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807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含解析语文试卷 xx5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总是想到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可能没意识到而已。把人工智能等同于机器人是常见的误解。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这个容器不见得非得是人形。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比如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控制它的软件和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它发出的说话声音是这个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体现,但是语音助手本身并没有机器人的外形。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从手机里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分为三类。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智能。例如有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它只会下象棋,你若问它明天的天气,它就不知怎么回答了。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教育学家弗雷德森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理解复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第三种是超人工智能。著名的人工智能思想家波斯特罗姆这样描述超人工智能:“它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新和社交技能,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现在我们的世界中弱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你的手机里就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系统。当你用地图软件导航、接受音乐电台推荐、查询明天的天气时,其实都是在利用弱人工智能。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巨大的弱人工智能,背后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排序方法和内容检索。军事、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早已广泛运用各种复杂的弱人工智能。创造强人工智能则要难得多。迄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要想创造一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电脑,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超乎想象。首先要有具备人脑运算能力的硬件。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每秒能进行3.4亿亿次运算,早已超过这个运算力了。但更困难的还在于,怎样利用这样的运算能力让电脑真正模拟人脑。不过,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降临。然后,人类就可以做好迎接超人工智能降临的准备了。(取材于美雷库兹韦尔等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机器人不一定具有人工智能,二者没有必然联系。B人工智能是个广义概念,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C目前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D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地远远超越人类。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一项是(3分)A自动扫地机器人 B纳米涂层手机屏幕C垃圾邮件过滤器 D汽车雷达感应系统3根据“材料一”,下面图形中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和趋势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考点】论述类【试题解析】1A项“不一定”“没有必然联系”有误。2原文说“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智能”,B项不具有“擅长某一方面单一功能”这一特点,因此不属于弱人工智能。3根据原文中的“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这一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即为B。【答案】1A2B3B材料二1956年,科学家马文明斯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1997年,名为“深蓝”的人工智能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那时候人类以为,围棋不会被人工智能破解,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了。一盘围棋可以出现多少种可能?这个数字等于目前观测到的全宇宙原子数的平方,再乘上100亿。计算破解行不通,人工智能采用了两个新招数。第一招,“向人学”:“看”人类怎么下棋。第二招,“自学”:人工智能每天自己跟自己对弈100万局。在对弈过程中,人工智能还有两个策略:一是“看大局”,给每一个落子后的局面评分,直接排除掉那些明显拖累局面的“烂棋”;二是“看细节”,给每一个落子的后续发展打分,倘若推算几步后发现发展不妙,立刻抛弃这条路,不再继续。大局分和细节分,二者取个平均分,就是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的下棋思路。简单,但管用。xx年3月,AlphaGo以4:1战胜了九段棋手李世乭。这场胜利震动了世界。因为AlphaGo下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如果只看棋谱不看思考时间,根本看不出对弈双方谁是人类。许多人都在惊呼:人工智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人了!一旦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它将具备人类经过生命数十亿年演化才获得的大部分心智能力。物理学家霍金呼吁人们警惕人工智能即将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久前,他因此“荣获”了“卢德奖”,一个专门授予反科学、阻碍技术进步人士的“奖项”。人工智能正在让一部分人失业,这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因此,理性的人应该努力转向人工智能还没有太大竞争优势的非程序性工作,比如需要具体评估每颗牙怎么补、与每个患者怎么沟通的牙医假如有个牙科钻头在你的嘴里,相信你并不希望它握在机器人手中。(取材于游识猷的相关文章)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所以AlphaGo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BAlphaGo与“深蓝”的主要区别在于,AlphaGo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下棋。C物理学家霍金因为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D与目前的人工智能比,人更擅长在非程序性工作中做出复杂的判断和交流。5根据“材料二”,在未来的几年,下列从业者中最有可能失业的一项是(3分)A教师 B保险推销员C律师 D商场收银员【考点】论述类【试题解析】4A.“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有误,B.“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有误, C.“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有误。5原文说“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D项的商场收银员的工作正是程序性的工作,因此有失业的危险。【答案】4D5D材料三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超人工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许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问题是超级智能解决不了的。疾病、贫困、环境毁灭、各种不必要的苦难,这些都是超级智能可以应对解决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设想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是原子构成的,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用旧一样。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就能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干脆直接生产新零件不断替换掉旧的,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甚至,我们可以 把大脑中所有的记忆数据直接转移到一个由超级智能制造出的全新的身体里。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核武器。一次采访中,对“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自行思考、进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是:“我属于对超人工智能充满担忧的阵营。如果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事,而没有发展为超级智能,那么只要管理好这些机器,善于利用,似乎没有太大危险。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人工智能很可能强大到需要警惕的阶段。”物理学巨匠霍金认为,成功研发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犯的最大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他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将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这项技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自行重新设计。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最终将被取代。”近日,包括霍金在内的数百名专家在一封公开信上联合签名,呼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研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最前沿的研究不会失控。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得进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给世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也应该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科学家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最糟糕的结果出现。忧也罢,乐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取材于吴君蒙、张孝文等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换一个司机 B换一条新路线C换一辆新车 D换一个新导航7为什么说“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5分)【考点】论述类【试题解析】6解答该题,首先要根据语境考虑,这里是以汽车为例来阐释观点,根据空前的“甚至,我们可以”和空后的“全新的身体”等信息,可以确定答案为C项。7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双刃剑”一词的含义,然后根据题干“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的要求,从这两方面来谈,每一方面都谈出人工智能的有利的一面和对人类不利的一面,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答案】6C7“双刃剑”在此比喻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有利也有弊。从现有的实际应用看,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程序性工作,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会造成许多人失业。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可以应对解决疾病、贫困、环境毁灭等难题,甚至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但也可能取代人类,甚至导致人类灭绝。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卞望之,济阴人也。望之断裁切直,有名誉。成帝即位,行登基大典,司徒王导以疾不至。望之正色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邪!大典之际,宁是人臣辞疾之时!”【】闻之,乃舆疾而至。时上召乐谟为郡中正,召庾怡为廷尉评,谟、怡各称父命不就。望之奏曰:“若人各私其子,则为王者无人。如此则先圣之言废,君臣之道散。谟父广以平夷称,怡父珉以忠笃显,受宠圣世,身非己有,况及后嗣而可专哉!若顺【】之意,则人皆不为郡中正,人伦废矣。顺【】之意,则人皆不为廷尉评,刑辟息矣。一切不得以私废公。”朝议以为然。望之勤于吏事,以褒贬为己任,欲轨正督世,不肯苟同时好,然性不弘裕,才不副意,故为诸名士所少,而无卓尔优誉。或谓之曰:“卿恒无闲泰,不亦劳乎?”望之曰:“诸君恢弘道德,风流相尚,执鄙吝者,非望之而谁!”时庾亮将征苏峻,言于朝曰:“峻狼子野心终必为乱今征之为大司马笼其心释其权纵不顺命为祸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此晁错劝汉景帝早削七国事也。”众臣皆无异。望之固争,谓亮曰:“峻拥强兵,多藏无赖,且逼近京邑,若为司马,危及朝廷。宜深思远虑,恐未可仓卒。”亮不纳。后峻果称兵。诏以望之为领军将军,望之率众与峻大战西陵,为峻所破,六军败绩。望之时发背创,犹未合,力疾而战,率数百人,攻贼麾下,苦战,遂死之,时年四十八。二子事亲孝,相随赴贼,同时见害。及峻平,朝议追谥望之。尚书郎弘讷曰:“死事之臣古今所重。望之正色在朝,见危授命。贼峻造逆,戮力致讨,父子并命,可谓破家为国,守死勤事。”遂追谥望之为“ ”。(取材于晋书)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徒王导以疾不至 以:认为B宁是人臣辞疾之时 宁:难道C则为王者无人 为:成为D望之固争 固:本来10“若人各私其子”中的“私”意为 ,与邹忌讽齐王纳谏“ , ”中的“私”意思相同;“诸君恢弘道德”中的“恢弘”意为 ,与出师表“ ”中的“恢弘”意思相同;“二子事亲孝”中的“事”意为 ,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事”意思相同;“戮力致讨”中的“戮力”意为 ,与鸿门宴“ ”中的“戮力”意思相同。(8分)11根据文意,文中处依次填入的人名是 、 、 。(3分)12“谥”是古代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评判性称号,所用的字一般有固定的含义。根据下列对谥字含义的解说,最适合填入文章结尾横线处的一项是(3分)德美才秀曰文 清白守洁曰正 恤民除害曰武 贤德信修曰穆虑国忘家曰忠 直道不挠曰贞 慈惠爱亲曰孝 遏恶扬善曰明A文正 B武穆 C忠贞 D孝明1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卞望之认为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得到了群臣的赞同。B卞望之对人要求严苛,连自我评价也是见识浅陋,固执小气。C庾亮想讨伐苏峻,卞望之认为苏峻实力过强,不可轻举妄动。D与苏峻作战时,卞望之从敌后包围进攻,但未及合围就兵败。14请把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考点】人物传记【试题解析】1文言断句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同时可以借助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进行判断,如:“若”“今”“此”之前经常停顿等等。“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也可断作“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因为,C.为了,D.坚持。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名句默写,应当结合语境考虑实词的意义,翻译意思对即可。默写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4本题考查文言文省略句,应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判断,第一空“闻之,乃舆疾而至”应是王导;第二空和第三空根据“时上召乐谟为郡中正,召庾怡为廷尉评”“谟父广以平夷称,怡父珉以忠笃显”等信息综合可知应填写乐广(或“广”“谟父”“谟父广”)或庾珉(或“珉”“怡父”“怡父珉”)。5解答该题,首先要结合文章中卞望之的具体事迹,然后再结合题目中的信息“虑国忘家曰忠”“直道不挠曰贞”可以确定答案为C。6 B.“见识浅陋,固执小气”有误,C.“庾亮想讨伐苏峻”“不可轻举妄动”有误,D.“从敌后包围进攻,但未及合围就兵败”有误。7文言文句翻译一般是按点给分,可以找出句中重点字词并做准确的翻译,一般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翻译文中画线句应注意:“轨正”、“时好”、“副”、“为所”、“少”等的意思.【文言文参考译文】卞望之是济阴冤句人。卞望之(对国事)判断决定恳切率直,有好的声誉。成帝即位,举行登基大典时,司徒王导因为生病没有到场。卞望之在朝廷上严肃地说:“王公难道不是国家的重臣吗?重大典礼的时候,难道此时是臣子因病请假的时候吗?”王导听说这话后,就乘车带病前来。当时皇上征召乐谟做郡中正,征召庾怡做廷尉评,乐谟、庾怡各自表示(遵从自己的)父亲的意思(所以)不去就职。卞望之上奏说:“如果人人各自偏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就)为君王(做事的)人(就)没有了。像这样的话先世圣人的言论就会失去作用,君臣之道就会混乱。乐谟的父亲乐广因扫平蛮夷而被称赞,庾怡的父亲庾珉因忠诚笃实而名声显赫,(这二人)在(如今的)圣明之世受到重用,(他们)本身(都)不属于自己,何况延及到(他们的)后代(怎么)还能(替他们)做决定呢?如果顺应乐谟父亲的心意,就人人都不做郡中正了,君臣关系就会失去效用。(如果)顺应庾怡父亲的心意,那么人人都不做狱官,刑律就会失去作用。一切(人)不能因为私利而使朝廷利益受损。”朝廷上群臣议论(都)认为(卞望之说的)对。卞望之在政务上很勤勉,把表扬和批评(时政)当作自己的责任,想要矫正监督世风,不肯随便赞同世俗的喜好,但(他)性格不宽宏,才华与志向不匹配,所以被众多名士轻视,没有出众的好名声。有人对他说:“你总是没有闲暇之时,不也太辛劳了吗?”卞望之说:“诸位君子发扬道德,追求美好,做庸俗之事的人,除了我卞望之还有谁呢!”当时庾亮想要征召苏峻,(他)在朝堂上说:“苏峻(有)小狼一样凶残的本性,最终一定会作乱。(如果)征召他做大司马,笼络他的心,解除他的权利,即使(他)不听从(朝廷的)命令,造成的祸患也会比较小。如果(不这样做)再过一年,(他)作恶滋长扩大,(就)无法再制约(他)了。这(就相当于)晁错劝汉景帝早点削弱七国兵权这件事。”众位大臣都没有不同意见。卞望之坚持争辩,对庾亮说:“苏峻拥有强大兵力,招揽了很多刁蛮强横之人,而且(他的部队)逼近京城,如果(让他)做大司马,(就会)危及朝廷。应该深入思考,长远考虑,恐怕不能仓促(这样做)。”庾亮没有听从。后来苏峻果然发兵。朝廷下令让卞望之做率领部队的将军,卞望之率领部队(在)西陵与苏峻大战,被苏峻打败,军队大败。卞望之当时背疮发作,还未愈合,奋力抗战,率领数百人,攻打到叛贼军队中,苦苦作战,于是为国而死,终年四十八岁。(他的)两个儿子侍奉父母非常孝顺,跟随(父亲)与贼人作战,同时被害。等到苏峻之乱平定,朝廷商议追赠卞望之谥号。尚书郎弘讷说:“(为国家的)事而死的大臣(是)古今(都)器重的。卞望之在朝廷之上态度严肃,在危急时刻献出(自己的)生命。逆贼苏峻造反,(卞望之父子)合力讨伐,父子共同(献出)生命,可以说是牺牲家庭为国家(做贡献),勤于国事直到身死。”于是追赠望之谥号为“忠贞”。【答案】8峻狼子野心/终必为乱/今征之为大司马/笼其心/释其权/纵不顺命/为祸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此晁错劝汉景帝早削七国事也9B10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发扬 恢弘志士之气侍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合力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11王导(或“导”)、乐广(或“广”“谟父”“谟父广”)、庾珉(或“珉”“怡父”“怡父珉”)12C13A14卞望之在政务上很勤勉,把表扬和批评时政当作自己的责任,想要矫正监督世风,不肯随便赞同世俗的喜好,但他性格不宽宏,才华与志向不匹配,所以被众多名士轻视,没有出众的好名声。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7题。与刘伯宗【1】绝交诗(汉)朱穆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注释:【1】刘伯宗:朱穆旧友,困顿时曾颇受朱穆照顾,后趋炎附势。朱穆激于义愤,与之绝交。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中“不洁”“不正”“不定”勾勒出鸱品行不端的形象。B“饥则”一句,写鸱肚子饿了就到树上偷其他鸟类的幼鸟来吃。C第七句中的“饕餮”是传说中贪吃的怪兽,这里用来比喻鸱。D最后两句是说双方从此绝交,今后各自努力,来日一争高下。16下列诗句中的“凤”,与本诗中的“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唐王勃滕王阁序)B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唐李白古风)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6分)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取材于庄子秋水)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朱穆和庄子写鸱,用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考点】诗【试题解析】15D项“来日一争高下”有误,作者没有一争高下的意思。16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的意思是“凤鸟的所去之处,与你可有天壤之别”,与该题四项中B项的“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意思相一致。诗歌鉴赏:将这首诗的题目隐去,就纯是一篇形象生动的咏物诗。诗中歌咏了“北山”的一头翅翼邋遢的鸱(ch)鸟,俗称鹞鹰。诗人既对它一无好感,笔端便不免沾满鄙夷之气:“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撮取),饱则泥伏”它竟是这样卑琐,飞行时歪歪斜斜,没个正向;安寝也忽东忽西,定不下心神,肚子饿了,就偷偷摸摸攫取树间幼鸟;一吃饱,就蜷伏在污泥之中,也不管是肮脏、烂臭。这四句对鸱鸟作总的勾勒,寥寥数语,便使它行止食宿的丑态纤毫毕现,令人陡生厌恶之感。接着是一个近镜头特写:这鸱鸟正如传说中贪婪成性的“饕餮”(toti),正津津有味地啄食着散发臭味的腐鼠。只填得肠塞嗉满,还是不能停喙。诗中描摹鸱鸟嗜欲无底的贪婪相,只用“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八字,便栩栩如在目前。读者看了恐怕要呕吐了,这鸱鸟却还得意得很哩。它一面吃着臭腐之食,一边又抬起头来,向空中飞过的凤鸟大喊大叫:“你这缺德的凤凰,竟想分享我的佳肴?”“长鸣呼凤,谓凤无德”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它们化用庄子秋水“鸱吓鵷雏”的寓言,表现鸱鸟以卑劣之心度凤鸟之腹的可笑情态,令读者忍俊不禁。所以连诗人也忍不住在结句中为凤代言,正告这可笑的鸱鸟:“我凤鸟的所去之处,与你可有天壤之别。我们就此永诀,你还是努力自爱吧!”凤鸟去了,蓝天中还可望见它奋翼长空的夭矫身影。唯有鸱鸟,还紧攫着腐鼠嚼个不停。单从咏物这一点看,此诗歌咏鸱鸟的贪婪丑恶之形,情态逼真。有描述,有刻划,还有简炼而具个性的鸟间对话,堪称屈原桔颂之后不可多见的咏物佳作,与刘桢的咏凤凰一诗(见赠从弟之三),恰可相映成趣。不过,倘若把此诗隐去的诗题揭出,人们就会发现,这首富于情趣的咏物诗,却原来是朱穆写给刘伯宗的“绝交诗”。据后汉书朱穆传注,刘伯宗为朱穆旧友,早先困顿之际,屡受朱穆的照顾。后来刘官至二千石,位列朱穆之上,便避凉趋炎,不再敬重自己的患难有恩之友。朱穆激于义愤,作书于刘伯宗,嗟叹:“咄!刘伯宗于仁义何其薄哉!”因附此诗,宣布绝交。这样一来,此诗的面貌就全改观了它名为咏鸟,实为赋人。诗人以鸱鸟的贪食腐臭,直至“填肠满嗉”犹不厌足,还大喊大叫,“谓凤无德”,来表现旧友刘伯宗的趋炎附势,让利禄之欲,淹没了廉耻之心。刻划既妙不可言,揭露得也入木三分。朱穆为官清刚,“独亢然不顾身害”。其任翼州刺史时,州部污吏,“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可见对朱穆的畏忌。后为按验宦官赵忠之罪,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墓剖棺”、搜索罪证。终于触怒桓帝,被罚去左校“输作”(一种刑役)。只是由于太学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申辩,方获赦免。他痛恨宦官擅权,在给桓帝的书奏中,直斥宦官为媚以求官、渔食百姓的“凶狡无行之徒”、“恃势怙宠之辈”,主张一律“罢省”。意见之激切,震惊朝野。这样一位刚性烈肠之人,当然不肯与附炎趋势之辈为友。但这首在政治上与旧友的“绝交诗”,偏偏运用比兴之法,通过对鸱鸟丑恶之形的勾勒,以凤鸟之趣与鸱“异域”,写自己与旧友的绝交之意;一无声色俱厉的挞伐之辞,而道不相谋之志自现。这在艺术表现上,应该说是巧妙而成功的。明人胡应麟称朱穆绝交诗“词旨躁露,汉四言诗最下者”(诗薮),评价未免不公。此诗“词旨”固然“躁露”,实为“绝交”诗所必需。倘若隐晦含蓄,反而有失题意。东汉的四言诗作不多,班固两都赋所系颂诗、东平王刘苍武德舞歌、傅毅迪志诗,大多典雅雍容,很少生机,不过是诗之“雅、颂”的苟延残喘。相比之下,朱穆绝交诗既富情趣,更兼刚肠热血,在“汉四言诗”中,倒是颇具盎然生气的好诗了。【答案】15D16B17(6分)(4分)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都贪食腐臭之物,以自己的贪欲来揣度凤或鹓鶵(2分),比喻醉心利禄、以小人之心猜忌君子的人(2分)。(2分)朱穆和庄子都是借鸱讽刺对方贪于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之心(1分),表达了自己与之不同的高洁追求(1分)。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国 宝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陶醉之余,竟自言自语道:“看来,老了还是回江南来定居,江南的山水养人。”“这是古今常理,落叶归根嘛,大师!”王老板附和。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大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一眼。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烟火。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浑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里。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你今天吃错药了?你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落笔?”“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那方印章看上去没问题,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淡。而且八大山人早年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吴师母道。“看来,还得再看一遍。”吴承墨小声说。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的草寮,却变成了小别墅。里面传出一个声音:“就你清高?就你圣洁?就你不食人间烟火?”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紧挨着他的吴师母说:“承墨,你随便写,就当平时练字。”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他接过后,手似乎有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朝下按去。第二天,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这是一点小小心意。”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因为太劳累,再加上心理压力太大。一个多月后,吴承墨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八大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取材于徐锁荣同名作品)1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梅城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为全文奠定了温馨的基调。B王老板安排吴承墨夫妇赏梅花听评弹,是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C吴承墨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来鉴画。D小说中的王老板,精明圆滑,虽然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形象丰满。19小说中写吴承墨两次即兴吟诗,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20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吴承墨的幻觉。有人说画面里传出的声音是吴师母的声音,也有人说这是吴承墨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6分)21小说结尾交代,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是赝品。在前面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已多次暗示这幅画是假的,请找出其中三处,简要分析。(6分)22小说以“国宝”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考点】文学类【试题解析】1A“温馨的基调”有误;B“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不准确;C“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来鉴画”有误。选D得3分,选B得1分。2解答该题,应当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考虑,第一首诗的“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写出的是梅花孤傲高洁的形象,以花喻人。第二首诗“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是写别墅小区的美景,暗示了吴承墨对住在别墅的奢华生活心生羡慕向往之情,意思对即可。3本题可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旨进行分析,从三种说法中选出一种来谈,言之成理即可。4本题可以根据小说的情节和描写内容考虑,如根据“王老板赠送别墅给吴承墨”“吴承墨发现画上印泥颜色淡,画面没有冰片和麝香气息,与八大山人真迹不符”“吴承墨在鉴定书上签字盖章时手发抖,不愿落墨盖章”等情节分析,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解答该题,首先要解释“国宝”的含义,然后从它作为线索的角度分析,根据文中“您是国宝级的大师”“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等信息分析“国宝”的表面含义,也应当根据小说的主题分析出“国宝”具有讽刺意味。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答案】18D19第一首诗描写了梅花孤傲高洁的形象,暗示了吴承墨清高自许的心理。第二首诗写别墅小区的美景令人沉醉,暗示了吴承墨对住在别墅的奢华生活心生羡慕向往之情。20答案略。21【示例】王老板赠送别墅给吴承墨,表明他本来就知道这幅画是赝品,想贿赂吴承墨得到是真品的鉴定。吴承墨发现画上印泥颜色淡,画面没有冰片和麝香气息,与八大山人真迹不符,暗示是赝品。吴承墨在鉴定书上签字盖章时手发抖,不愿落墨盖章,表明他心知是赝品,内心犹豫挣扎。22“国宝”意为国家级的宝物,指极有价值的事物。题目点明小说以“国宝”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国宝”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一是指鉴定大师吴承墨;但事实上,画是赝品,吴承墨为个人私利违背了职业操守,两者都不配称为“国宝”,用“国宝”作为题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有的同学说,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想查什么文章只要上网一搜就能找到,我们何必还要背课文呢?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近日,校园论坛里发起了“寄语学弟学妹”的主题帖。作为高中生活的“过来人”,请你根据自己对高中学习、生活、成长的体会、经验或教训,给即将升入高中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忠告。要求态度积极友善,语言亲切得体。请以“推开家门”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考点】微写作【试题解析】本题属于微型写作,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写作即可,第一个题目中同学的观点比较明显的是错误的,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批驳。第二个题目偏重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的语气,给学弟学妹忠告时要让他们易于接受。第三个题目是一个命题作文,可以写自己推开家门后所看到的或感受到的,应侧重抒情。【答案】略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在一次关于阅读的研讨会上,有如下对话。主持人: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只追求娱乐性、功利性阅读,对严肃的经典著作却读不下去。对这种现象您是怎样看的?学者甲:阅读不应该是消遣,而应该是艰难的精神成长过程。我们要提倡培养严肃阅读的趣味。学者乙:能通过阅读获得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没有什么不好。消遣阅读也可以使普通读者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审美享受。两位学者各自对阅读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载人航天空间站。届时,将有多名宇航员长期驻留在空间站从事科研工作。假如你是其中一名宇航员,从太空中遥望地球家园,遥望祖国,会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展开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考点】材料作文【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第一个题目是一段主持人和两个学者关于阅读的对话,可以根据学者甲和学者乙的观点分别立意,也可以将两种观点综合起来立意或者阐述自己对阅读的其它看法,观点鲜明,论证合理即可。第二个题目是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写出自己作为宇航员遥望祖国的内容,所写范围更加广阔,其中可以阐明自己的爱国之心等等,中心要突出。【答案】略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xx5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1(3分)A(“不一定”“没有必然联系”有误)2(3分)B3(3分)B4(3分)D(A.“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有误,B.“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有误, C.“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有误)5(3分)D6(3分)C7(5分)“双刃剑”在此比喻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有利也有弊(1分)。从现有的实际应用看,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程序性工作,给生活带来了便利(1分);但同时也会造成许多人失业(1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可以应对解决疾病、贫困、环境毁灭等难题,甚至帮助人类实现永生(1分);但也可能取代人类,甚至导致人类灭绝(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8(5分)峻狼子野心/终必为乱/今征之为大司马/笼其心/释其权/纵不顺命/为祸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此晁错劝汉景帝早削七国事也【评分参考】“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也可断作“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9(3分)B(A.因为,C.为了,D.坚持)10(8分)偏爱(1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分)发扬(1分) 恢弘志士之气(1分)侍奉(1分)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1分)合力(1分)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1分)【评分参考】翻译意思对即可。默写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11(3分)王导(或“导”)、乐广(或“广”“谟父”“谟父广”)、庾珉(或“珉”“怡父”“怡父珉”)【评分参考】每空1分。12(3分)C13(3分)A(B.“见识浅陋,固执小气”有误,C.“庾亮想讨伐苏峻”“不可轻举妄动”有误,D.“从敌后包围进攻,但未及合围就兵败”有误)14(5分)卞望之在政务上很勤勉,把表扬和批评时政当作自己的责任,想要矫正监督世风,不肯随便赞同世俗的喜好,但他性格不宽宏,才华与志向不匹配,所以被众多名士轻视,没有出众的好名声。(“轨正”“时好”“副”“为所”“少”各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5(3分)D(“来日一争高下”有误)16(3分)B17(6分)(4分)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都贪食腐臭之物,以自己的贪欲来揣度凤或鹓鶵(2分),比喻醉心利禄、以小人之心猜忌君子的人(2分)。(2分)朱穆和庄子都是借鸱讽刺对方贪于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之心(1分),表达了自己与之不同的高洁追求(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18(3分)D(A“温馨的基调”有误;B“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不准确;C“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来鉴画”有误)【评分参考】选D得3分,选B得1分。19(4分)第一首诗描写了梅花孤傲高洁的形象(1分),暗示了吴承墨清高自许的心理(1分)。第二首诗写别墅小区的美景令人沉醉(1分),暗示了吴承墨对住在别墅的奢华生活心生羡慕向往之情(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20(6分)答案略。【评分参考】可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旨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1(6分)【示例】王老板赠送别墅给吴承墨,表明他本来就知道这幅画是赝品,想贿赂吴承墨得到是真品的鉴定(2分)。吴承墨发现画上印泥颜色淡,画面没有冰片和麝香气息,与八大山人真迹不符,暗示是赝品(2分)。吴承墨在鉴定书上签字盖章时手发抖,不愿落墨盖章,表明他心知是赝品,内心犹豫挣扎(2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2(6分)“国宝”意为国家级的宝物,指极有价值的事物。题目点明小说以“国宝”为线索(1分)。贯穿全文的“国宝”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一是指鉴定大师吴承墨(2分);但事实上,画是赝品,吴承墨为个人私利违背了职业操守,两者都不配称为“国宝”(2分),用“国宝”作为题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10分)【评分参考】(1)符合题目要求,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2)超过字数不扣分。24(50分)作文评分参考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2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可得46分以上。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3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可得37分以上。三类卷(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5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可得29分以上。四类卷(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4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说明:作文没有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字减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卞望之是济阴冤句人。卞望之(对国事)判断决定恳切率直,有好的声誉。成帝即位,举行登基大典时,司徒王导因为生病没有到场。卞望之在朝廷上严肃地说:“王公难道不是国家的重臣吗?重大典礼的时候,难道此时是臣子因病请假的时候吗?”王导听说这话后,就乘车带病前来。当时皇上征召乐谟做郡中正,征召庾怡做廷尉评,乐谟、庾怡各自表示(遵从自己的)父亲的意思(所以)不去就职。卞望之上奏说:“如果人人各自偏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就)为君王(做事的)人(就)没有了。像这样的话先世圣人的言论就会失去作用,君臣之道就会混乱。乐谟的父亲乐广因扫平蛮夷而被称赞,庾怡的父亲庾珉因忠诚笃实而名声显赫,(这二人)在(如今的)圣明之世受到重用,(他们)本身(都)不属于自己,何况延及到(他们的)后代(怎么)还能(替他们)做决定呢?如果顺应乐谟父亲的心意,就人人都不做郡中正了,君臣关系就会失去效用。(如果)顺应庾怡父亲的心意,那么人人都不做狱官,刑律就会失去作用。一切(人)不能因为私利而使朝廷利益受损。”朝廷上群臣议论(都)认为(卞望之说的)对。卞望之在政务上很勤勉,把表扬和批评(时政)当作自己的责任,想要矫正监督世风,不肯随便赞同世俗的喜好,但(他)性格不宽宏,才华与志向不匹配,所以被众多名士轻视,没有出众的好名声。有人对他说:“你总是没有闲暇之时,不也太辛劳了吗?”卞望之说:“诸位君子发扬道德,追求美好,做庸俗之事的人,除了我卞望之还有谁呢!”当时庾亮想要征召苏峻,(他)在朝堂上说:“苏峻(有)小狼一样凶残的本性,最终一定会作乱。(如果)征召他做大司马,笼络他的心,解除他的权利,即使(他)不听从(朝廷的)命令,造成的祸患也会比较小。如果(不这样做)再过一年,(他)作恶滋长扩大,(就)无法再制约(他)了。这(就相当于)晁错劝汉景帝早点削弱七国兵权这件事。”众位大臣都没有不同意见。卞望之坚持争辩,对庾亮说:“苏峻拥有强大兵力,招揽了很多刁蛮强横之人,而且(他的部队)逼近京城,如果(让他)做大司马,(就会)危及朝廷。应该深入思考,长远考虑,恐怕不能仓促(这样做)。”庾亮没有听从。后来苏峻果然发兵。朝廷下令让卞望之做率领部队的将军,卞望之率领部队(在)西陵与苏峻大战,被苏峻打败,军队大败。卞望之当时背疮发作,还未愈合,奋力抗战,率领数百人,攻打到叛贼军队中,苦苦作战,于是为国而死,终年四十八岁。(他的)两个儿子侍奉父母非常孝顺,跟随(父亲)与贼人作战,同时被害。等到苏峻之乱平定,朝廷商议追赠卞望之谥号。尚书郎弘讷说:“(为国家的)事而死的大臣(是)古今(都)器重的。卞望之在朝廷之上态度严肃,在危急时刻献出(自己的)生命。逆贼苏峻造反,(卞望之父子)合力讨伐,父子共同(献出)生命,可以说是牺牲家庭为国家(做贡献),勤于国事直到身死。”于是追赠望之谥号为“忠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