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2.3实验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知能检测.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864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2.3实验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知能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2.3实验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知能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2.3实验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知能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12.3实验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知能检测知识点题号实验原理和操作3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1、2数据处理4、5、6实验创新设计7C开始摆动时振幅过小D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解析:由T2得gl,g值偏大说明l偏大或T偏小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摆长,会使l偏小,g值偏小,A错;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实际上共完成15次全振动,周期T,误认为30次全振动,T变小引起g值明显偏大,B对;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C、D错误。答案:B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下面所给器材中,选用哪些器材较好,请把所选用器材前的字母依次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A长1 m左右的细线B长30 cm左右的细线C直径2 cm的铅球 D直径2 cm的铝球E秒表 F时钟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所选用的器材是_。(2)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的偏角要求是_。解析:本实验的原理:振动的单摆,当摆角10时,其振动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而与偏角的大小(振幅)、摆球的质量无关,周期公式为T2,变换这个公式可得g42.因此,本实验中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值,而非验证单摆的振动规律因此实验中应选用较长的摆长l,这样既能减小摆长的测量误差,又易于保证偏角不大于10,而且由于振动缓慢,方便计数和计时,故选A.本实验所用的实际摆要符合理论要求,摆长要有1 m左右,应选用不易伸长的细线,摆球直径要小于2 cm,应选用较重的小球,故选C.由于重力加速度g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周期T的测量误差对g的影响是较大的,所用计时工具应选精确度高一些的,故选E.由于摆长l应是悬点到铅球的边缘的距离l加上铅球的半径r.铅球半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出(也可由教师测出后提供数据),因此l应读数准确到毫米位实验中应用米尺或钢卷尺来测量,故选H.答案:(1)A、C、E、H(2)小于104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_;(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_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m/s2.解析:(1)测量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用到毫米刻度尺,测单摆的周期用秒表,所以测量工具选B、D.(2)设摆线在筒内部分的长度为h,由T2得,T2Lh,可知T2L关系图象为a.(3)将T20,L30 cm代入上式可得:h30 cm0.3 m;将T21.20,L0代入上式可求得:g2 m/s29.86 m/s2.答案:(1)BD(2)a(3)0.39.865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则(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m/s2.(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用k表示)解析:(1)本次实验中的摆长lLr(101.001.00)cm1.0200 m,周期T s2.03 s,由公式g可以解得g9.76 m/s2;(2)由公式g得:T2l,这是一条T2关于l的一元一次函数(如ykx),所以它的斜率是k,所以g.答案:(1)9.76(2)6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1)关于安装仪器及测量时的一些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lB先将摆球和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l,再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C使摆线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接近5),然后由静止释放摆球D测出摆球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记为此单摆振动的周期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12345摆长l/cm80.090.00100.00110.00120.0030次全振动时间t/s53.856.960.062.865.7振动周期T/s1.791.902.002.092.19振动周期的平方T2/s23.203.614.004.374.80请将测量数据标在图中,并在图中作出T2随l变化的关系图象. (3)根据数据及图象可知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是_(4)根据图象,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本实验中,应将摆球和摆线组成单摆之后再测量其摆长,摆长应为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故A、B错误;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应为相邻两次通过最低点并且通过最低点的速度方向相同,即单摆做一次全振动,这段时间才为一个周期,为了减小误差,须测量单摆的多个周期,然后再取平均值求出一个周期,故D错误;单摆在摆角接近5可认为做简谐运动,故C正确. (2)通过描点、连线可得到单摆的T2l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3)通过作出的图象说明单摆周期的平方和摆长成正比(4)根据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g,进而求出重力加速度g.答案:(1)C(2)见图(3)成正比(4)9.867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1)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 (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s,单摆的振动周期是_s.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填写代号)A测摆长时,忘记了摆球的半径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3)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l/m0.40.50.80.91.01.2T/s1.261.421.791.902.002.20T2/s21.592.023.203.614.004.84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g.解析:(1)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故单摆的摆长l(88.50) cm87.50 cm0.875 0 m.秒表的读数t(6015.2) s75.2 s.单摆的周期T1.88 s.(2)由公式g可知,g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测量摆长l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或测量周期偏大,故选项A、B、C正确(3)由单摆周期公式可得T2,所以T2l图线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斜率是k,g.在图线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l1,T),(l2,T),则k,所以g.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由直线上的点(0.4,1.59)和(1.0,4.00)可求出 k4,g m/s29.86 m/s2.答案:(1)0.875 075.21.88(2)ABC(3)图见解析9.86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