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自我检测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730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自我检测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自我检测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自我检测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自我检测21、右图是某文科生学习地理时用到的一幅地图,是位于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下列人物最早到达该图涉及地点的是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2、“天主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天主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3、从1492年至1750年左右,一场规模空前的地理大发现、大探险和大殖民运动在全球展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起点。下列关于“起点”的相关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A传播基督教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B地理学知识的进步和蒸汽轮船的改进为大探险创造了有利条件C这场运动为欧洲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基础D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是率先进行殖民探险的国家4、下列四个选项中,有个隐含着对历史的某种价值判断。这个选项是()。A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B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C19世纪中叶的俄国 D19世纪以来的美术5、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班牙成为世界生产贸易中心 B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C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西班牙继英国之后,掌握世界殖民霸权6、右图是17世纪欧洲银行业的中心阿姆斯特丹,关于其所在国的评说,正确的是A国家拥有庞大的“无敌舰队”B是17世纪国际贸易、金融中心C曾窃取了中国的澳门D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7、“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A葡萄牙与西班牙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D英国与法国8、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AB CD9、下图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示意图,支持至阶段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A第段:葡萄牙到达好望角B第段: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第段:法国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D第段: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10、简明世界历史大全:“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这对西欧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是()。A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C为西欧经济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 D把欧洲、美洲和非洲结成世界市场1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A全球史观B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12、历史上曾有过荷兰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AB CD15、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市场的需求D科学技术的进步16、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B英荷战争爆发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D纽约股市崩盘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在这里,作者主要探究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A原料、资本、劳动力B政治制度、劳动力、资本C技术前提、资本、劳动力D市场、资本、劳动力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该体系建立的根本因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19、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20、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2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23、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24、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任。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25、“人无信不立,事无心不成,业无信不兴。” 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公司、政党乃至国家,诚信对于经济行为和运行极其重要。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整顿金融B以工代赈C调整农业政策D实行计划经济26、美国通史:“农业调整局还运用它的巨大权力以其他方式限制生产与提高价格。除为1934年主要农作物规定生产指标,并派出10万代表去说服农民签订合同外,还于1933年10月18日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使棉花与玉米生产者可以用他们收成作担保贷款,并将收成储存起来以待善价。”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AB CD27、伯顿W小福尔索姆(Burton FolsomJr.)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28、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9、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以上评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B罗斯福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D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0、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B CD31、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B CD3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xx年出版的纽约时报100年中记载,“有时他(指罗斯福总统)又像社会改革家,甚至像一个工人鼓动家,告诉煤商们,如果他们不将自己的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将一个日益衰弱的工业所剩下的一切都摧毁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斯福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B苏联在美苏对抗中处于优势C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危及资本主义发展 D新政严重侵害垄断资本利益33、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34、下面是英、德、美、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中的“B”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3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出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认识正确的有( )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孕育了世界市场的雏形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A B C D36、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这一“条例”(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37、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38、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将1550至1650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殖民扩张与商业革命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C.贩卖黑奴和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和启蒙运动3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40、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造成奢靡之风盛行,而这时的精神文化却显得肤浅、鄙俗,色情、凶杀、冒险等题材的庸俗作品充斥着电影、杂志、广播。下列词汇中最能准确概括当时美国社会精神生活的是( )A.萧条、危机 B.恐怖、动荡 C.饥饿、疯狂 D.发展、繁荣41.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42.“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下列人物最有可能赞同上述观点的是A.凯恩斯 B.胡佛 C.罗斯福 D.列宁43.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建立福利制度 调整农业 复兴工业 以工代赈A. B. C. D.44.1938年6月14日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工资工时法)。其主要内容是,每周40小时工时,生效之日起7年后,每小时工资不得少于40美分。这一法律颁布的目的在于( )A.解决工人失业问题B.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C.提高工人政治地位D.调整劳资关系以缓和社会矛盾45.为保护劳工权利出台相关法案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举措,这些法案的出台,反映了( )美国工人运动的空前胜利 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国会支持改革的经济运行机制 将劳资关系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A. B. C. D.46.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 )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47.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简表时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美国日本20世纪50年代2.84.57.93.39.120世纪60年代2.95.74.44.310.5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 ( )A.世贸组织的成立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B.凯恩斯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活力C.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日益加剧48.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自由放任 B.国家干预 C.科技进步 D.知识经济49.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残破的国民经济C.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D.发展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50.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差异说明了( )A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B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了财富 C经济政治危机的发生 D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陷入困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51小题13分,52小题12分,共25分)5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英国的强大最终还是通过商业和殖民地的经济扩张。西班牙阻挡了它的发展,荷兰人和后来的法国人都挡了它的路。因此英国必须利用它的海军,挑战所有这些国家的权威和力量,争夺他们的殖民地和贸易,而伊丽莎白(一世)是第一个真正成功做到这一点的人。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1)结合所学知识,麦哲伦会怎样回答奥斯曼帝国大将?为此,他是怎样做的?(2分)(2)结合材料分析,“此次的发现”是哪次历史事件?与以前相比的突出不同点有哪些?“此次的开拓,则遍及东西两半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4分)(3)材料认为“地理上的发现,并不是一件新异的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3分)(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怎样一步步强大的?最终结果如何?(4分)52材料一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材料二1933年,美国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首批招募青年25万人,主要工作是植树造林、防止土地侵蚀、建立国家公园、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到1942年解散时,共有275万青年在队里劳动过。美国历史上全部造林成果,一半以上出自他们之手。 选编自世界通史材料三一些史学家指出,罗斯福在国内努力实行“新政”的同时,在国外,他积极与苏联建交以牵制德日,并执行“睦邻政策”以巩固后院,并且,他还“背着公众策划各种计谋对侵略者施加战争以外的各种压力,并武装潜在的受害者”。选编自世界通史材料四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一书写道:富兰克林罗斯福已经永久地改变了美国政治,并且在他指导下,现在美国人希望联邦政府在国内和全球事务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在政府的宪法框架内,总统应该起主导作用。(1)材料一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归纳该法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罗斯福新政涉及到哪些方面的调整?(3分)(3)结合美国的相关史实,请你谈谈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5分) _高三( )_班_ 姓名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射阳二中xx年秋学期自我检测(2)高三历史答题纸51(1)_(2)_(3)_(4)_52(1)_(2)_(3)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