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知识整合(含解析)岳麓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830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知识整合(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知识整合(含解析)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知识整合(含解析)岳麓版一、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内容项目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不同背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目的维护资本主义正常的民主统治秩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措施缩减农业,部分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手段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特点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下,强调市场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性质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革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相同都是在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改革内容都涉及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能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启示“市场”和“计划”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制的发展1.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1)特点: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2)影响: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1)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使了企业的合并。(2)影响: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私人垄断组织开始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国家政治生活。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1)特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义运行体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2)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体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三、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1917-1927年:(1)主题: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2.1928-1953年:(1)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2)措施:斯大林模式。(3)特点: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4)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2)措施: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