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804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 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 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NO2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BCD2(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3(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84gNaHCO3晶体中阴离子数为0.01NA常温下,1L0.1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之和大于0.1NA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标准状况下,22.4LSO3 的分子数为NA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等于NAABCD4(4分)(xx秋瑞安市校级月考)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NO3、SCN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ABCD5(4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可以大量存在B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D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4H+6(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7(4分)(xx秋三元区校级月考)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AlO2、SO32、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2、SO32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D在含Fe3+、H+、NH4+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H+、NH4+、Fe3+8(4分)(xx秋白城期末)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HCO3BSO32CClDNa+9(4分)(xx秋白城期末)对于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氧元素被还原,硫元素被氧化C每有3 mol S参加反应转移6 mol电子D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0(4分)(xx秋白城期末)已知2MOyx+5S2+16H+=2M2+5S+8H2O,则MOyx中的M的化合价为()A+3B+4C+6D+711(4分)(xx秋开县校级月考)已知反应: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均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反应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1.2102212(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mL 0.5molL1 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FeSO4+_KNO3+_H2SO4=_K2SO4+_Fe(SO4)3+_NxOy+_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化学计量数是8、2、5、1、4、1、513(4分)(xx浙江校级模拟)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Al3+、Fe2+、Fe3+、AlO2、SO42、I、NO3、CO32,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约为0.1mol/L,现取两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并有气体逸出根据上述实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AlO2、Al3+、CO32B该混合溶液通过继续进行焰色反应可以间接确定是否含有IC该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Fe2+、NH4+、SO42、NO3D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呈红色14(4分)向1L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的浓度约为0.13mol/L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D原溶液中c(Br)=0.4mol/L15(4分)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C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二、非选择题16(10分)(xx秋天门校级期中)金属钒(V)在材料科学上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合金的维生素”以下是测定矿石中钒的含量的两个反应:(1)用稀硫酸溶解五氧化二钒,得到(VO2)2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用已知浓度的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VO2+H2C2O4+VO2+CO2+(3)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毫升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甲同学提出:上述反应能否用盐酸酸化?,乙同学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知道AVO2+ 和HCl氧化性相对强弱 BVO2+ 和Cl2氧化性相对强弱 C上述均不正确17(18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物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反应式:KI+I2KI3(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示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足量的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该红色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示紫红色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ANa2S2O3BAlCl3CNa2CO3DNaNO2(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18(12分)(xx吉林二模)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铜及铜器最早的国家之一,直到现在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1)工业上可以用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冶炼铜主要反应如下:2CuFeS2+4O2=Cu2S+3SO2+2FeO 2Cu2S+3O2=2SO2+2Cu2OCu2S+2Cu2O=6Cu+SO2在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若由3mol CuFeS2生成3molCu,理论上消耗O2 的物质的量为(2)常温下Cu2O能溶于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红色固体,可以利用该性质检验工业上冶炼铜得到的粗铜中是否含有Cu2O,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刻蚀印刷电路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CuCl2、FeCl2、FeCl3,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为了使FeCl3循环利用和回收CuCl2,现设计如图生产过程:试剂Y的名称;物质X最好是(填化学式)若常温下1L废液中含CuCl2、FeCl2、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1,则加入Cl2气和物质X使溶液的pH在 范围时(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铁元素完全转化为Fe(OH)3,而CuCl2 不产生沉淀( KSPFe(OH)3=1.01038、KSPCu(OH)2=2.01020、lg5=0.7)xx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南大附中高三(下)周考化学试卷(9)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 化合物:氯化钙、烧碱、冰水混合物、胆矾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NO2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BCD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同素异形体;单质和化合物;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性氧化物:能与水作用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解答:解:混合物:铝热剂是氧化铝与铁粉的混合物、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正确;化合物:氯化钙、烧碱是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都是化合物,故正确;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同系物:CH2O2为甲酸、C2H4O2可能为乙酸或甲酸甲酯、C3H6O2可能为丙酸、甲酸乙酯或乙酸甲酯、C4H8O2可能为丁酸、甲酸丙酯、乙酸乙酯或丙酸甲酯,故四者不一定为同系物,故错误;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正确;故分类正确的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化合物、酸性氧化物、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的概念,难度不大对于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种物质等概念的区别是考试的热点问题2(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判断属于该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分散系,根据胶体的性质分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悬浊液,故A错误;B该分散性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故B正确;C分散质应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褐色的,故不是Fe2O3,故C错误;D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为红褐色,而且胶粒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度大小3(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0.84gNaHCO3晶体中阴离子数为0.01NA常温下,1L0.1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之和大于0.1NA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标准状况下,22.4LSO3 的分子数为NA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等于NAABC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碳酸氢钠晶体中含有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0.01molgNaHCO3晶体中含有0.01mol阴离子;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导致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增加;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转移的电子小于0.3mol;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硫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摩尔质量都是78g/mol;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一氧化氮与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而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导致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减少解答:解:0.84gNaHCO3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1mol碳酸氢钠晶体中含有0.01mol碳酸氢根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01NA,故正确;常温下,1L0.1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1L=0.1mol,由于碳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增大,阴离子数目之和大于0.1NA,故正确;常温常压下,0.3molCl2通入水中,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注意的电子小于0.3mol,应后转移电子数目小于0.3NA,故错误;7.8g Na2S和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过氧化钠中阳离子为过氧根离子,则0.1mol混合物中含有0.1mol阴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故正确;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SO3 的物质的量,故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NO的物质的量为1mol,11.2L 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者恰好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氮,由于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则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NA,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要求学生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4分)(xx秋瑞安市校级月考)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Mg2+、NO3、SCN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H4+、Na+、Cl、H+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ABCD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铝离子反应;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为酸性或者强碱性溶液,碳酸氢根离子既能够与酸反应,也能够与碱溶液反应;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反应解答:解: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Na+、NH4+、SO42、Cl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Al3+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正确;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HCO3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NH4+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AlO2与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Ca2+、HCO3都一氢氧根离子反应,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而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要明确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5(4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可以大量存在B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ID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4H+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问题;氯气的化学性质;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分析:A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B氯气与铁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铁;C紫色的为碘单质,说明是碘离子被氧化成后生成的;D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不是亚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SO32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铁与氯气能够发生反应:3Cl2+2Fe2FeCl3,故B错误;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故原溶液中有I,故C正确;D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碘化氢,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42+2I+4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等6(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不反应;B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烟;D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归中反应解答:解: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而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无论二氧化锰是否过量,盐酸都无法完全反应,故A错误;B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烟,向集气瓶中加入水,溶液呈蓝色,故C错误;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归中反应而生成氯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之间的反应、实验现象、反应类型判断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7(4分)(xx秋三元区校级月考)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AlO2、SO32、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AlO2、SO32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D在含Fe3+、H+、NH4+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H+、NH4+、Fe3+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加入硫酸氢钠后先发生中和反应,结合氢离子的能力OHAlO2SO32;B、离子还原性IFe2+Br,同一氧化剂与不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时,先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C、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D、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再与Fe3+、NH4+反应解答:解:A、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加入硫酸氢钠后先发生中和反应,结合氢离子的能力OHAlO2SO32,与氢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OH、AlO2、SO32,故A正确;B、离子还原性IFe2+Br,氯气先与还原性强的反应,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因为2Fe2+Br2=2Fe3+2Br,故B错误;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反应先后顺序为:Ba(OH)2、KOH、K2CO3、BaCO3,故C错误;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H+、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先后顺序为:H+、Fe3+、NH4+、Fe(OH)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中和的先后顺序及还原的先后顺序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8(4分)(xx秋白城期末)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l和Na+,若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l2,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HCO3BSO32CClDNa+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盐酸是强酸,能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向含有HCO3、SO32、Cl和Na+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Cl2+H2O=H+Cl+HClO、Cl2+SO32+H2O=2H+2Cl+SO42、H+HCO3=CO2+H2O,所以离子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钠离子,故选D点评:本题以氯气的性质为载体考查了离子反应,明确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9(4分)(xx秋白城期末)对于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氧元素被还原,硫元素被氧化C每有3 mol S参加反应转移6 mol电子D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以此来解答解答:解: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A该反应中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为三种化合物,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A错误;B该反应中S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B错误;C3molS参加反应,1molS作还原剂,转移电子为4mol,故C错误;D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把握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及化合价变化即可解答,选项A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0(4分)(xx秋白城期末)已知2MOyx+5S2+16H+=2M2+5S+8H2O,则MOyx中的M的化合价为()A+3B+4C+6D+7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O原子守恒计算y的值,再根据电荷守恒计算x的值,令MOyx中M的化合价为a,根据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计算a的值解答:解:对于反应2MOyx+5S2+16H+=2M2+5S+8H2O,由O原子守恒可知2y=8,所以y=4;由电荷守恒可知2(x)+5(2)+16=22,解得x=1MOyx中为MO4,令MO4中M的化合价为a,则:a+4(2)=1解得a=+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及根据信息提取知识的能力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电荷守恒及元素守恒判断x、y的值,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考查题目11( 4分)(xx秋开县校级月考)已知反应: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均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反应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1.2102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化合价变化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物来解答解答:解: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Cr2(SO4)3+K2SO4+7H2O,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Fe2(SO4)3+2HI=2FeSO4+I2+H2S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由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故B正确;C中氧化剂为K2Cr2O7,还原剂为FeSO4,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C错误;D中还原剂为HI,则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6.02102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及计算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4分)(xx秋东湖区校级月考)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mL 0.5molL1 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FeSO4+_KNO3+_H2SO4=_K2SO4+_Fe(SO4)3+_NxOy+_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化学计量数是8、2、5、1、4、1、5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根据原子守恒得n(Fe)=n(FeSO4)=0.1mol,n(KNO3)=0.5mol/L0.05L=0.025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0.1mol:0.025mol=4:1,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得41=1(5y),y=+1,根据O原子守恒得x=2,该反应方程式为8FeSO4+2KNO3+5H2SO4=1K2SO4+4Fe(SO4)3+1N2O+5H2O,再结合题目分析解答解答:解: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根据原子守恒得n(Fe)=n(FeSO4)=0.1mol,n(KNO3)=0.5mol/L0.05L=0.025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0.1mol:0.025mol=4:1,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得41=1(5y),y=+1,根据O原子守恒得x=2,该反应方程式为8FeSO4+2KNO3+5H2SO4=K2SO4+4Fe(SO4)3+N2O+5H2O,A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2O,故A错误;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故C正确;D通过以上分析知,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化学计量数是8、2、5、1、4、1、5,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正确判断y值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4分)(xx浙江校级模拟)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H4+、Na+、Al3+、Fe2+、Fe3+、AlO2、SO42、I、NO3、CO32,已知各离子的浓度均约为0.1mol/L,现取两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并有气体逸出根据上述实验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含有Fe3+、AlO2、Al3+、CO32B该混合溶液通过继续进行焰色反应可以间接确定是否含有IC该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Fe2+、NH4+、SO42、NO3D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呈红色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色,红色气体为NO2,则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硫酸钡沉淀,所以一定存在SO42;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并有气体逸出,则气体为氨气,一定含NH4+;加过量NaOH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亚铁,可能含氢氧化铁,则可能含Fe3+,综上所述,一定含Fe2+、NH4+、SO42、NO3,可能含Na+、I,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第一份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色,红色气体为NO2,则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硫酸钡沉淀,所以一定存在SO42;第二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但不溶解,并有气体逸出,则气体为氨气,一定含NH4+;加过量NaOH生成的沉淀为氢氧化亚铁,可能含氢氧化铁,则可能含Fe3+,各离子的浓度均约为0.1mol/L,若含铁离子不遵循电荷守恒,综上所述,一定含Fe2+、NH4+、SO42、NO3,可能含Na+、I,A加盐酸不生成沉淀,则不含AlO2,加NaOH沉淀不溶解则不含Al3+,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不是二氧化碳,则不含CO32,由电荷守恒可知不含Fe3+,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Fe2+、NH4+、SO42、NO3,遵循电荷守恒,若继续进行焰色反应确定Na+,可以间接确定含有I,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Fe2+、NH4+、SO42、NO3,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Fe2+、NH4+、SO42、NO3,溶液显酸性,该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为无色,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或离子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之间的反应及反应现象推断离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电话守恒分析铁离子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14(4分)向1L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的浓度约为0.13mol/L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D原溶液中c(Br)=0.4mol/L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还原性Fe2+Br,所以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先将Fe2+氧化为Fe3+,Fe2+反应完毕,若Cl2有剩余,剩余Cl2再将Br氧化为Br2,最后溶液中含有Br,说明Cl2完全反应,转化为Cl;1.12L(标况下)Cl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n(Cl)=0.1mol,则溶液中n(Br)=3n(Cl)=0.3mol;若溶液中Br参加反应,令溶液中FeBr2物质的量为xmol,则根据电子转移守恒,x+(2x0.3)=0.1,解得x=mol,molFe2+的提供电子为mol大于0.05molCl2能够获得电子0.1mol,且(2x0.3)0,不符合题意;若溶液中Br未参加反应,则原溶液中的Fe2+物质的量为0.15mol,0.15molFe2+能够提供电子0.15mol,0.05molCl2能够获得电子0.1mol,小于0.15molFe2+能够提供电子0.15mol,Fe2+有剩余,符合题意,所以原溶液含有FeBr20.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被氧化的Fe2+为0.05mol2=0.1mol,生成Fe3+为0.1mol,剩余Fe2+为0.15mol0.1mol=0.05mol,结合选项具体解答解答:解:还原性Fe2+Br,所以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先将Fe2+氧化为Fe3+,Fe2+反应完毕,若Cl2有剩余,剩余Cl2再将Br氧化为Br2,最后溶液中含有Br,说明Cl2完全反应,转化为Cl;1.12L(标况下)Cl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n(Cl)=0.1mol,则溶液中n(Br)=3n(Cl)=0.3mol若溶液中Br参加反应,令溶液中FeBr2物质的量为xmol,则根据电子转移守恒,x+(2x0.3)=0.1,解得x=mol,molFe2+的提供电子为mol大于0.05molCl2能够获得电子0.1mol,且(2x0.3)0,不符合题意若溶液中Br未参加反应,则原溶液中的Fe2+物质的量为0.15mol,0.15molFe2+能够提供电子0.15mol,0.05molCl2能够获得电子0.1mol,小于0.15molFe2+能够提供电子0.15mol,Fe2+有剩余,符合题意,所以原溶液含有FeBr20.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被氧化的Fe2+为0.05mol2=0.1mol,生成Fe3+为0.1mol,剩余Fe2+为0.15mol0.1mol=0.05mol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含有FeBr20.15mol,所以原溶液的浓度为=0.15mol/L,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生成Fe3+为0.1mol,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生成Fe3+为0.1mol,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剩余Fe2+为0.15mol0.1mol=0.05mol,所以c(Fe2+)=0.05mol/L,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含有FeBr20.15mol,原溶液中c(Br)=0.3mol/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难度较大,关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及溶液中c(Br)=3c(Cl)关系判断原溶液中FeBr2物质的量15(4分)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C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A令n(ClO)=1mol,则n(Cl)=1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n(ClO3);B由Cl原子守恒可知,2n(Cl2)=n(KCl)+n(KClO)+n(KClO3),由钾离子守恒可知n(KCl)+n(KClO)+n(KClO3)=n(KOH),联立计算参加反应氯气的物质的量;C氧化产物只有KClO时,其物质的量最大,由钾离子守恒:n(KCl)+n(KClO)=n(KOH),结合电子转移守恒计算;D氧化产物只有KClO3时,其物质的量最大,由钾离子守恒:n(KCl)+n(KClO3)=n(KOH),结合电子转移守恒计算解答:解:A令n(ClO)=1mol,反应后C(Cl):C(ClO)=11,则n(Cl)=11mol,电子转移守恒,5n(ClO3)+1n(ClO)=1n(Cl),即5n(ClO3)+11mol=111mol,解得n(ClO3)=2mol,故溶液中=,故A正确;B由Cl原子守恒可知,2n(Cl2)=n(KCl)+n(KClO)+n(KClO3),由钾离子守恒可知n(KCl)+n(KClO)+n(KClO3)=n(KOH),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n(KOH)=amol,故B正确;C氧化产物只有KClO时,其物质的量最大,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KCl)=n(KClO),由钾离子守恒:n(KCl)+n(KClO)=n(KOH),故n最大(KClO)=n(KOH)=amol,故C正确;D氧化产物只有KClO3时,其物质的量最大,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KCl)=5(KClO3),由钾离子守恒:n(KCl)+n(KClO3)=n(KOH),故n最大(KClO3)=n(KOH)=a mol,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难度中等,注意电子转移守恒及极限法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二、非选择题16(10分)(xx秋天门校级期中)金属钒(V)在材料科学上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合金的维生素”以下是测定矿石中钒的含量的两个反应:(1)用稀硫酸溶解五氧化二钒,得到(VO2)2SO4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V2O5+H2SO4(VO2)2SO4+H2O;该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2)用已知浓度的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VO2+1H2C2O4+2H+2VO2+2CO2+2H2O(3)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毫升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0.005NA(4)甲同学提出:上述反应能否用盐酸酸化?,乙同学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知道BAVO2+ 和HCl氧化性相对强弱 BVO2+ 和Cl2氧化性相对强弱 C上述均不正确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1)用稀硫酸溶解五氧化二钒,得到(VO2)2SO4溶液,方程式为氧化物与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V2O5+H2SO4(VO2)2SO4+H2O,由VO2+中V元素化合价由+5得到(VO2)2SO4溶液中V元素化合价由+5,说明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2)VO2+中V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VO+中+3价,H2C2O4中碳元素由+3价升高为CO2中+4价,H2C2O4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为2,所以VO2+系数为1,H2C2O4系数为1,再根据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用单线桥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3)由(3)可知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00毫升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NA;(4)盐酸酸化要考虑盐酸本身的负价氯的还原性解答:解:(1)用稀硫酸溶解五氧化二钒,得到(VO2)2SO4溶液,方程式为氧化物与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V2O5+H2SO4(VO2)2SO4+H2O,由VO2+中V元素化合价由+5得到(VO2)2SO4溶液中V元素化合价由+5,说明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V2O5+H2SO4(VO2)2SO4+H2O;不是;(2)VO2+中V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VO2+中+4价,H2C2O4中碳元素由+3价升高为CO2中+4价,H2C2O4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为2,所以VO2+系数为2,H2C2O4系数为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VO2+,系数为2,CO2系数为2,H2O系数为2,然后通过电荷守恒,得空的一项是氢离子,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2VO2+H2C2O4+2H+VO2+2CO2+2H2O,故答案为:2、1、2H+、2、2、2H2O;(3)由(3)可知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00毫升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NA,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毫升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0.005NA,故答案为:0.005NA;(4)盐酸酸化要考虑盐酸本身的负价氯的还原性,也就是VO2+ 和Cl2氧化性相对强弱,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计算等,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电子转移配平方程式17(18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