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题干中的常用术语.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18044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7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题干中的常用术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题干中的常用术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题干中的常用术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题干中的常用术语解析,中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常用术语”。,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衬托、讽刺、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等(一般是三个字)。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升华中心、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扣分点所在。如果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阅读现代文应该把握以下四点:一是要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二是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三是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有自己的心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四是能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含义。,在做阅读题时,一定要有明确和强烈的文体意识,要知道,不同文体的特点是很鲜明的,中考阅读题对不同文体区分也大。比如记叙文就是考语言、结构、思想等;说明文无非就是考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言之有序特点的体会;议论文是考论点、论据、论证和议论文语言方面的特点。所以要准确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基本写法,要知道不同文体的规律。,阅读试题什么时候用原文,什么时候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怎样进行区分?如果文章是考查你综合概括能力,比如说记叙文,让你概括段意或层意,这时不要用原文回答,应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归纳。如果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让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段意,有一个方法就是什么人干了什么事。如果文章有时问“这”指代什么,“这样”指代什么,肯定是用原文回答。一般情况下就前不就后,就近不就远,在原文里面,在加“点”词的前面把它抄下来就可以了。,现代文阅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题干,把一个词换另一个词,好不好?为什么?做这种试题的时候,可以记几个口诀,仅供参考。第一,表态。说不好,或者说不能换。第二,抄上它,抄上不换的词。第三,解释不换那个词。第四,抄上换的词。第五,解释换的词。第六,说明不换的比换的在文中用得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