺炎、脑膜炎、产褥热、败血症、结核等。许多人因此而相信疾病从根本上是可以治愈的。 如今,抗生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抗生素的大规模应用使其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它的副作用,如氯霉素会导致血液疾病等;二是它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的耐药菌、顽固的超级细菌的诞生使得细菌耐药问题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请运用哲学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并指出它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六、综合探究题(16分)32、某校高三(2)班学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单元的内容后,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如何选择”为题开展了探究活动。研究小组在活动中,收集到一系列材料和观点:在不知不觉之中,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要品牌。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外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在德国,三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与十来个德国学生共瞻中秋。德国的同龄人问中国学生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很滑稽,如许多中国人是不是盘辫子;有些问题很“学术”,如日本、朝鲜的文化与中国的是不是一样的。“那么台湾呢?”当一个德国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中国学生立即用不太流利的德语严肃地说:“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历史赋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只要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这一天一定会到来!”(1)请你分析为什么一些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2)我们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 (3)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请你列举古今中外爱国主义的例子。(不少于两例)(4)请你说说我们当前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CDBBBCDCC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BADBAACCBA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题号222324252627答案ABACACBDBDBC三、简答题(2小题,共18分)28、(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3分)(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3分)(3)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2分) 总之,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2分)2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4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4分)四、辨析题(共10分)30、(1)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等。“超级女声”等文化产品以其灵活的形式和贴近生活的内容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大众文化产品,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4分)(2)由于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会出现荒诞、庸俗内容的大众文化产品。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4分)(3)辨题把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等同起来是不科学的。(2分)五、论述题(14分)3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及使用方法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4分)(2)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最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3)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对疾病的认识也是这样。(3分) (4)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4分)六、综合探究题(18分)32、(1)第一,西方文化对我们国家的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第二,年轻人求新、好奇的心理特点,促使他们借洋节张扬自我,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第三,商家的推波助澜;等等。(4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也可。)(2)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6分)(3)略。(4分)(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摇“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