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804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命题:第二板块本试卷共四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濡r养 蜚fi声 回溯shu 雾霭iB聒gu躁 戏谑xu 倩qin影 夙s昔C亘gng古 幽僻b 一宿xi 赫h然D氤氲wn 纤毫qin 垝垣yun 弃秽hu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调查发现,我校最近有少数学生在午休期间去网吧玩游戏,请老师们及时教育,加强管理,以防患未然。 B她到任不久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C要是比不过他,你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然最后下不来台的还是你。 D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 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 的基本手段。A素养 情境 沟通 B修养 情境 勾通C素养 环境 连通 D品质 情形 沟通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每年的9月至10月的米亚罗,气候宜人,撩人情思的红叶、古尔沟的温泉、使人流连的羌族风情,是旅游的黄金季节。B财政部将不断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合发展方式转变。C市疾病控制中心通过落实一系列整改措施,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D生命本就没有恒常,谁不会知道下一秒下一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会有怎样的苦痛?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生活中,没有什么比茅塞顿开更令人激动、更令人受用。 ,茅塞顿开有时来自书本,有时来自别人的言说,有时来自一句诗,有时来自朋友之口。当然,这样的时刻并不多见 不只是改变,而且使之变得更好 但仍然会发生在我们所有人身上 茅塞顿开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A B C D二、本大题8小题,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21分)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也;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身面向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丁一士应声耸身而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丁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田侯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自题诗曰:“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敢因恃尔心无虑,便向崎岖步不平。”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过厅,过道,厅堂可以通行的地方; 田侯,即田功,字松岩,纪晓岚的朋友。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求睹其技 尝:曾经 B.足甫及岸 甫:刚刚 C.不虞岸已将圮 虞:担忧 D.素不习水 素:一向,向来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 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 B.恃财者终以财败 不赂者以赂者丧 C.兼习技击、超距之术 余幼时犹见之 D.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8.下面的句子省略成分跟例句“使余立一过厅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 D.邀饮桥畔酒肆中9.作者认为丁一士最终溺死的原因是( )(3分) A.有所依仗而过于冒险 B.技艺不精 C.向来不谙水性 D.河岸崩裂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一士见河不宽而恃己擅纵,意外丧生,说明他缺乏预见灾难和临危应变的能力。 B.本文先记叙后议论,中心是一个“恃”字。有所擅长,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味有恃无恐却往往会引来悲惨的结局。 C.田侯自题诗于劳山杖上是想用自己登山的亲身经历来勉励世人:即使前路崎岖,只要心中没有顾虑,坦然面对,也会走出困境,步向平坦人生路途。 D.月夕花晨,伴我前行,如此良辰美景在纪晓岚看来是“可贵而佩”的。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友招使还,应声又至。(3分)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3分)1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 非位:不合适的位置。 怆悢(ling):悲伤。(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答: (2)这首诗作者借凤凰来抒发情感,这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的情感是什么?试简要分析。(4分)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归园田居)(2)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氓)(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屈原离骚)(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三、本大题5小题,共14分。 阅读荷塘月色的三个片段 ,完成1418小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B)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C)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他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14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3分)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C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15“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一句是从第二段中拿出来的,把它放回原处,应该放在A、B、C中的哪一处?( )(3分)16对梁元帝采莲赋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表现江南采莲的少男少女们的爱情诗,它通过摇小船而默默地传情,讴歌了江南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 B诗中的“荡舟”、“徐回”、“迁延顾步”表现出少男少女们在采莲时的那种感情的缠绵。 C“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是表现少男少女们在小舟上既嬉闹而又担心的神情。 D“兼传羽杯”,这是说少男少女们在小舟上传递长长的羽毛,并用酒杯喝酒。 17“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句话中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18“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更显出月夜的幽静,这是一种 (1分)的描写手法,再举一句有这种写法的古诗: 。(2分)四、本大题 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题。(15分)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于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取材于王清铭的同名散文)19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20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指出“窗”和“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4分)(2)作者把这二者对举有什么用意?(3分)21文章结尾说:“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在“繁华”中“诗意栖居”?(4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6分)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1)研究途径:_(不超过24个字) (2)最终成果:_(不超过12个字)23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前后内容保持一致。(6分)曹操的“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流露着对贤才志士的殷切的期盼,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抉择,_ _ _,_ _。六、作文。(60分)24以“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东山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B 【解析】A项蜚fi声 回溯s 雾霭i;C项亘gn古 幽僻p;D项氤氲yn纤毫xin。2【答案】A 【解析】A有误,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难尚未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原句所述之事已经发生,并非“未然”3、A4、【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A主宾搭配不当,“红叶温泉风情”不能是“季节”;B项成分残缺,“综合运用”缺少宾语“等手段”;D项“不”反问句肯定,去掉“不”。5、【答案】C【解析】由“当然”“但”可知应为一组,且在前在后;句都讲“改变”,应为一组,且比更进一步解说“改变”,故应在之后;最后分别按照横线前后提供的信息根据话题的承接性,就可确定整个顺序。6、【考查实词理解】C(虞:预料)7、 【考查虚词运用】B 都是介词,表原因,因为;(A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 C置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指代丁一士; D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翻译为“的人”;语气助词,放在时间名词之后,做状语,起舒缓语气作用)8、【考查省略句式】D 都是省略主语和介词“于”:(丁一士)使余立(于)一过厅中;(友)邀饮(于)桥畔酒肆中 (A省略宾语: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B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C没有省略)9、 【考查整体感知】A10、【考查整体感知】B(A“缺乏预见灾难的能力”的说法有点过头 C 田侯的自题诗用意是想告诫世人:在路途平坦的时候也要提防暗藏的危险 D纪晓岚“可贵而佩者矣”的是田侯居安思危的意识)11、【考查文言翻译】朋友向他招手,让(示意)他回来,丁一士随着声音又回来了。(得分点:两处省略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3分)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得分点:“盖”、“莫”、状语后置句各1分,共3分) 译文: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身手矫健,力气很大,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地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我小时候,还见过他,曾请求看看他的本领。他便让我站在过道里,我的脸朝向前门,他一跃就站在了前门外面,恰好和我面对面;等我转过身子面向后门时,却见他已经站到后门外面,和我面对面而立了。像这样反复转了七、八次。大概他只需稍稍纵身一跃,就能轻易飞跃屋顶。后来,他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朋友便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朋友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随着声音纵身一跃,便已到了河的对岸。朋友向他招手,让他回来,他又随着声音纵身一跃又跳了回来。但是,脚刚刚到岸边,不料河岸已经快崩毁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断开了一条裂纹。丁一士没有看到,不小心踏在它上面,河岸顿时崩裂了二尺多,于是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河里,顺着河流往下漂。他素来不熟悉水性,只能从波涛中间窜起几尺高,只会直上直下窜动却不能游向岸边,仍旧掉到河中。这样反复几次,气力终于用尽,最后淹死在河里。 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依仗财物的人,最终因为财物而失败,依仗势力的人最终因为势力而失败,依仗才智的人最终因为才智而失败,依仗力气的人最终因为力气而失败。这是因为有所依仗,就胆敢涉险的缘故。我的朋友田侯,字松岩,曾在滦阳买了一支登山用的崂山杖,自己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这样的诗:月夕花晨,伴我前行,路上遇到平坦的地方也要提防倾斜,怎么能够因为有所依仗你就心里没有顾虑,马上朝着崎岖的地方走去呢?最终只会走向险地啊。这真是有历经世事之人的说出的至理,值得我们珍惜并且佩服啊!12、答案:(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比喻”)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13、【答案】(1)羁鸟恋旧林,守拙归园田;(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4)绕树三匝,何枝可依?(5)爱而不见,搔首踟蹰。14、C15、C16、D17、极写荷塘四周树之茂密,用叠词起到了加强语意,增强音节和谐的作用。(2分)18、以动衬静(1分 ) 蝉噪林愈静或鸟鸣山更幽等 (2分)19、此处“楼房”、“月亮”用的是比喻(或象征)手法。“楼房”代表物质文明,“月亮”代表精神文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但人们的心智无法得到滋养(精神生活越贫乏)。(4分。答出“用比喻”1分,答出比喻内容1分,答出句意2分)20、“窗”在文中是人心灵世界的写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门”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对物质的追求。(4分,一点2分。若答“窗是人类心灵的空间,人类文明的标志”,可得2分;若答“窗是天的进出口”,“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得1分;若答“门是生活的进出口,表示欲望”,得1分)二者形成一种对比(反衬)关系,旨在突出现代人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追求的现状。(3分。“对比”或“反衬”1分,作用2分)21、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22、答:(1)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2)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23、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显示出普度众生的广阔胸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