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考前冲刺30天训练(二)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424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考前冲刺30天训练(二)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考前冲刺30天训练(二)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考前冲刺30天训练(二)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考前冲刺30天训练(二)化学试题 含解析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Al 27,S 32,Cl 35.5,Fe 56,Zn 65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可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元素C能使灼热的CuO由黑变红的气体一定是H2D可用石蕊试液来鉴别盐酸和NaOH2、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 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a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A B C D3、某种合成药物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B一定条件下,X可以发生加聚反应C1 mol X跟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D1 mol X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4、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kJmol1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X(g)+Y(g)Z(g)+W(s)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已知:共价键CCCCCHHH键能/(kJmol1)348610413436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g)+3H2(g)(g)的反应热;由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25,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A BC D5、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溶于稀硝酸:Cu+2H+NO3-=Cu2+NO2+H2OB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AlO2-+CO2+2H2O= Al(OH)3+HCO3-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 Ca2+H2O+CO2D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HCO3-+OH- =CO32-+H2O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BC生成速率与A生成速率相等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3n mo1BDA,B、C的深度不再变化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A54.5% B40%C36% D33.3%8、如图所示,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与空气,电解质为掺杂了Y2O3的ZrO3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电极名称为负极,气体A为空气Bd电极上发生反应:CH48e+4O2CO2+2H2OCO2向c电极移动D用此装置作电源电解精炼铜,d电极与粗铜相连第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9、短周期的5种非金属元素,其中A、B、C的特征电子排布可表示为:A:asa,B:bsbbpb,C:csccp2c,D与B同主族,E在C的下一周期,且是同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A、B、C、E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分子,下列分子BC2BA4A2C2BE4,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 (2)C的氢化物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还要高,其原因是。 (3)B、C两元素都能和A元素组成两种常见的溶剂,其分子式为、。DE4在前者中的溶解性(填“大于”或“小于”)在后者中的溶解性。 (4)BA4、BE4和DE4的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填化学式)。 (5)A、C、E三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如AEC、AEC2、AEC3、AEC4等,以上列举的四种酸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填化学式)。 10、物质AI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部分反应的条件和产物没有全部标出),其中A、B、C、I为金属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甲、乙、丙为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H (2)写出气体甲在气体乙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现象有: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反应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检验物质D中阳离子的方法名称是: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丙为探究Fe3+是否能氧化SO2,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1)如上图连接好装置实验前应进行 操作(2)观察到装置C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每个猜想只考虑一种物质的氧化性)猜想1: ;猜想2:SO2被Fe3+氧化了;猜想3:SO2被NO3氧化了(3)甲同学认为猜想1正确,并利用上述装置A进行了排除干扰的探究实验(4)乙同学认为猜想2正确,则装置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丙同学认为猜想3正确,他利用甲同学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请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NaNO3溶液、KSCN溶液、FeCl3溶液、BaCl2溶液、Fe(NO3)3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12、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酯,其合成过程如下(水及其他无机产物均已省略)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 ;(2)D物质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3)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B ;B+D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D【解析】解:A二者都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用溴水或高锰酸钾鉴别,故A错误;B淀粉与KIO3不反应,无现象,故B错误;C能使灼热的CuO由黑变红的气体应具有还原性,可与CO等,不一定为氢气,故C错误;D盐酸可使石蕊变红色,酚酞使石蕊变蓝色,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解: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 12C原子的质量是b g,则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gb g/12=,正确;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m ga gNAg/mol= mol,正确;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错误;a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所以所含的电子数不一定为16NA,错误。故答案是C。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B项,X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错误;C项,X中酚羟基的邻对位均能被溴取代 ,1 mol X最多消耗2 mol Br2,错误;D项,2个酚羟基,1个羧基,1个氯原子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1 mol X最多消耗 4 mol NaOH,错误。4.【答案】D【解析】解: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燃烧热241.8kJmol1,故错误;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则B的能量比A的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错误;一定条件下,反应热与平衡移动无关,与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错误;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由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计算反应热,故错误;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不同,能量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故错误;碳的燃烧热指:25,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故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解: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3Cu2+2NO4H2O,错误;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十HCO3,正确;C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分,应该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是:CH3COOH+CaCO3= Ca2+2CH3COO-+H2O+CO2错误;D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一水合氨、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NH4 +HCO3-+2OH-=CO32-+H2O+NH3H2O,错误。6.【答案】D【解析】解:A、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A,B,C的分子数之比可能为1:3:2,也可能不是1:3:2,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B、达平衡状态时,C生成速率与2倍A生成速率相等,故B错误;C、都体现的逆反应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C错误;D、A、B、C的浓度不再变化关,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7.【答案】A【解析】解: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O22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方程式相加的CO+Na2O2=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CO的质量,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水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2H2O+2Na2O2=4NaOH+O2,二者相加可得H2+Na2O2=2NaOH,固体增加的质量为相当于H2的质量,CO、H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g就是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和,所以混合气体中氧气的质量为16.5g7.5g=9g,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00%=54.5%故选:A8.【答案】B【解析】解:由电子流向可知,d为负极、c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B为甲烷、A为空气,正极上氧气获得电子生成O2,通过掺杂了Y2O3的ZrO3固体移向负极,甲烷在负极失去电子Ac为原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Bd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甲烷在负极失去电子与O2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与水,电极反应式为:CH48e+4O2CO2+2H2O,故B正确;C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O2向d电极移动,故C错误;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连接电源的c电极,纯铜作阴极,连接电源的d电极,故D错误,故选:B9.【答案】(1)(2)H2O分子间形成氢键(3)C6H6H2O大于(4)SiCl4CCl4CH4(5)HClO4HClO3HClO2HClO10.【答案】(1)Fe;Fe(OH)3;(2)H2+Cl22HCl;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3)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2+CO2+2H2OAl(OH)3+HCO3;(4)2Fe2+Cl22Fe3+2Cl;(5)焰色反应【解析】解: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为金属Na,由反应可知,D为NaOH,气体甲为H2;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氢氧化钠与金属B反应生成氢气,故金属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物质E为盐酸金属C与盐酸反应得到F,F与氯气反应得到G,G与氢氧化钠与得到红褐色沉淀H,则C为Fe,F为FeCl2,G为FeCl3,H为Fe(OH)3(1)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Fe、H为Fe(OH)3,故答案为:Fe;Fe(OH)3;(2)气体甲在气体乙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H2+Cl22HCl,该反应的现象有: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故答案为:H2+Cl22HCl;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向反应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2+CO2+2H2OAl(OH)3+HCO3;(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5)物质D中阳离子为钠离子,具有钠离子的方法名称是:焰色反应,故答案为:焰色反应11.【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空气与SO2进入H2O中,氧气把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了H2SO4;(4)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5)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将装置C中的溶液换为NaNO3 和BaCl2的混合溶液,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若C中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猜想3正确【解析】解:(1)组装完仪器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猜想2:SO2被Fe3+氧化了;猜想3:SO2被NO3氧化了,装置中含有的氧化剂还有氧气,故可能被氧气氧化,故答案为:空气与SO2进入H2O中,氧气把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了H2SO4;(4)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故答案为: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5)丙同学观点是在SO2与NO3反应,则可用NaNO3溶液、BaCl2溶液代替BaCl2溶液、Fe(NO3)3溶液即可,具体操作为:将装置C中的溶液换为NaNO3 和BaCl2的混合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若C中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猜想3正确,故答案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将装置C中的溶液换为NaNO3 和BaCl2的混合溶液,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若C中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猜想3正确12.【答案】(1)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羧基;(3)CH3CHBr2;(4)CH2BrCH2Br+2H2OHOCH2CH2OH+2HBr;CH2OHCH2OH+HCOOCCOOH+2H2O【解析】解:CH2=CH2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2BrCH2Br,B能连续被氧化生成D,B和D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根据E结构简式知,B为CH2OHCH2OH,氧化产物C为OHCCHO,D为HOOCCOOH,则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1)由以上分析可知,为CH2=CH2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为BCH2OHCH2OH与DHOOCCOOH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HOOCCOOH,其中的官能团名称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3)A为CH2BrCH2Br,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Br2,故答案为:CH3CHBr2;(4)A和氢氧化钠的水反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反应方程式为:CH2BrCH2Br+2H2OHOCH2CH2OH+2HBr;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反应方程式为CH2OHCH2OH+HCOOCCOOH+2H2O,故答案为:CH2BrCH2Br+2H2OHOCH2CH2OH+2HBr;CH2OHCH2OH+HCOOCCOOH+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