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7264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生物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动植物种类很多,外形也是千变万化,但组成它们自身结构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一般比较微小,通常以微米(m)为单位,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B.一般情况下,不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的细胞中,都包含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 C.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与其体积大小有关,细胞体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均具有无膜细胞器核糖体 2.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3.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致命的细菌,美疾病控制中心称,这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 B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此时该菌属于分解者 C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D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变异无关4.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随植物种类、植物组织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下列有关水对植物体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是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B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降低C盛夏给大田喷雾(水)或给水稻灌“跑马水”,可减少或消除植物的“午休”现象D植物体内成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与液泡的吸水和失水有关,细胞质中细胞器与细胞核中的水分不会发生得失变化5.研究发现,由于自由水含量多少不同,所以细胞质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含水较多的溶胶;另一种是含水较少的凝胶下列细胞中细胞质最可能呈凝胶状态的是A休眠的种子细胞 B黑藻叶肉细胞 C人体癌细胞 D人体衰老细胞6.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时间(ms)0306090120150180钙含量(mmol/mL)07.82.20.5000肌肉力量(N)02.053.52.10.50表中数据可以说明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强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7.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沸水浴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8.P53蛋白是由一种抑癌基因(P53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可以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所以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它是由一条N端酸性区有75个氨基酸,中间疏水区有75个氨基酸,C端碱性区有243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肽链经过加工而成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氨基酸之间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B形成P53蛋白的过程中生成了390个水分子CP53蛋白起作用的场所可能在细胞核D此蛋白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9.下图示为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经加工,第1位甲氨酸被切除,第16与17位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被切断并生成两条多肽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有关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工过程中,氧原子数目增加一个B经加工,比原多肽链增加了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此加工过程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D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29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消耗了2个水分子10.美国科学家吉尔曼、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内在工作机制,分别荣获1994和xx年诺贝尔奖。GPCRs是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多肽链跨膜蛋白,下面是其结构模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图中所示的该条多肽链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C图中SS结构具有维持该受体空间结构的作用D合成该跨膜蛋白时共失去m1个水分子11.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蛙的红细胞 人体浆细胞 乳酸菌细胞 酵母菌细胞A. B. C. D.12.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B.核膜包含两个磷脂分子组成,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房颤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13.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台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14.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B.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在细胞膜的帮助Na+跨膜的蛋白质只有一种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15.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B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的C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DNA解旋酶、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等物质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出细胞核D.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6.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甲中的c点和图乙中的h点对应D.图乙中,限制e、f、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17.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光照强度(klx)O2变化量(mg/h)温度()051010-0.5+3.0+4.020-1+2.0+5.0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在5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多2.5 mgB在2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mgC在10、10klx光照4.8小时后,转人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D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18.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A. 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B. 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C. 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D. 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19.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将图1(a表示叶片,b表不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气体X是水在光下分解形成B.根据实验要求最好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20.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21.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C.乙类细胞中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D.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类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22.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bc段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染色体D着丝点断裂发生在de段23.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下列与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A B C D2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5.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26.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并发育而来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D不含等位基因27.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是雌兔,丙和丁是雄兔,已知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甲与丁多年交配,子兔全部为黑毛;乙与丁交配,子兔中有褐毛兔。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黑毛对褐毛是显性B设B为显性基因,b为隐性基因,则甲、乙、丁兔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bbC鉴别丙兔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可用丙兔和丁兔进行测交,后代都为黑毛,则丙兔为纯合子;后代既有黑毛又有褐毛,则丙兔为杂合子D乙与丁多年交配,子兔中褐毛兔的概率为1/228.对下图甲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下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患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l829. 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 D 、a + 、a d 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D基因即为雄性,无aD而有a基因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d基因则为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DaD 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型为aD的雌配子 C该植物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的雌配子 DaDada+ad雄株雌雄同株雌株12130.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交配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黑银乳白白化1黑黑220072黑白化109003乳白乳白0030114银乳白0231112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31.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中,有两对基因(A、a与B、b)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兔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B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7/16C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4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D若要从F2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32.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33.现有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品 系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A B C D34.下面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转录需要DNA解旋酶、RNA聚合酶参与B.“拼接”时在核糖和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C.翻译过程中tRNA和运载的氨基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结合D.成熟mRNA中的碱基数与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数之比为3:135.下面的甲、乙图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36.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下图I、II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II两种类型,比例为1:3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 -a)/2个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为(2n+l-2)个37.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38.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反密码子变为UAGB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C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D基因P在该动物神经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39.野生型豌豆子叶黄色(Y)对突变型豌豆子叶绿色(y)为显性。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r蛋白。两种蛋白质都能进入叶绿体,它们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图。SGRY蛋白能促使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SGRr蛋白能减弱叶绿素降解,使子叶维持“常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位点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丧失B.位点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减弱C.黑暗条件下突变型豌豆子叶的叶绿素含量维持不变D. 基因突变为 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发生缺失40.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在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的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共50分)41.(共16分)下图1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1表示可溶性糖、2表示淀粉、3表示含氮化合物、4表示脂肪)。图2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的生物合成)活性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_含量不断提高,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_而来。(2)图2中曲线表示_。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的干重将_。(3)将小麦开花后第10d和第40d的种子分别制成组织样液,各取等量样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_,适温水浴加热后,A试管出现_,并且比B试管颜色更_,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可以用图2中的曲线_表示。42.(共14分)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_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 (3)比较图2和图3,当Na+和K+_浓度差流过Na+/K+-ATP酶,将ADP合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分解反应是_反应,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4)生物膜系统的_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_(填编号)的过程。43.(共8分)科研人员还利用“间隙光”来测定沙棘的光合作用,每次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12小时,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如下图所示。据实验结果部分记录图分析,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稳定一段时间后迅速下降,该段时间内_(填“C3”或“C5”)的含量增加。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黑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的光合速率_(填“较高”“相等”或“较低”)。导致出现图中曲线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速率比暗反应的速率_(填“更快”或“更慢”)。图中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面积S1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S2。44.(共12分)二倍体大麦是一种闭花授粉植物,每株约有620朵花,若大面积杂交育种,会造成十分繁重的人工操作,因此应用这种育种方式不切合实际。研究表明雄性可育基因对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花粉或花粉败育而不能授粉的现象)基因m为显性,褐色种皮基因对黄色种皮基因r为显性。某育种工作者获得三体大麦,其减数分裂仅能产生两种配子,其是否可育如图所示(注意:有些雄配子尽管具有基因,但是由于其比正常配子多一条染色体,导致不能与卵细胞进行正常受精而不育)。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1)若采用二倍体大麦杂交育种,需要对母本进行_、_、_套袋等操作。(2)由二倍体大麦变成三体大麦属于_变异。(3)若以上述三体大麦为实验材料,选育出适合进行大面积杂交育种的母本,需对三体大麦进行自交,将子代中表现型为_的植株作为选育出的母本,而表现型为_的植株继续作为选育上述母本的材料。 长郡中学xx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模拟试卷生物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AAADA 610 DCBAB 1115 BCCDA 1620 BDADC 2125 DBDAC2630 CCDAA 3135 CABBD 3640 DAABD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共50分)41.(16分)(1)脂肪脂肪由糖类(或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2)淀粉磷酸化酶增加(3)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深42.(共14分)(1)选择透过 主动转运(2)空间结构(3)顺 离子浓度差(或离子流动方向)(4)分隔 243.(共8分)C5 较高 更快 等于44.(共12分)(1)去雄(或答:“花蕾期去雄”) 套袋 人工授粉(或答:“授粉”) (2)染色体(或答:“染色体数目”) (3)黄色种皮雄性不育 褐色种皮雄性可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