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卷(四)新人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135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卷(四)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卷(四)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卷(四)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卷(四)新人教版选修1(测试时间:9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考查范围:第89单元)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世纪60年代,日本掀起了“尊王攘夷”运动。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中下级武士是这一运动的主体“尊王”就是尊奉幕府的将军运动得到了日本新兴阶级的响应幕府的将军是运动的实际策划和领导者A B C D解析:“尊王” 就是尊奉天皇;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所以错误。答案:C2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阶级矛盾激化新兴阶级的出现中下级武士的不满外来民族的侵略A B C D答案:A3(xx松江区模拟)有学者认为,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其主要的历史依据是()A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同时组建常备军 B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C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 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解析:A、B、 D三项体现日本深受西方文明影响,只有C项“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体现日本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答案:C4(xx徐汇区模拟)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旧的体制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解析:从题干“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可知涉及教育方面,明治维新中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是“文明开化”政策。答案:C5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如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解析: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给自己起姓。因此,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答案:B6“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材料体现了明治维新之初“殖产兴业”的主要特点是()A扶植私人企业 B国家示范引领C重视培养人才 D承认土地私有解析:由材料中“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可知其特点是国家示范引导。答案:B7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解析:幕府统治下,日本实行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不允许买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受到破坏,一些商人把农民抵押过期不能赎回的土地据为己有,并招募农民开垦土地,成为新兴地主,但土地所有权却得不到法律的认可。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拥有者对土地的所有权,满足了新兴地主的要求。答案:B8俄日两国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俄日两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解析: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则是根源。答案:A9(xx江门模拟)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此材料说明当时德日两国()A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 B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C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D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德日在立法权上受皇帝制约,代议制并不完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军国主义问题,故B项错误;从柏林大学教授的话可以看出:德日都设议院,但议院权力薄弱,皇帝掌握的行政权可以控制立法权,故C项正确;德日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C10(xx资阳模拟)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为()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文明开化 D中体西用解析:“中体西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D项不符合题意;“文明开化”即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故选C项。答案:C111868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指出要“破历来之陋习”。以下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符合这一誓文的有()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剪去武士头上的发结,解除腰刀A 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史实的能力。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破历来之陋习”。答案:C12(xx广东六校联考)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A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C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解析:“求富”、“求强”体现的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卅年”是洋务运动持续的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造炮成船”说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说的是洋务运动失败,标志性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正确。答案:B13(xx西城区模拟)下列语句,出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是()A“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B“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所创”C“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D“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解析: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易白沙所说;C项是李贽对孔子的看法;D项是梁漱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该书出版时的自序中所说。故选B项。答案:B14(xx闸北区模拟)有学者认为:“如果可称为造船制炮的改革,则不妨称为编预算写宪法的改革,虽说康梁等人胸中另有城府,他们的志向超过目前之规划。”、指的是()A洋务运动公车上书 B清末新政请愿运动C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清末新政仿行宪政解析:从“造船制炮”看出学习西方在器物层面,应该是洋务运动,从“编预算写宪法、康梁等人”看出应该是百日维新。答案:C1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解析: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的旗号,中国的维新变法把儒家思想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相结合,托古改制,二者相同点是都借助了传统文化外衣。故选D项。答案:D16(xx西城区模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的是()A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解析: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保留君主制,逐步由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推行改革,因此A、C两项不符合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排除D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故B项正确。答案:B17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维新派认为只要清帝下诏,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就能“庶政尽举,民心知戴”,这未免想得太简单了,可以看出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答案:D18(xx崇明模拟)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张之洞对统治者某举措的意见是“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该举措应是()A废八股 B派留学 C办学校 D废科举解析:B、C两项对顽固势力的利益影响不大;D项废科举是1905年清末新政。答案:A19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策问等项,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经济特科”是百日维新的内容之一,“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即行停罢”说明百日维新失败,因此与之相关的事件是戊戌政变。故选B项。答案:B20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解放思想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A B C D解析:维新派在宣传变法、主持新政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冲击了中国旧的腐朽的思想体系,有助于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及中国社会生活文化的变迁。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40分)21(xx南通模拟)(14分)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政府在抓教育改革方面,肯花大力气、下大本钱尽管财源拮据,教育事业的经费却是最多。文部省经费在政府各省(部)中为最高。日本迅速地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有文化的能够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潜在劳动力;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据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教育材料二这次改革不仅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而且冲击了封建文化,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顽固派无法扼制由维新变法开始的思想解放潮流。周可桢维新派教育改革的特征及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中教育改革的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解析:问措施从“经费却是最多、普及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获取信息;评价从积极和负面作用分析,积极从材料“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获取,负面作用从课本获取。答案: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3分)评价: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和科技、管理人才;但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3分)(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中教育改革措施的结局。(4分)解析:影响从材料“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思想解放潮流”获取,结局要结合课本所讲;答案:影响:奠定了近代教育体制的基础;促进了思想启蒙。(2分)结局: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新政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全被废除。(2分)(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制约近代中日两国教育改革成效的基本因素。(4分)解析:基本因素要结合改革的成败和统治者的态度等方面分析。答案:基本因素:政治变革成败;政府重视程度。(4分)22(xx扬州模拟)(12分)改革的成败,既取决于社会基础,也取决于改革者的智慧与能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初期,欧洲和日本一样,是从多样性的封建体制(注:指分封体制)和充分发展的社会结构的母胎中诞生的。明治领导人在竭力实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废除了藩体制,撤销了原来的阶级制度,依靠征兵制设置了军队以取代过去的武士阶级,建立了近代经济机构的基础,这都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进而创建了近代政治体制。赖肖尔近代日本新观材料二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浩巨,可想而知。但是那光绪也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其必然失败。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的军师谋臣,应该有见及此。不幸康某木讷执拗,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唐德刚晚清七十年材料三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中采取了哪些革故鼎新的措施?有何效果?(6分)解析:根据材料一信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概括日本在明治维新中的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效果。答案:措施: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四民平等;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写出任意2点得4分)效果:推动日本实现工业化,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2分)(2)同为近代化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请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其失败的原因。(2分)解析:根据材料二信息“那光绪也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 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 不幸康某木讷执拗,识见不足;而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概括戊戌变法失败失败的原因。答案:中国的戊戌变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实施者急于求成,缺乏政治经验。(2分)(3)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败客观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解析:根据材料三信息“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概括影响。答案:清政府进一步丧失权威合法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发展。(2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2分)解析: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但要注意言之有理。答案:客观分析基本国情;稳健理性,循序渐进;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写出任意两点得2分)23(xx济宁模拟)(14分)阅读下列材料: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8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色及其成效。(6分)解析:第(1)问,应结合两国改革的历史背景,从外部、内部两方面进行回答,外部结合材料中“外国人入侵”,表明其面临工业文明冲击,出现民族危机;内部结合材料提到“国内不满”来看,俄国主要是落后的农奴制阻碍社会发展,而日本则是腐朽的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第(2)问第一小问,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从日本改革的前提和学习目标等方面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迁移有关明治维新积极影响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即可。答案:(1)外部因素:工业文明的挑战及冲击。(4分)内部因素:俄国:农奴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2分)日本:幕府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面临全面的危机。(2分)(2)特色: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脱亚入欧”。(3分)成效:迅速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民族危机。(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