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1-4专项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035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1-4专项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1-4专项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1-4专项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1-4专项练习 人民版必修2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A B C D4、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5、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州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A B C D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7、“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A B C D8、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A主张实行海禁 B反对实行海禁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9、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从中不能看出A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有各的分工B商业在商品流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C商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比较薄弱D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具有重要的地位10、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贸中心地位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11、明朝张居正在赠周汉浦榷竣还朝序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穡。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穡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至于病,乃无以济也”。张居正的观点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现象或政策是 ( )A.官营手工业迅猛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C.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12、“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反映了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1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14、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15、“(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二十余板则利嬴,得八、九板则缩。”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材料,准确的信息是( ) A炉场生产分工明确 B炉场生产规模扩大C生产关系的新发展 D生产以赢利为目的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当时湖广总督府衙设在武汉,所以张之洞毫不犹豫的将汉阳铁厂选在远离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的武汉,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17、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18、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19、右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20、 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表2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21、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22、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23、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24、下列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对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项目1956年1965年农业总产值610亿元590亿元工业总产值642亿元1 402亿元A、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C、“一五”计划大力推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D、国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5、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2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 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 B C D2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 B C D28、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29、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30、“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由电气实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31、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xx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3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 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33、清末民间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B C D34、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下面是35、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BCD36、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7、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38、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8、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当时,这一报道A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B表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C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D带给了部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39、右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关于该广告发布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广告反映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广告发布时孙文已经逝世广告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广告反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 广告反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ABCD40、“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1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贪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贪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施土改 B建立农业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人民公社4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 B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43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A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铁路 B一些官员希望借建铁路之机中饱私囊C当时一些政府官员反对修建铁路 D通过建铁路实现自由富强成为社会共识44、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商品价格日渐下降 市场上洋货流行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生活习惯日趋文明A B C D45、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4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现象应当发生于A.xx-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47、下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外商企业大量涌入 B洋务工业取得成效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48、在汉语中,外来事物名称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以上诸字中“洋”字出现最晚,但其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鼎盛时期有400多个。如“洋布”、“洋钉”、“洋楼”,“洋车”等,可是到了后来,数量急剧下降。以下关于“洋”组词的兴衰分析不当的是( )A其兴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变为正视西方文明B其兴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渐深 C其衰与盲目自大、盲目排外心理有关D其衰既由于政治原因,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近代化49、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BCD50、我国休闲活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休闲方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民国时期:戏曲、逛游艺场、电影、集邮、聚赌、茶馆B新中国初:卡拉OK、蹦迪、健身、泡吧、电视、收藏、旅游、探险C文革时期:体育、交谊舞、集邮、电影、样板戏、喝咖啡D改革开放后:看样板戏、唱语录歌、跳忠字舞51、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声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52、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53、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54、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55、左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56、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57、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B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C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58、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此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59、1883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上奏折称:“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恃其轮船、铁路之利,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材料表明A近代通信技术开始被中国人接受B清政府对西方科技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C发展科技是近代民族复兴的首要途径D工业革命浪潮影响了沉睡的中国60、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61、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62、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盛产青花瓷 D.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是珍品63、提起常熟土布,那兰布、青布、兰白花布曾经是风靡城乡的时尚服装流行色。1953年常熟各乡镇的土布庄先后关闭,苏州城里的常熟土布庄仅剩三户,后又于1956年归口苏州花纱布公司。这是由于实行 A公私合营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一五”计划64、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B人民公社会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65、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结束后,时任蛇口工业区领导的袁庚问:“我们有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不知道这提法对不对?”邓小平说:“对!”这让袁庚吃了定心丸。袁庚担心的是口号 A逆潮流 B悖路线 C不科学 D违民意66、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67、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68、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69、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70、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71、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72、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73、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74、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C.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 D.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75、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76、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77、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78、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反对工商为末79、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城市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80、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81、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产地和销售地的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当时 A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B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十分强大D自然经济并未受到冲击82、一位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会经历到 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只交商品出厂税无其他税收 企业处于半开工状态 A. B. C. D.83、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D深圳和珠海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84、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十三大召开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召开 A. B. C. D.85、清末的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你认为从该诗中能反映出 近代服饰的西化 洋货充斥中国市场 国人崇洋现象普遍 传统服饰已完全被抛弃 A. B. C. D. 86、下面的情况,正确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服装状况的是 A. 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 B. 西装成为流行服装之一 C. 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 D. 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87、民国时期北京有一女士,出国留学几年,思想观念大变。归国后,在北京某校任职。为了找到如意郎君,在门前打起了征婚广告,上面写着:女学士周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各学士优秀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该事例反映了 民国时期西方的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了影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挑战 民国时期女性地位提高 民国时期女性获得受教育权 A. B C D88、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中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句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着装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这些变化主要说明了 和平年代军队的地位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与世界接轨,融入国际潮流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服装业的发展 A. B. C. D. 89、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90、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91、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仅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的需要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足”即产品富足 A B. C. D. 92、下列藏品中,明显属于伪造的是 商代青铜鼎 西周铁铧犁 东汉白瓷 唐代粉彩瓷器A. B. C. D.93、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 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 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94、1895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95、汉初,政府曾经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景帝时期,更是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农商皆本 D重商抑农1-4参考答案1-5 BBADC 6-10 ABACD 11-15 CDDCC 16-20 BACBB21-25 DADDC 26-30 ABACB 31-35 ACDAA 36-40 BDDDD41-45 CCCCC 46-50 CDCBA 51-55 DCAAA 56-60 DDDDD61-65 DAAAC 66-70 CCDBD 71-75 BCDAA 76-80 AACBA81-85 ADBCA 86-90 BCABC 91-95 ADDCA 96-100 CDBAC101-106 BDBD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