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文科实验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68972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文科实验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文科实验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文科实验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文科实验班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xx10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 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3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4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5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 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 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6元代纸币的流通数量,中统元年(1260年)发钞73352锭,平均每人为62文;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时,发行数额猛增至5098285锭,每人合13134文;再过20年左右,纸币流通数量又增长数十倍。元代纸币政策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C削弱政权统治的基础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7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 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8自秦朝到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取代其他货币,广为流通。这一转变主要说明()A长途货运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变革 B资本主义萌芽使白银成为单一货币C商业繁盛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有所松动9北宋时期,国家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几乎完全不加限制,仅要求买卖双方到当地官府履行一定的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这一政策()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 B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C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D使雇佣关系得以确立10“抑末、困辱商人,严禁奢侈品生产和流通,反对进口奇巧淫技是因为担心破坏纯朴、敦厚的社会风气,防止消费标准上的僭越、财富分配上的凌夺以及商品交换上的欺诈。”该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A是社会经济演进的合理结果 B一贯坚持了重农抑商C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D具有封闭性和独立性11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 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12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13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C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 D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14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 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15从1848至1875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始终领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到1870年时,德国的煤产量达到3400万吨,生铁产量139万吨,钢产量17万吨,分别比1850年增长了4l倍、56倍和28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原有的重工业基础较好 B德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C德国工业资本较为雄厚 D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16有学者认为,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习惯、消费结构和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这一观点()A肯定了习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习俗C认为生产关系发展改变社会习俗 D适切评价了习俗的社会作用17表1是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表1 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01) 单位:% 年份 1801 1851 1901 1农、林、渔 359 217 87 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297 429 463 3第三产业 345 355 451 (资料来源: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剑桥1964年版,第142页。)A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始终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C劳动力转移速度完全受工业化程度影响 D劳动力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18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这()A为工业化快速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B说明帝国议会已成为独立的立法机构C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民主国家 D证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19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11年,洛克菲勒公司因市场垄断被肢解为34个独立石油公司。这两个法案()A起因、宗旨和影响完全对立 B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C都和垄断组织有直接的关系 D保护知识产权,助推两国产业革命20图7反映的是世界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经济发展(18201913年)据此可以推断出() A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不断走向成熟C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D主要大国不断走向对抗21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三个不同的年份中国茶叶销售情况的变化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总销售量(万担) 出口量(占总量%) 内销量(占总量%) 1840年前 64 09(1406%) 55(8594%) 1865年前 101 42(4158%) 57(5643%) 1894年前 1602 823(5194%) 77(4806%) A中国茶叶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B中国茶叶生产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D中国茶叶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22通常认为,洋务运动自1861年清廷于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始,而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A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世界整体化的要求 D清政府推行“新政”23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 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24十九世纪后期,清政府驻外使臣发回的上奏主要是政治与外交内容,从1903年开始,驻外领事与商务委员会陆续从海外寄回了大量的商务报告。这种变化表明()A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B传统经济政策变化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实业救国已成共识25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 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 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26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A促成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B力图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为全面抗战提前做经济准备 D增强国家实力以镇压工农运动27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 B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C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 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28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A进行所有制的变革 B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C保障经济计划完成 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9在1953年统购统销之初,国家规定:“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并可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材料反映了当时()A农民拥有对余粮的部分处置权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C统购统销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D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30根据下图的图文信息,推测图画所示的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B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3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这说明当时的政策是()A联合地主阶级 B消灭私有制 C搞合作化经营 D保护工商业321961年5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xx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表明()A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露端倪C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 D工业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3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34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35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联邦政府拨付。”材料主要表明()A美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 B美国已走出经济困境C基层民主政治趋于完善 D新政注重缓和劳资关系36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其执法机构国家工业复兴总署也随之寿终正寝。这主要是因为该法()A不符合立法程序 B不符合分权原则 C与自由精神冲突 D已完成历史使命37在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最符合“修补资本主义”的是()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建立欧洲共同体 C掀起信息技术革命浪潮 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38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这些决定()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 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39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村产生了很多富农,已经形成一个阶级了。要搞大农业,必须消灭富农的庄园,而且不是消灭个别的富农,要“全盘集体化”,各方面、各个地区都集体化。据此分析,斯大林意在()A调整农村阶级关系 B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 C优先保护农民利益 D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40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材料从根本上反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著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食品 半成品 制成品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德国 125 380 95 153 190 183 法国 655 180 96 128 153 178 意大利 75 188 114 198 193 286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首先,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指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状况对世界政治经济的消极影响。(8分)(3)结合材料三,分析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怎样“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和“国内政策”来促进世界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 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对该简图表述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沂水一中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文科实验班阶段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和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精耕细作,这一模式非采用机械化生产或扩大再生产模式,所以这种生产模式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生产率,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当然传统科学技术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动力,选择A项符合题意。2D3材料表明秦朝征收重赋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而非生产力破坏,故A项错误;汉景帝的做法体现汉朝初年黄老治国思想,不能表明取代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秦汉赋税与百姓生活状况,未提及经济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同理汉初轻徭薄赋、百姓生活富足,反映了赋税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关系,故D项正确。4A5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农耕工具革新与兵器革新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青铜和铁质兵器,未涉及火药,且火药在东晋发现,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故D项正确。6C 7D 8C 9材料反映的是允许土地买卖,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A项错误;土地买卖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故B项正确;土地买卖是私人之间交易,只能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不能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故C项错误;雇佣关系出现在明末清初,故D项错误。10C11圈地运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双重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及1213世纪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15世纪以后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可知并不是手工工场的需要,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领主采纳劳役地租不利于保护固有经济利益,从而寻求采纳货币地租,故D项正确。1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1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题目中并未提到,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亚洲的大量物品涌入欧洲,出现了物价上涨现象,实行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衰落,实行商业贸易的新兴资本家获利,客观上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故B项正确;16、17世纪的中国丝绸、茶叶、瓷器大量销往欧洲,集聚了大量白银,故C项错误;此时的奴隶贸易才刚开始兴起,早起殖民扩张时期是最猖獗之时,故D项错误。14材料没有体现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特征,故A项错误;欧洲超越其他地区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可知不是通过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从欧洲在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都地位超然,可知欧洲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体系主导世界,故C项正确;殖民扩张会使亚非拉人民受到欧洲迫害,但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5基础较好,不等于 “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故A项错误;科技和人才优势,不会仅仅作用于“重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工业资本较为雄厚, 不会仅仅作用于“重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军国主义导致军事工业的长足发展,与材料中“1848至1875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相符,故D项正确。16根据材料“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更改变了改变了”故A项正确;认为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习俗的观点正确与材料中突出习俗的作用不相吻合,故B项错误;认为生产关系发展改变社会习俗的观点正确,与材料中突出习俗的作用的观点不相吻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难看出,过度的夸大了习俗的作用,故D项错误。17根据图表,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不断升高,占据主导,第三产业比例增加,屈居第二位,故A项错误;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是吸引劳动力的产业,故B项错误;“完全”太绝对,劳动力转移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故C项错误;图表反映的就是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故D项正确。18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些关于社会保障的法律通过,有利于保障国民的利益,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工业化,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民主化,故D项错误。19英国垄断法、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都是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两个法案制定的目的也都是为了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英国通过垄断法是为了鼓励人们进行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美国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为了防止极少数垄断组织通过行业垄断来操纵国计民生,二者都是维护公平秩序,故B项正确;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组织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故C项错误;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时,距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还差一百多年,故D项错误。20A 21D 22洋务运动核心理念“中体西用”,并非体现在外交方面,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属于管办企业或官商合办企业,而民族资本主义属于民间企业,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随着世界日以整体化,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故C项正确;清政府推行“新政”主张学习西方近代政治制度,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故D项错误。 23A 24 B 25 B 2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产党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旨强强调国家对财政的控制,与国民党刚结束军阀混战的背景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日本侵华是始于1931918,不存在所谓全面抗战的问题,故C项错误;增强国家实力以镇压工农运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27从清末民初到1936年,政权更迭,政局并不稳固,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即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故B项正确;从清末民初到1936年外患并没有停止,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特指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28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与所有制改革无关,故项错误;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它们的目的不是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而是为计划经济服务,故项错误;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这些机构的设置是为国家经济计划服务,保障经济计划完成,故C项正确;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是成立这些机构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29材料中的“余粮”、“自由”、“少量”等关键词表明了农民可以对余粮进行有限的自主处理,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统购统销政策积极性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农村集体化道路的信息,故D项错误。个人想法:此题不严谨。30C 31D 32C 33B 31C 35D36根据题目中“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高法院实行裁定权,并为违背分权原则,故B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美国倡导的自由精神相违背,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后美国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国家干预经济的使命继续延续,故D项错误。37D38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即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可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故A项错误;根本变化,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故D项正确。39A 40材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的缺乏,但材料更多体现的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取长补短,发展自己,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论及计划与市场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可知,利用的是国外的先进技术,而非外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是愚蠢之至”可知,斯大林统治时期,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发展自己,故D项正确。41【解析】(1)第一小问因素,“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推动,“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体现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体现了列强的侵略和扩张;第二小问问题,“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体现了存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 (2)第一小问状况,材料二的表格反映了各国大打关税战,材料二“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体现了各国大打货币战;第二小问消极影响,可以从政治上各国矛盾加剧、国际形势紧张回答,经济上经济危机加剧、世界经济陷入混乱。 (3)此题问措施,注意时间是19501973年,“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可以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和关贸总协定回答,“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可以从二战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回答。【答案】(1)因素:工业化发展的推动(或工业革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列强的侵略扩张。(6分) 问题:存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或建立在工业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基础上)(2分) (2)状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大打关税战和货币战(2分) 影响:政治: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矛盾;国际局势趋于紧张(或德意日法西斯上台,走向世界大战)(4分) 经济:加剧了经济危机;世界经济陷入混乱;(2分,一点即可) (3)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创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稳定世界经济秩序;(4分)签署关贸总协定,促进自由贸易。(2分) 国内政策: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具体阐述:利用凯恩斯主义,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重视第三次科技革命;建立福利国家等)(4分)42【解析】根据所给信息,此题实际上来考察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之间的关系。观点的提取可以围绕近代经济政治和思想关系来提取,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推动了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也可以提取近代新思想推动了政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然后围绕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论证说明即可,论证部分一定要严格来按照提取的论点来进行论证,不要论点和论据脱节。【答案】观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推动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4分)评析: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结果失败。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到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8分) 观点二:近代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变革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 评析:19世纪60年代,中国洋务派把林、魏“师夷”的思想加以发展和实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为康梁维新思想,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形成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辛亥革命。革命后的政令和思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主权,整顿经济秩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