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化学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448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化学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化学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化学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化学 含解析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V51Fe56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D)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 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 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解析】A.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1 mol,此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0.5 mol,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1 molL1;C.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1 mol,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0.5 molL1;D.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0.25 mol,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2.5 molL1;综上所述,故选项D正确。2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常温下,1 mol铜片投入含有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铜片可以完全溶解BAl与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Fe2S3C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阴极上依次析出Al、Fe、CuD等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少【解析】A.常温下,1 mol铜片投入含有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所以铜片可以完全溶解,A正确;B.Al与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FeS,B错误;C.铝和铁是活泼的金属,因此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阴极上依次析出氢气、Fe2、Cu,C错误;D.等质量的铝、钠与盐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因此等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的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多,D错误,答案选A。3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1 L 1 mol/L FeBr2溶液与1 mol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B0.5 mol/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溶质离子总数为1.5NAC1 mol硫酸氢钠固体中含阳离子总数NAD28 g由乙烯和聚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NA【解析】A. 1 mol的Cl2与1 L 1 mol/L FeBr2溶液发生反应,由于FeBr2的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反应时,Cl2不足量,反应转移电子数以氯气为标准计算,转移电子数目为2NA,错误;B.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及微粒数目,错误;C.硫酸氢钠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O,1 mol硫酸氢钠固体中含阳离子总数NA,正确;D.28 g乙烯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1 mol碳碳双键,而聚乙烯中无碳碳双键,所以在28 g由乙烯和聚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碳双键数小于NA,错误。4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恒温恒容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v(H2)0.6 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 mol/(Lmin)A全部 B C D【解析】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表示的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错误;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反应两边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体积不相等,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的体积不相等,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变,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密度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min),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正确,答案选C。5.Co是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养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下列对Co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质量数是60 B质子数是60C中子数是33 D电子数是27【解析】根据Co原子可知质量数为6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7,中子数602733,答案选B。6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B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解析】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故A错误;B.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C的百分含量不变,故B错误;C.压强增大,C%含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nef,故C正确;D.达到平衡后,A是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78.34 g FeSO47H2O(相对分子质量:278)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温度为78 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B取适量380 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 ,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3O4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O4H2OD温度为159 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FeSO42H2O【解析】8.34 g FeSO47H2O 样品的物质的量为8.34 g278 g/mol0.03 mol,其中m(H2O)0.03 mol718 g/mol3.78 g,如晶体失去全部结晶水,固体的质量应为8.34 g3.78 g4.56 g,可知在加热到373 之前,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据此回答。A.温度为78 时,固体质量为6.72 g,其中 m(FeSO4)0.03 mol152 g/mol4.56 g,m(H2O)6.72 g4.56 g2.16 g,n(H2O)2.16 g18 g/mol0.12 mol,则n(H2O)n(FeSO4)0.12 mol0.03 mol41,则化学式为FeSO44H2O,A项错误;B.加热至650 时,固体的质量为2.40 g,其中n(Fe)n(FeSO47H2O)0.03 mol,m(Fe)0.03 mol56 g/mol1.68 g,则固体中m(O)2.40 g1.68 g0.72 g,n(O)0.72 g16 g/mol0.045 mol,则n(Fe)n(O)0.03 mol0.045 mol23,则固体物质Q的化学式为Fe2O3,B项错误;C.固体N的质量为5.10 g,其中m(FeSO4)0.03 mol152 g/mol4.56 g,m(H2O)5.10 g4.56 g0.54 g,n(H2O)0.54 g18 g/mol0.03 mol,则n(H2O)n(FeSO4)0.03 mol0.03 mol11,则N的化学式为FeSO4H2O,P的化学式为FeSO4,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由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O4H2O,C项正确;D.温度为159 时,由C项可知N的化学式为FeSO4H2O,D项错误;答案选C。8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D)A无色溶液:K、Cu2、NO、AlOB空气: CH4、CO2、SO2、NO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D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K、Mg2、SO、NO【解析】A.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空气中NO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氢氧化铁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产生聚沉,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溶液中满足电荷守恒,且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D)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将2 mol Cl2通入到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均氧化BBa(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Ba2HCOOH=BaCO3H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D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5H=Al3Al(OH)3H2O正确;AlO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解析】A.将2 mol Cl2通入到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由电离守恒可知,氯气过量,则离子反应为2Fe24I3Cl2=2Fe36Cl2I2,故A错误;B.Ba(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HCO2OH=BaCO32H2OCO,故B错误;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SO2H2OClO=2HClSO,故C错误;D.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 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的离子反应为2AlO5H=Al3Al(OH)3H2O,故D正确;故选D。10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原子半径Z M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弱C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A族【解析】只有M为金属元素,M为Al元素;X是Si元素、Y是N元素、Z是O元素;原子半径O SiH4,故C正确;O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 A 族,故D正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沸点却依次升高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NCl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D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2且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但HF分子之间含氢键,则沸点为HF、HI、HBr、HCl依次减弱,故A错误;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故B错误;C.NCl3分子中N元素的族序数成键数8,则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D.NaHSO4晶体中及熔化状态下电离,均存在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离子个数比为11,熔化只破坏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C。12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 和20 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b代表20 下CH3COCH3的Yt曲线B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1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反应进行到20 min末,CH3COCH3的c(A)c(OH)c(H)D当a3时,HA、HB两溶液起始浓度相等【解析】当a3,HA一定是强酸,HB一定为弱酸,若a小于3,两者都为弱酸,A错误;稀释后HA溶液的酸性比HB溶液的酸性弱,B正确;C对应的是HA为弱酸,且该浓度的盐溶液水解小于50%的情况,C错误;起始pH相等,浓度不等,D错误。1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D)A0.1 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B相同条件下,pH5的NH4Cl溶液、CH3COOH溶液、稀盐酸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0.2 mol/L的NaHCO3溶液与0.3 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Ba2)c(Na)c(H)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c(H2CO3)c(CO)【解析】HB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A错误;盐酸、醋酸是酸,抑制水电离,铵根离子促进水电离,故,B错误;由题意反应发生后,c(Ba2)0.05 mol/L,c(Na)0.1 mol/L,C错误;D符合物料守恒,正确。答 题 卡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 案DACCBCCDDBCCBD第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个小题,共58分)15(10分)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两种同素异形体A、B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s)O2(g)=CO2(g)H393.51 kJ/molB(s)O2(g)=CO2(g)H395.41 kJ/mol则两种同素异形体中较稳定的是(填“A”或“B”)_A(2分)_。(2)工业上用H2和Cl2反应制HCl,各键能数据为:HH:436 kJ/mol,ClCl:243 kJ/mol,HCl:431 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H2(g)Cl2(g)=2HCl(g)_H183_kJ/mol(2分)_。(3)合成气(CO和H2为主的混合气体)不但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合成气的方法有多种,用甲烷制备合成气的反应为:2CH4(g)O2(g)=2CO(g)4H2(g)H172 kJmol1CH4(g)H2O(g)=CO(g)3H2(g)H2216 kJmol1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H2(g)O2(g)=2H2O(g)_H504_kJmol1(2分)_。现有1 mol由H2O(g)与O2组成的混合气,且O2的体积分数为x,将此混合气与足量CH4充分反应。若x0.2时,反应放出的能量为_14.4(2分)_kJ。若x_0.75(2分)_时,反应与放出(或吸收)的总能量为0。【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知,得到反应,A(s)=B(s)H3,所以H3H1H2(393.51 kJ/mol)(395.41 kJ/mol)1.9 kJ/mol;H3为正,则反应为吸热反应,能量BA,根据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所以稳定性AB;(2)反应可表示为:HHClCl=2HCl,可知断裂了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同时生成了2 mol HCl键。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HE(反应物)E(生成物)(436 kJmol1243 kJmol1)2431 kJmol1183 kJ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183 kJ/mol;(3)由2得:2H2(g)O2(g)=2H2O(g)H504 kJmol1;若x0.2,则n(O2)0.2 mol,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72 kJ14.4 kJ;由反应和可知,当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时,反应与放出的总能量为0。16(10分)(1)纳米级Cu2O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制取Cu2O的方法有: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4Cu(OH)2N2H42Cu2ON26H2O_(2分)_。(2)用阴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制备纳米Cu2O,反应为2CuH2OCu2OH2,如图1所示。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2Cu2e2OH=Cu2OH2O(2分)_。(3)钒液流电池(如图2所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该电池中隔膜只允许H通过。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V2e=V3(2分)_,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VO2eH2O=VO2H(2分)_。(4)用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以测定某溶液中的含钒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OH2C2O42H=2VO22CO22H2O,取25.00 mL 0.1000 mol/L H2C2O4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将待测液盛放在滴定管中,滴定到终点时消耗待测液24.0 mL,由此可知,该(VO2)2SO4溶液中钒的含量为_10.6(2分)_g/L(保留一位小数)。【解析】(1)根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为:4Cu(OH)2N2H42Cu2ON26H2O 。(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从反应方程式中看出Cu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阳极是Cu 放电生成Cu2O ,电极反应为:2Cu2e2OH=Cu2OH2O 。(3)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V2失去电子生成V3,电极反应式是V2e=V3;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装置图,所以正极中的VO2失去电子,结合水生成VO和H,电极反应式是VO2eH2O=VO2H;(4)根据草酸的物质的量25103L0.1 mol/L,可知VO的物质的量是225103 L0.1 mol/L5103 mol,则该(VO2)2SO4溶液中钒的含量为5103 mol51 g/mol/(24103 L)10.625 g/L。17(14分)已知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仅含有包括Na和CH3COO 在内的四种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三种情况,请分别写出各种情况的化学式:_CH3COONa(2分)_;_CH3COONa和CH3COOH(2分)_; _CH3COONa和NaOH(2分)_。(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CH3COOH2OCH3COOHOH(2分)_。(3)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H)c(OH)时,则该溶液可能是_C(2分)_(填序号)。A由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由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C由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与0.1 mol/L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4)当该溶液中溶质为两种,且溶液呈碱性时,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可能为(写出两种):_c(Na)c(CH3COO)c(OH)c(H)(2分)_、 _c(Na)c(OH)c(CH3COO)c(H)(2分)_。【解析】(1)根据电离出醋酸根离子的物质可以是醋酸和醋酸钠,能电离出钠离子的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所以当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以及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时,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CH3COONa;CH3COONa和CH3COOH;CH3COONa和NaOH;(2)醋酸钠中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3)A.由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发生反应得到醋酸钠溶液,钠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浓度,错误;B.由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与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Na)c(OH)c(CH3COO)c(H),错误;C.由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与0.1 mol/L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所以 c(CH3COO)c(Na)c(H)c(OH),正确。选C。(4)当该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且溶液显碱性时,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可以为氢氧化钠和醋酸钠(较多),此时存在:c(Na)c(CH3COO)c(OH)c(H);还可以是氢氧化钠和醋酸钠(较少),c(Na)c(OH)c(CH3COO)c(H)。18(9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模拟工业制硝酸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已知:CaCl2nH2OCaCl2nH2O;CaCl28NH3Ca(NH3)8Cl2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9.0 mol/L。现用质量分数为35%、密度为0.88 g/cm3的氨水配制9.0 mol/L的氨水100 mL,需要的定量仪器有_a、c(1分)_(选填编号)。a100 mL容量瓶 b10 mL量筒c50 mL量筒 d电子天平(2)受热时,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NH35O24NO6H2O(1分)_。(3)实验开始先加热催化剂,当催化剂达红热时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移走酒精灯,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乙中Cr2O3仍能保持红热状态;丁的烧瓶中气体由无色转化为红棕色;试管里的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1分)_。(4)干燥管甲的作用是_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1分)_;丙中盛放的药品为_b(1分)_(选填下列编号),其目的是_吸收水及多余NH3(1分)_。a浓H2SO4 b无水CaCl2c碱石灰 d无水CuSO4(5)丁中除了NO之外,还可能存在的气体有_N2、O2、NO2(N2O4)(1分)_(填写化学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NO22NaOH=NaNO2NaNO3H2O(1分)_、_NONO22NaOH=2NaNO2H2O(1分)_。【解析】(1)浓氨水的浓度为c18.1 mol/L,由于浓氨水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氨水的体积为V,则18.1 mol/LV9.0 mol/L0.1 L,V0.0497 L49.7 mL。因此整个过程中需要的定量容器有100 mL的容量瓶和50 mL的量筒,答案a、c;(2)受热时,乙中的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和H2O,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3)实验开始先加热催化剂,当催化剂达红热时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移走酒精灯,催化剂可以继续保持红热,原因是反应放热;NO在丁的烧瓶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NO2溶于水产生硝酸,硝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回答实验现象;(4)干燥管甲的作用是干燥氧气与氨气的混合气体;丙为固体干燥管,其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氨气并干燥NO,因此应该选用酸性固体干燥剂无水CaCl2;(5)由于烧瓶丁中有空气,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会转化成N2O4,所以丁中除了NO之外,还可能存在的气体有N2、O2、NO2 (N2O4);最终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尾气处理,吸收NO和NO2,方程式2NO22NaOH=NaNO2NaNO3H2O,NONO22NaOH=2NaNO2H2O。19(15分)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1)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_NO、NO2_(2分)_。图2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_Mn_(2分)_、_200250_或范围内间任意温度(2分)_。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NO2)/c(NO)对应的脱氮率如图3所示,脱氮效果最佳的c(NO2)/c(NO)_11_(2分)_。已知生成1 mol N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此时对应的脱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NH3(g)NO(g)NO2(g)2N2(g)3H2O(g)_H2Q_kJ/mol(_2分)_。(2)利用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是除去SO2的常见方法,先将含SO2的废气溶于水,再用饱和石灰浆吸收,具体步骤如下:SO2(g)H2O(l)H2SO3(l)H(aq)HSO(aq)HSO(aq)H(aq)SO(aq) Ca(OH)2(s)Ca2(aq)2OH(aq) Ca2(aq)SO(aq)CaSO3(s) 步骤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K_(2分)_。该温度下,测定吸收后液体中c(Ca2)一直保持为0.70 mol/L,已知Ksp(CaSO3)1.4107,试计算吸收后溶液中的SO的浓度。(写出计算过程)c(SO) mol/L2107 mol/L(3分)【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氮氧化合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因此氧化剂是NO、NO2。根据图像可知,两种催化剂的脱氮率几乎是相同的,但Mn所在曲线的温度低,所以由图可知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Mn和200250 或范围内间任意温度。根据图像可知c(NO2)/c(NO)11时脱氮率最高,由于每生成1 mol N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 kJ,所以此时对应的脱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NO(g)NO2(g)2N2(g)3H2O(g)H2Q kJ/mol。(2)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亚硫酸钙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Ksp(CaSO3)c(Ca2)c(SO)可知,c(SO) mol/L2107 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