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805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2.1 物质的分类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xx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考试(三)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一定符合右下图的是()解析:主族元素包括短周期和部分长周期元素,A项错误;硫酸是溶液,不属于胶体,B项错误;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也属于吸热反应,D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2(xx海南省海政学校高三月考(一)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ClO、HNO3、浓H2SO4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B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解析:HCOOH属于酸,Cu2(OH)2CO3属于盐,B项错误;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误;HCOOH属于一元酸,D项错误;A项正确。答案:A3(xx四川理综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解析:从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角度分析,利用题给的分类方法分析解决问题。ASO2、SiO2是酸性氧化物,而CO为不成盐氧化物。B.稀豆浆属于胶体,氯化铁溶于水得溶液,不是胶体。C.烧碱和冰醋酸为电解质,四氯化碳是有机物,为非电解质。D.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为氨气溶于水的溶液,均为混合物。答案:D点拨:知识:考查物质的分类依据,如氧化物的分类、分散系的分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纯净物与混合物等。能力:应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小。4(xx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联考)以下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液氨和液氯都是纯净物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高氯酸和硫酸钡都是强电解质Na2S、Na2O2、Na2SiO3都是钠盐ABC D解析: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错误;Na2O2是氧化物,错误。C项正确。答案:C5(xx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水玻璃、碱石灰、铝热剂B酸性氧化物:SO2、CO2、NO2C强电解质:明矾、硫酸钡、硫酸溶液D同素异形体:H2、D2、T2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混合物,铝热剂是铝粉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A项正确;NO2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错误;硫酸溶液是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属于纯净物,C项错误;H2、D2、T2是由同位素形成的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答案:A6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e(OH)3胶体与食盐溶液混合将产生凝聚现象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C胶体中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作布朗运动D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解析: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移动,B错。答案:B7(xx鞍山模拟)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胶体的电泳十水合碳酸钠的风化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给装有氯化铵的试管加热,管口又有白色晶体产生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A只有 B只有C只有 D只有解析:胶体的电泳是带电胶体粒子的移动,属于物理变化;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电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答案:C8(xx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七校期中联考)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匀为纯净物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A BC D答案:C9(xx临汾质检)如图表示一些物质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解析:分散系包括胶体、溶液和浊液,其中烟属于胶体,A正确;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包括主族、副族和0族等,其中卤族属于主族,C正确;化合物包括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其中酸属于共价化合物,D正确;酸、碱、盐都属于电解质,但盐不属于酸,B错误。答案:B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解析:直径大于1 nm小于100 nm的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答案:C11(xx长春检测)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答案:A12(xx鞍山模拟)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C蛋白质、油脂、烧碱、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答案:B13(xx湖南省雅礼中学月考)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划分标准是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B项错误。答案:B14(xx武汉市武昌区联考)以下反应的反应类型,其中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在铜丝做催化剂条件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B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C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D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解析:A项为氧化反应;B项为取代反应;C项为取代反应;D项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答案:A15根据下列分类依据,对各组物质归纳合理的是()A根据化学键: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碳酸氢钠B根据元素化合价: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二氧化氯(ClO2)、二氧化锰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聚氯乙烯、蛋白质、油脂、糖类D根据在空气中稳定性:氢氧化亚铁、氢硫酸、亚硫酸钠、碳酸钙解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氢钠等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而双氧水只含共价键,A项错误;四种氧化物中,氧元素都为2价,其他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B项正确;聚氯乙烯、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单糖和二糖属于小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碳酸钙在空气中稳定,其他三种物质在空气中易被氧化,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6(xx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班调研)现有NH3、F2、Cl2、Na、Fe、Na2O、Na2O2、SO2、CO2、NO2等中学化学常见物质,根据它们与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 _。(2)淡黄色固体位于_组(填“AE”),1mol它与水反应转移电子_mol。(3)用电离方程式表示A组中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其水溶液呈弱酸性的原因_ _。(4)C组中某一物质须在加热时才能与水蒸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 _。(5)E组中某气体与B组中某气体反应有单质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 _。答案:(1)树状分类法(2)E1(3)H2CO3HCOH(4)4H2O(g)3FeFe3O44H2(5)2NH33Cl2=N26HCl(或8NH33Cl2=N26NH4Cl;8NH36NO2=7N212H2O等)17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1)现有下列6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_;_。(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L的FeCl3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_。(3)若向该胶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原因是_。解析:(1)可从物质的状态、所属类别等区分。(2)可利用丁达尔效应确定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使胶体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1)SO2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Na2O2是过氧化物,其余为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3)形成红褐色沉淀(NH4)2SO4电离出的SO中和Fe(OH)3胶粒所带的正电荷,使微粒变大,生成沉淀18对比、归纳、总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请你参加下列讨论,归纳、总结化学知识。(1)对于化学反应,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请分析离子反应、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每类反应用一个圆圈在下框中表示出来。(2)如果以上三者有交叉关系,请各举一例,写出反应方程式_。(3)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请按要求各举一例,写出反应方程式:_ _。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物相同,浓度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物不同,反应条件相同,产物相同解析:(1)三者都有各自独立的部分,三者或任两者都有交叉部分,可用图示表示:(2)化合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CO2Na2CO3H2O=2NaHCO3。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离子反应,如2NOO2=2NO2。离子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ZnH2SO4=ZnSO4H2是化合反应,又是离子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如Fe2FeCl3=3FeCl2(3)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常温时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铜与硝酸反应,硝酸浓度不同,产物不同。氧化铜、氢氧化铜与稀H2SO4反应,都生成CuSO4和H2O。答案:(1)(2)CO2Na2CO3H2O=2NaHCO3;2NOO2=2NO2;ZnH2SO4=ZnSO4H2;Fe 2FeCl3=3FeCl2(Fe2Fe3=3Fe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4NaO2=2Na2O,2NaO2Na2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OH2SO4=CuSO4H2O,Cu(OH)2H2SO4=CuSO42H2O(答案合理即可)19(2011四川模拟)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属于_。(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色,即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用稀盐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写序号)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1)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2)此小题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法。(3)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利用这一点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4)HI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Fe(OH)3胶体聚沉,H使其溶解,生成的Fe3又能氧化I生成I2;而HCl只能使其先聚沉再溶解。该题涉及到胶体的聚沉、Fe(OH)3的碱性、HI是强电解质,具有酸性、还原性等性质。分析时的关键在于Cl比I还原性弱,Cl不能还原Fe3,故导致现象不同。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棕黄(1)FeCl33NaOH=3NaClFe(OH)3复分解反应(2)红褐(3)乙胶体和溶液(4)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发生聚沉Fe(OH)33H=Fe33H2O2Fe32I=I22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