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7379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1一、基础全面练(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xx江苏高考)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不需要ATP提供能量”。(2)关键知识:糖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淀粉水解只需要酶的催化,不需要能量。【解析】选C。本题考查物质运输、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对能量的利用特点。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主动运输、胞吞、肽链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不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2.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A.构成生物膜B.调节代谢C.储存能量D.携带遗传信息【解析】选D。本题考查脂质的分类及相应的功能。脂质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之一,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对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脂肪可以储存能量。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核酸,不是脂质。3.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TP、RNA、质粒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B.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元的基本单位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解析】选B。在ATP、RNA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但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所含的是脱氧核糖。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元均由大量的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细胞膜上的糖类还可以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糖类中的纤维素不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加固训练】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存在于RNA分子中B.核糖、半乳糖含六个碳原子,属于单糖C.糖类是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D.人体过剩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淀粉储存于肝脏或肌肉中【解析】选A。B中,核糖含五个碳原子;C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应为脂肪;D中,人体中不含淀粉,应为糖元。4.(xx重庆高考)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注意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每个水分子中的H和O的原子数之比是21。【解析】选A。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组成。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A项正确;DNA碱基种类为A、T、C、G,而RNA碱基种类为A、U、C、G,二者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多糖在细胞中可以与其他分子结合,如在细胞膜外表面可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C项错误;脂质中的磷脂也含有氮元素,因此氮元素并不是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D项错误。5.(xx枣庄模拟)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均属还原性糖,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与班氏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所代表的糖类名称。(2)掌握各种糖的特点,如纤维素和五碳糖是结构物质,不提供能量。【解析】选D。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二糖和多糖可继续水解;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属还原性糖,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与班氏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其他糖不是还原性糖;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肌糖元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但纤维素不贮存能量;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C.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D.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解析】选B。所有的活细胞都能合成酶,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人体中的酶有胞内酶和胞外酶,只有分泌到细胞外的酶的合成需要经历C项中所有阶段,另外核酶也不需经过这几个阶段的加工;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只要条件适宜,酶就可以发挥作用,不受场所的制约。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基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其中。7.(xx江苏高考改编)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实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A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C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D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班氏)试剂【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斐林(班氏)试剂鉴定过程需要水浴加热。(2)斐林(班氏)试剂需要在碱性环境中发挥作用。【解析】选B。本题考查实验材料与鉴定试剂的选择。A项中,过氧化氢受热会分解,所以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项中,在不同温度下,根据蓝色的深浅或是否变蓝,来确定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的分解程度;C项中,淀粉不能被蔗糖酶分解,故该实验不能鉴定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项中,酸性环境会破坏斐林(班氏)试剂,因此斐林(班氏)试剂不适合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鉴定试剂。8.(xx滨州模拟)下图表示不同pH及温度对某反应产物生成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B.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C.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选C。从图中可看出在各温度下pH=8时,酶活性最大;达到最适pH以前随pH升高酶活性逐渐升高,超过最适pH随pH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图中曲线显示35时酶的活性最高,但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先升高,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加固训练】如图是人体内某种酶的活性曲线,这种酶可能催化下列哪一项化学反应()A.葡萄糖合成糖元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C.蛋白质分解成多肽D.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选C。由图可以得出该酶催化活性在pH=1.5左右时最高,可推知该酶为胃蛋白酶。9.(xx海南高考)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理解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2)熟悉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因素。【解析】选C。温度、pH都会影响酶活性;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酶会将其水解,从而使其活性发生改变;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淀粉被水解,但是淀粉酶在反应前后结构和活性不变。10.关于探究淀粉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组需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淀粉酶溶液B.要保证各组适宜并相同的pH和温度等条件C.需要检测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的生成物量D.几组实验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不需单设空白对照【解析】选C。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温度、pH、各组试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等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故A、B正确,C错误。几组实验的结果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空白对照,故D正确。二、能力培优练(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1.(xx济南模拟)eATP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三磷酸腺苷。研究发现,人体消化道中“某些细菌”释放的eATP会驱使肠道T淋巴细胞分化,防止传染因子进一步危害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某些细菌”生活于人体内环境中,与人存在共生关系B.eATP在免疫中发挥作用,与肠道T淋巴细胞的细胞膜有关C.e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每个eATP分子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D.e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作用是为T淋巴细胞提供能量【解析】选B。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不包括消化道;每个eATP分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eATP会驱使肠道T淋巴细胞分化,而不是为T淋巴细胞提供能量。12.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解析】选C。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反应物的种类。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过酸、过碱会使酶变性失去活性,使结果不精确,应设置酸性中性碱性多组不同pH的实验组,使实验尽可能精确。【加固训练】关于探究酶特性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蒸馏水作为对照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解析】选C。酶具有专一性,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选择的底物只能是过氧化氢而不能是淀粉;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若选择蒸馏水,只能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一般选择碘液来检测实验中淀粉是否被水解;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班氏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而碘液只能对淀粉是否分解进行检测,不能检测蔗糖是否分解。三、大题规范练(共3小题,共38分)13.(12分)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物质a是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_。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_。(2)图中的物质b是_,其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种。若B、C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则B、C分别是_。(3)物质d是_。【解析】(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脂肪。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元。(2)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由此可确定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C是RNA,c是核糖核苷酸。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的。磷脂含有P元素。(3)雄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动物的第二性征。答案:(1)葡萄糖糖元脂肪(2)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4蛋白质和磷脂(3)雄性激素14.(12分)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在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课题是_。(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3)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_;_。.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分别测定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在相同时间内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4)曲线a是实验_(填“”或“”)的结果。(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基本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解析】(1)(2)根据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故该实验的研究课题是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3)除了pH外,其他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如温度),在实验过程中,各实验组的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故均在30下进行。(4)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导致过氧化氢酶的量减半,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则在相同时间内相同pH下,剩余的过氧化氢量较多,故曲线a是实验的结果。(5)两实验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是一样的。答案:(1)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pH(3)30是过氧化氢酶的适宜温度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5)同一种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方法技巧】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归纳(1)验证或探究酶具有高效性:高效性是一种比较性概念,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因此,应设置酶与无机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的对照。用酶和蒸馏水作对照,可用来验证酶具有催化功能。(2)验证或探究酶具有专一性: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可用同一底物、两种不同酶,也可用不同底物、同一种酶来验证或探究。(3)验证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应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多个不同温度条件,比较某种酶的催化效率。一般至少应设置“低温、适温、高温”三个指标。(4)验证或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应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多个不同pH条件,比较某种酶的催化效率。一般至少应设置“低pH、最适pH、高pH”三个指标。注意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5)验证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也可用蛋白酶水解使酶失活的方法来证明。15.(14分)(xx淄博模拟)鱼被宰杀后,鱼肉中的三磷酸腺苷(ATP)经过降解生成对鱼肉鲜味贡献最大的物质肌苷酸(IMP),但是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该物质会被进一步降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常见淡水鱼(草鱼、鲴鱼和鳝鱼)的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分析回答问题: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活性金属离子浓度(mmol/L)相对活性(%)草鱼鲴鱼鳝鱼Na+30100.83101.4796.03Zn2+1112.38116.06158.13Ca2+565.2196.1888.18(1)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一定措施有效_ACP的活性。据图1可知,草鱼ACP活性的最适pH为_左右。(2)据图2可知,3种鱼的ACP的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_;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的机理_(选填“相同”或“不同”),其中pH低于3.8会破坏ACP的_。(3)由表可知,对ACP活性有激活作用的金属离子是_,可以通过在鱼肉中添加微量的_来抑制鱼肉鲜味的下降。【解析】(1)由题目所给信息酸性磷酸酶能导致鱼肉鲜味下降、风味变差可推知,鱼肉保鲜的思路为在IMP被降解前采取有效措施抑制ACP的活性。由图1可以直接看出,草鱼ACP的最适pH为5.0左右。(2)据图2可知,3种鱼的ACP的最适反应温度最低的是鲴鱼;反应温度超过60与pH低于3.8,对鳝鱼肌肉ACP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均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活性丧失,其中pH低于3.8会破坏ACP的空间结构。(3)由表可知,Na+对ACP的活性基本不产生影响,Zn2+可以使ACP活性增强,Ca2+可以使ACP活性减弱。答案:(1)抑制5.0(2)鲴鱼相同空间结构(3)Zn2+C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