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7631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悬棺”之谜解 朱友昌一千多年前,福建一位著名学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看到半崖上的山洞里放着一些棺材,十分惊讶,便在笔记里写下了“悬棺”一词。后来,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10多个省市,甚至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发现了悬棺或类似的崖葬。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那么,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人留下来的呢?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因而就有人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有人据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各地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古越人散布到各地,把他们的葬俗也带到了这些地方。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研究悬棺或崖葬时,认为它是一种风俗,而不去研究该葬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即实行悬棺葬或崖葬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要知道,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越受到当时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可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遍布于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到解放前,长江下游江湖中的渔民还有这种情况。山溪中的渔民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 除了溪中就只能选择山崖了。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形成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 (选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论文选,有改动)1下列关于“悬棺”或“崖葬”习俗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散布在各地的悬棺和崖葬都是古越人所为,他们到哪里就把葬俗带到了哪里。这是有人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延续性考虑得出的结论。B渔民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些地方恰是发现悬棺或崖葬的地方,所以,可基本排除悬棺或崖葬为农耕民所为。C悬棺或崖葬大都是古代渔民所为,至少他们的劳动生活与船有关。船形棺的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鱼骨,就是棺主人生前是渔民的最好证明。D研究一种风俗,不去研究该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是不科学的。早期渔民的生活环境,就是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形成的客观原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越是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人类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这里的“自然”就是指“自然环境条件”。B早期在山溪中生活的渔民,由于山溪两边是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他们只能把灵柩放在溪中或者山崖上。C江河小溪中的渔民因水而居,因渔而生,漂泊不定而又极其分散,很难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这“地”指的是葬身之地。D山体崩塌,形成悬崖,塌下的泥石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过世后只要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棺木就自然会成为后人所见的悬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棺”的形成有着难解之谜,作者从民俗形成的客观原因和局部地质变迁的角度,对这一特殊葬制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解释。B要断定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就必须确认悬棺的年代与闽越人存在的年代大致在同一时期才行。C除极个别墓主可能因某种特殊需求对棺材作了特殊处理外,悬棺葬或崖葬风俗很平淡,与山间小溪早期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相符。D我们不能以农耕文明时的状况去设想早期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先民的这种葬制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无需奇思妙想。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今死亡残疾,佥补为扰。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议多施行。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其间水旱流移,蠲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帝可其奏。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富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民困大苏。迁河南右布政使。复有言富苛虐者,帝命核举主,将坐之。既知举富者,少师杨溥也,意乃解。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巡抚于谦委富辑之,皆定。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富一意拊循,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日:“厚恕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削厚官。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教。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帝曰:“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贤曰:“诚如圣谕,宜早雪之。”果无验,乃令致仕。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特召任之。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帝慰留之,为黜毓。顷之,病疽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注蠲:jun,免除,除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 严重:长相老成。B蠲逋负,大率三分减一 逋负:拖欠、亏欠(的赋税)C果无验,乃令致仕 验:凭据、证据。D帝慰留之,为黜毓 慰:抚慰5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年富为民办实事的一组是(3分)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 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 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 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富在陕西时曾上书,他管辖的地区费用大,收入少支出多,可裁减闲散多余兵员,淘汰劣等军马,奏章被采纳。B河南闹饥荒,众多的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对年富十分信任,委任他安抚,百姓终得到安定。C年富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曾经因为廉洁正直得罪了一些官员,他们就罗织罪名诋毁、诬陷年富,山西参政林厚就是其中之一。D李贤推举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强烈阻止,皇帝认为年富贤明,特意授职,年富上任后严格支出收入,控制犯罪。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4分)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2)(4分)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8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4分)9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4分)(三)名句名篇阅读(5分)10、(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2)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3) ,凝绝不通声渐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4)谨庠序之教, , 。(5)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三、现代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在风中长大 朱以撒说风,可以从我小时候居住的环境追溯过来。这个滨海小城,走几步就可以看到逐排推动的雪浪花;而城市的另一面,则是终年绿意披拂的高山。这个小城的古典气味,就在海风和山风的冲兑下回旋,漾来漾去。 小城人家安然地度着夏日,每人一把蒲扇,指掌轻轻收住扇把,左右摇动。一个没有任何降温设备的居家生活,从夏日里探到了它的朴素和简单,同时充满了对于气候轮转的乐于接受,还有婉约的调整,调整到稍稍适应即可,用一把充满草香的蒲扇。这与如今终日在写字楼内,空调的制动使整座大楼冷飕飕不同,白领可以在夏日穿着笔挺的西服,却不知,一个人不感受夏日之炎热,是辜负了这个时节固有的赏赐。 总是在晚饭的时候,借助夕阳的余晖品尝,每一口饭和菜,都充满芳香。一盏忽忽悠悠的煤油灯摆上了桌,火舌温柔、委婉,昏黄暗淡,却可以照见一家老小。在摇曳的火舌下,厨房里是母亲熟练运动着的双手,碗碟正在被涮洗,暗中反射着寒光。没有电灯通明的老宅,简陋中透着温馨,是一种干稻草堆那般的温暖。 有一些人注定要离乡背井,到更广阔的空间接受风雨的扑打。我从风中的山野来到这个省会城市,已经二十六岁,又高又瘦如风中之丝。城市是乡村的怪胎,许多的空旷越来越紧密地被高层建筑挤占,似乎不占尽空间就不足以称城市。一座高大的建筑就是一面挡风的盾牌,盾牌多了,激荡的风难以穿越。城市闷热起来,蒲扇已经消失,电器降温设备在炎炎夏日的居室里制造着非自然的情调。有时也能巧遇故旧,当我放弃大路钻入小巷,风突然旋转而至,皮肤准确地判断它来自高空或者原野。即使城市生活久了,皮肤的感觉依旧,像一小节细微的芒刺拂动,有一点幸福的异样。 台风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威胁。当我们看到台风时,已经是这股力量穿行过后留下的破坏痕迹了楼房倒塌,桥梁倾圮,林木拔起,船只颠覆。装点城市的无数大型广告,妖冶的美女花容失色,断成几节,只余一只煽情的眼。每一次台风过去,城市惊魂未定。对于大自然而言,只不过是它一次急促的呼吸罢了。 曾经有一出戏代表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它的名字叫战台风。当几百万知青躬耕于大野,对于自然的力量不寒而栗时,这出戏的出现,增添了人们不自量力的胆魄,面对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以血肉之躯去抵挡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自然界永远是一幅广阔高迥的相貌,深含超人的力量。人类无法拒绝风,无法改变风的走向,人的自尊自信受到了风的挑战。人在长大,除了肉身的伸张之外,更重要的标志是人的思维摆脱了愚昧,走上了正常的轨迹。我注意到,面对破坏力强大的风,人们已经从迎战转为躲避,避其锋芒、尖锐,不再侈谈人定胜天这类空话。渔船靠港、学校放假,举村迁移,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觉醒和进步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紧要,人在大自然自然面前低头,并不是人类的羞耻。 在风中,我们长大。 (选自十月,有删节) 11文章第节描写了家庭生活温馨的一幕,请简说其表达特色。(4分) 12文章第节写战台风这出戏有何作用?(6分) 13文章题目“在风中长大”中“长大”的内涵有哪些?(4分) 14本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予以探究。(6分)四、语言文字运用(31分)15、下边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能够替换为括号中成语的一项是( )(3分)A教育局的人是不来薄弱的农村学校的,雪中送炭也就成了奢望。他们就是那样高高在上,让人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望尘莫及)B体育竞赛,长江后浪推前浪是自然规律,老将们英雄迟暮本在意料中,但如此多的老将卷土重来却值得深思。(青出于蓝)C任何伟大事业的实现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复杂的过程,企图毕其功于一役,那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一锤定音)D您看,还给我的文章加批呢!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牵强附会)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B. 近年来,各类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为此,交警部门提醒司机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潜在的隐患。C.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D.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不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不容置疑的。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朝闻道夕死可矣”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ABCD18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一)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尽心上四十)(二)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注释】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为君子。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19阅读下面两则关于“日本核辐射”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从4月4日晚开始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目前排水工作仍在继续。东京电力公司解释说,由于来不及设置转移这些高放射性污水的临时水罐,现在只能先把废弃物处理设施内存储的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为高放射性积水腾出存放空间。日本外相松本刚明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排放举措“在国际法的义务关系上不会立即成为问题”,“现阶段并没有超越国界造成影响”。材料二:日本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将核反应堆中的废水排入太平洋中,其南部茨城县海域已经发现鱼类体内放射性碘超标。为预防遭核辐射污染的食品进入印度,印度政府4月5日宣布,暂时全面禁止从日本进口任何食品,禁令有效期暂时设为三个月。新加坡以及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已经宣布,禁止进口日本一些地区的食品。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均对日本开始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表示了不满,韩国甚至称日本此举可能有违国际法,表示根据情况将向日方提出赴核电站调查的要求。(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3分)(2)请就以上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150字左右)(4分) 20下面是选自中国青年报的两条消息,请在分析两条消息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消息一 教育部目前确定的高考加分项目只有14种,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加分项目却林林总总有近200种。其中,以重庆市为例,今年重庆市共有196万考生,获得各种加分的高达7万人,占35%以上。消息二 今年公示的高考加分名单中,浙江省平湖中学的三名学生,以参加xx年浙江省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的名义,获得高考加分20分。湖南省娄底三中31名学生,以参加湖南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的名义,获得高考加分10分到20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两条消息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2)针对以上两条消息报道的现象,请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4分)21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3分 )示例: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 填一首诗。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是赶考的书生,还是被贬滴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示例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照例句的句式。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五、阅读下面的小诗秋实,根据要求作文。(60分)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要求:要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可少于800字。冀州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A以偏概全。“都是古越人所为”错,原文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信息见第3段。B曲解原文。“只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错误,原文说“这样的环境,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生活”,信息见第4段。C混淆必然和或然。“就是棺主人生前是渔民的最好证明”错,原文是“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信息见第5段。D符合本文的立意,相关表述见第3段。)2D(A、B、C三项理解的依据分别见4、6段,D项分析不够准确。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悬棺的形成还有“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的地质变化条件。)3C (A、B、D三项根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概括和推论都正确。C项有的说法无中生有,“除极个别墓主可能因某种特殊原因将棺材作特殊处理外”,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4.A(严重:严肃稳重。)(3分)5.B( 是说年富遭到有钱有势人家的愤恨。是说年富在户部任尚书时勤敏于政事。)(3分。)6.D(“强烈阻止”不对,文中说“巧阻”,是委婉巧妙地阻止。“控制犯罪”不对,纯属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年富不让一些官吏欺瞒他。3分。)7.(1)年富升任陕西左参政,不久被朝廷任命负责管理粮食储备。又恰逢计算每年用粮情况,用来筹划军费。(4分。“迁”“寻”“总理”“会计”各1分)(2)年富斟酌赢利和亏欠,严格支出和收入,亲身参加计算,一些官吏不能欺瞒他。因此,户部事情得到了很好的办理。(4分。“赢缩”、“出纳”、“躬亲”、“大理”各1分)8(4分)催,催促,温和美好的春气催促着黄鸟鸣唱,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气的美好黄鸟鸣叫的悦耳动听。转,转动,明媚的阳光在绿苹上欢快地跳转着,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阳光写成动态,体现了水面上绿苹在阳光下轻微晃动的情景。构思新颖,避免了平铺直叙,给读者新奇的感受。9(4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早春万物新生富有生机的景象。承接上联的“物候新”三字,是对“物候新”的具体展开;又对下联中的“归思”做铺垫。对题目“早春游望”做了具体的描述,点了诗题。(三)名句名篇阅读(5分)10.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三、现代文阅读( 20分 )11(4分)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1分),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1分),运用细节(1分),从视觉、味觉等多方面描写(1分),使人如临其境。 12(6分)写出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不自量力(2分);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到的台风肆虐,开启下文对于人在大自然面前低头的评述(2分);和下文人对风、对自然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在风中长大”的主题(2分)。 13(4分)身体的成长(或“肉身的伸张”,2分); 摆脱了愚昧思维(或“认识上获得了觉醒和进步”,2分)。 14(6分)对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的留恋;对温馨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对非自然的城市生活的排斥;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对人类改造自然不自量力的批评;对人类摆脱愚昧思维、认识上获得进步的欣慰。(答出其中3条即可得满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B(“青出于蓝”则多用于师生之间,但也比喻后人超过前人,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相同。A中“可望而不可即”形容与目标相距太大,难以实现,而“望尘莫及”比喻远远比不上,一为“做不到”,一为“赶不上”,意思差别大;C项中“毕其功于一役”指幻想一举解决所有问题,而“一锤定音”则比喻凭一句话把事情最后敲定。D项中“强不知以为知”意为不懂装懂,而“牵强附会”形容生拉硬扯,强作解释。)16.A ( B 项“潜在”和“隐患”的“隐”同义,属于成分赘余; C项语意重复,删去“比较合适”; D项一面对两面,表意不明。)17C(第1、2空,应从“画怎样的画”和内容递进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第3、4空,要从“人”与“道”对应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18(1)B 孟子意在说明君子用以教育他人的方式有“时雨化之”等五种,而非告诉人们要接受这五种教育才能成为君子。(2)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孟子的“不屑之教”类似;(1分)“不屑之教”即用轻视的态度来教育对方,(1分)这种激将法或许有伤受教育者的自尊,但如果能因此而让受教育者由于羞愧而奋发向上,(1分)那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参考译文】(一)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孟子告子下 一六)孟子说:“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滋润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达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学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孟子 尽心上四十)(二)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论语阳货)19(1)日本及其他国家对福岛核电站向大海排放低浓度核污水反应不一。(“日本及其他各国”1分,“排放低浓度核污水”1分,“反应不一”1分)(2)示例:坚决反对日本福岛核电站向大海排放低浓度核污水。因为日本核技术世界领先,对核污染肯定有一套预防机制及相应的设备与措施,岛内不可能缺少存放核污水的地方与器皿;向大海排放低浓度核污水,是日本统治者惯用的转嫁危机的伎俩,它体现的是大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若允许其这样做,就是对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健康生存权的无视与践踏。(开放性试题,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20. (6分)(1)高考加分受惠面过大,加分项目过多,加分理由难以服众。(2分)(2)这种做法极大损害了其他考生的正当权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倾听民声,顺应民意,清理规范高考加分政策,从源头上遏制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维护高考公平正义,尤为迫切。【4分,要点一:要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是缺乏公正公平(2分)要点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维护高考公平(2分)】21.示例一:(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离人,寒蝉凄切,长亭正晚,我可能正与柳七郎执手话别于江畔,想明晨醒来,我该在另一段晓风之中残月之下的杨柳岸。示例二:(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书生,我可能会遇到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附参考译文】年富,字大有,是怀远县人。本来姓严,错成“年”。他凭借会试中副榜授官德平县训导。年龄刚刚超过二十岁,严肃稳重得像老年(年长)的儒生一样。明朝英宗皇帝继位,年富上书说:“皇帝亲军中府军前卫的补充兵,本来选自民间百姓人家的子弟,随时侍奉在太子身边。现在(因为)死亡或残疾,全部补充兵源会成为打扰百姓的一件事。请求从二十五个驻军卫所内,用一个卫所的兵士补充选调,不要再牵累老百姓了。”(年富)上书中所议事情多数被实施执行。年富升任陕西左参政,不久任命他负责管理粮食储备。又恰逢计算每年用粮情况,用来筹划军费,年富(上奏章)说:“我所管辖的地区每年收二次税共一百八十九万石,屯积粮食收入七十多万石。这期间水灾、旱灾(人口)流动、转移,免除拖欠、亏欠(的赋税),大概三份要减去一份,可每年的费用就达到一百八十余万石,收入少支出多。请求裁减闲散多余的士卒,淘汰劣等马匹,杜绝侵占耗费资源的弊端。”皇帝同意了他的奏折。边疆的兵士马匹,(钱粮等)按需要而供给的数量浩大繁多。军民因远途运输而疲乏,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因为这个缘故做违法的事情牟取利益。年富计算路途远近,核定征收赋税,支出或收入(一律)谨慎地探求考核,过去的弊端得以革除,老百姓的困苦得到大大缓解。(年富)升任河南右布政使。年富到河南,那年闹饥荒,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二十多万,(不法者)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委任年富安抚流亡百姓,(河南流亡的百姓)都安定了。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春天,凭借右副都御史身份出任大同巡抚,管理军政事务。当时经历丧乱战败,法律松弛,弊端尤其严重。年富一心一意抚慰体恤民众,上奏请求免除了秋赋,撤除几个州县的税课局,停止让太原的民众从大同转运出粮饷。年富遇到大事,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权势不能阻挠(使他屈服),声名震动关中。这时,年富的威望名声远扬于天下,可是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更加憎恨(他),互相收集年富的罪名。山西参政林厚竭力诋毁年富,皇帝说:“林厚怨恨年富、诬陷年富啊,我正交付年富边防事务。”免除林厚官职。天顺元年朝廷革除巡抚官职,年富也被罢官回家。不久,石彪因为从前的怨(仇)恨弹劾年富,年富被逮捕投入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皇帝征询李贤,李贤称赞年富能够祛除弊(端)政。皇帝说:“这一定是石彪被年富遏制,不能够满足他的私欲罢了。”李贤说:“果真如圣上所说,应该尽早洗刷年富的罪名。”果然没有证据(说明年富有罪),就下令让年富辞官退休回家。天顺四年的春天,户部缺少尚书(一职的人选),李贤推举年富。皇帝身边一些大臣委婉地阻止让年富任户部尚书。皇帝对李贤说:“户部不能没有年富,人们大多不喜欢年富,这就是年富被称为贤能的原因。”特意召年富任命他担任尚书官职。年富斟酌赢利和亏欠,严格地支出、收入,亲身参加计算,一些官吏不能欺瞒他。因此,户部事情得到了很好的办理。年富为官清廉正派刚强正直,至始至终不改变,与王翱一同被当时的人们称作是有名的大臣。明宪宗立为皇帝,年富请求罢黜左布政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说年富侵夺官职。年富全力争辩说:“举荐贤良人才是为了国家,没有个人的私心。”于是请求辞官告老还乡。皇帝抚慰并挽留年富,作出了罢黜李毓。不久,年富生疽病(毒疮)死亡。(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