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849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36分,每题3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浩瀚(hn)红缯(zng)乳媪(yn)白泠泠(lng)B笑靥(yn)期功(q) 草蓐(r) 凄迷(q)C险衅(xn)锦囊(nng) 浩淼(mio) 懊丧(sng)D嘶哑(s) 谂知(nin)缧绁(xi)晶莹(yn)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抱怨 愁怅 赋予 光风霁月B、防范 剽掠 聚讼 应运而生C、影牒 怪诞 悚然 漉漉饥肠D、国粹 稗官 洞悉 震聋发聩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二十多年来,他一直热衷于到处 各种文物史料。(2)他就是小说中主人公的 。(3)参加这次游行示威的人 他一个。A. 收集 原型 不止 B. 搜集 原型 不止C. 收集 原形 不只 D. 搜集 原形 不只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B。阿盟在对叙利亚的态度上分为两派,突尼斯和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坚持要求阿萨德下台,而伊拉克和黎巴嫩则坚决反对推翻阿萨德政权。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恪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D。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终止于xx年,它那近半个世纪的经历不但折射了整个中国这一阶段的悲壮经历,而且可作为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B.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又好像要起风似的。 C.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D. 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振奋人心。在人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带来祝福。二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自然美与艺术美乔延菊在中国古代,老庄主张顺其自然的美学思想:“物适其性即美,失性即丑。”艺术要实现自己的审美功能,也要遵循自然美这一美学原则。唐代张彦远有“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的主张。纵观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能发现举不胜举的“自然美”的佐证。艺术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艺术家对于真实自然生活环境状态的瞬间定格再现,它所折射的是其生活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意象。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不同的艺术作品都会打上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烙印。古希腊人热爱体育竞技,因此健美匀称的竞技人体自然成为他们讴歌和赞扬的对象以及雕塑创作的重要题材,这也反映了当时希腊人的审美标准。说起绘画艺术的自然美,不得不提到壁画。古埃及壁画和中国墓室壁画,题材多是记录和再现墓主人或当时人们捕鱼、放牧的自然生活状态,具有纪实性和叙事性。虽然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大差异,如古埃及壁画人物程式化的装饰味道很浓,中国绘画则是以线为主,但无论服饰还是发式及形象仍具有鲜明的地域人种特征。中国的石窟艺术造型同样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如四川的乐山大佛及大足石刻具有典型的巴蜀人特征,龙门石窟的佛像是典型的中原人特征,云冈石窟则具有塞外突厥人特点,等等。中国唐代的石窟壁画将“贸鸽”、“饲虎”这样的悲惨宗教题材描绘成富有浪漫气息的丝竹盈耳、彩云飞舞的佛国极乐世界,反映了当时安定、富足的社会生活和人们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再如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这些艺术精华正是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们以现实生活为原型,传递出自然之美,不仅成为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也让欣赏者从中感受到审美愉悦,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照相技术出现之前,绘画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再现当时人们的自然生产生活状态。照相技术出现之后,画家们逐渐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更多地表达自身的主观情感,而不仅仅局限于再现自然。高尔基说:“任何艺术,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人的某种感情,培养他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由此可见,艺术的职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直白地再现生活。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加工,实现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因而要高于生活。作为绘画艺术,决不是生活素材的原始状态的复制,而要为表达出艺术家内心的情感精神进行再创造。正如契诃夫所说的:“即使观察人们已经观察了千万次的月亮时,也应得到自己的发现,而不是别人的已经陈旧的东西。”艺术家要在现实世界经历很多,熟悉内在和外在的现象,将富有典型性的形象加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把生活中富有生活美的内容通过作者头脑的创造,具体显现在艺术形象之中,才能产生艺术美。艺术家的工作是运用“美的规律”,把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的社会生活的客观内容,恰到好处地熔铸到艺术作品之中。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打动人的原因,在于它并非只是呈现一位普通老农形象,而是其中蕴涵的典型生活环境下的典型性格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和情感冲击,给每一位中国人一种亲情的精神震撼。这是艺术家对大量的人物进行观察后,按其生理属性、社会属性以及阶级属性外化后的特征精心创造完成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观念与形象的一致,观念与形象的完全融合。”然而要实现这种一致与融合,艺术家就必须在深厚的生活基础的前提下,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人格。 (文字有删改) 6下列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只要遵循自然美这一美学原则,就能实现最高的审美价值。B随着照相技术的出现,绘画艺术的社会功能就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直白地再现生活。C生活中富有生活美的内容通过作者头脑的创造,加入独特的情感体验,具体显现在艺术形象之中,才能产生艺术美。D真正的艺术精华正是艺术源于生活的真实反映,以现实生活为原型,表现自然之美。7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艺术要高于生活”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多地融入自身的主观情感,自觉不自觉地给人以某种感情启发。B艺术米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加工,实现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反映和创造的统一。C艺术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艺术家对于真实自然生活环境状态的瞬间定格再现。D绘画艺术并非生活素材的原始状态的简单复制,而要为表达出艺术家内心的精神情感对其进行再创造。8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不同的艺术作品都会打上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烙印。B中国墓室壁画多是记录和再现墓主人或当时人们捕鱼、放牧的自然生活状态,缺乏必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纪实性和叙事性。C仅仅源于生活的真实反映难以成就艺术精品,欣赏者难以从中感受到审美愉悦,体现不出较高的美学价值。D尽管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视觉、情感冲击和精神震撼,但还没有达到观念与形象的完全融合。三 (12分,每小题3分)9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1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归宁”和“来归”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嫁家省亲。 “三五之夜”指农历每月既望月明之夜。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北向”是指屋子坐北朝南。11 .对 端正好 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这支曲子主要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B整支曲子是通过主人公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其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 C所选择的几种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辽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D“晓来”两句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其中“总是离人泪”是对前一问句的回答12.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B. 屈原既放C 是以见放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圣人不凝滞于物第卷(114分)四(26分)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8分)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 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4分)(2)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8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2、)借书满架,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3、) ,总是离人泪。( 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 5、)诏书切峻, 。( 6、)夕阳古道无人语, 。( 7、) ,众人皆醉我独醒( 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五语言运用(8分)16.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3分)中国画多用线条,西洋画线条则不显著。 。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它是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的。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多用线条。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1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海囤族”。(5分)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看了新闻,说什么都在涨价,反正以后也要用的,能囤就赶快囤点货吧!”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出的是百姓应对物价上涨时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笈”,在工资赶不上CPI速度的时代,民众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由于是生活日用品,这些产品的涨价必然牵动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但更令人担忧的,恐怕不是游资的炒作,而是垄断“搭车涨价”以及中间商从中作梗。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20分)水之经典肖复兴(1)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2)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语,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艳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动。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3)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家园的生命。(4)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5)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类的多变纷纭的世界,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6)去年秋天,我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黄尘翻滚,刀光剑影,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7)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联想到西方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8)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何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9)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10)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11)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和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12)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选择水,水也选择我们。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住一阵风吹就会抖擞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蒸馏水、矿泉水太多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多了都江堰和九寨沟,是那种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他们才是我们的水之经典。18.文章第二段描写流过都江堰的水,分析画线部分的表达特色。(4分)19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内涵。(4分)(1)(李冰)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2)看九寨沟的水,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20文章第十一段末尾作者说“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为什么说这两种水是“人类的一面镜子”?(6分)21根据全文内容,探究题目“水之经典”深刻意蕴。(6分)七(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路旁水泥台阶上,一个头发蓬乱、衣服肮脏的流浪汉,就着一小瓶散装白酒津津有味地吃着盒饭。他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一位行人路过他身边,心里感到很难受,就掏出十元钱给他。他很吃惊地看了看施舍者,仿佛从梦中惊醒过来一般。他停止了吃饭,放下酒瓶,怔怔地盯着那十元钱。请你从这则材料生发联想,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自己或别人的经历,抒发情感,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也可以把材料作开头,续写一个故事。【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试题答案1.C A红缯(zng) 乳媪(o)B笑靥(y) 期(j)功 C谂(shn)知晶莹(yng) 2.B A惆怅 C 影碟 辘辘饥肠 D 振聋发聩 3B 收集主要强调一个由散到整的过程.例如:散乱的稿纸收集.搜集主要有一个到处寻找的过程,强调为之所付出的努力 原形:本来的形状,原来的形态 原型:原始的模型,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例如: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还保护了环境。“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例如:大笑不止叫好不止血流不止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例如:不止一回 不止九十岁 不止这三个学校 4 B (A 暗换主语,“林书豪”放在“从”的后面;C 句式杂糅,去掉“据”;D “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分句应颠倒。)5 C 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恸人。暮气沉沉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弹冠相庆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6.A(说法绝对化。)7.C(本项只是说艺术源于生活。)8. A(B项“缺乏必要的艺术表现手法”错;C项说法武断;D项“没有达到观念与形象的完全融合”的说法没有依据。)9 C ( A 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看见B之:结构助词,的;取独C 都表转折D 于:介词,到;介词,引出对象,向 )10 C(A “来归”指女子出嫁B“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即望日。D“北向”指坐北朝南。) 11 D错在“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应是情景交融。 12 A定语后置,其他为被动句13略14.(1) “冷”字既写出了“禁火空斋”而带来的环境的萧索清冷,2分;又和下文的“独坐”“想诸弟”相照应,表现出作者因离家在外和思念故乡亲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2分。 (2)第三句直接表达“想诸弟”的思乡之情,1分;结尾一句从本句看情寓景中,从全诗看以景结情,2分;进一步烘托出了“想诸弟”之情,更使人感到情深意远,1分。 注:学生如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也算正确。15(1)门衰祚薄(2)偃仰啸歌(3)晓来谁染霜林醉(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5)责臣逋慢(6)禾黍秋风听马嘶(7)举世皆浊我独清(8)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16. (顺序全对得3分,顺序对得2分,顺序对得1分)17“海囤族”指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1分),以便宜为标准(1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1分),以满足其安全感(1分)的群体(1分)。18.答案:运用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须写出三个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结合的角度(1分),描写流过都江堰的水从强悍变为平缓柔顺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或喜爱)之情。(1分)19.(第一句加点词答案:哺育人类,1分。灌溉农田。1分)(第二句加点词答案:九寨沟的水洁净,清澈,纤尘不染。1分。九寨沟的水能洗去尘俗,净化人的心灵。1分)20.(答案:用比喻说明水照出人类的现状,都江堰的水启迪人们在现实中找准位置,踏实生活,不蹉跎生命。2分。九寨沟的水启迪人们不背弃心灵,追求心灵和精神的纯洁。2分。受水的启迪,人们要在现实与艺术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连线)2分。21.答案: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都是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都江堰的水平淡柔顺(或柔劲可塑),九寨沟的水宁静恬淡,(或纯洁美好)。(2分)。都江堰的水入世、现实,服务人类,九寨沟的水出世、艺术,以艺术的形态启迪人类的心灵。(2分)。都江堰的水和九寨沟的水是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选择这样的水,也就选择了最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材料的分析:这是一个多角度的作文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作文中心。1、从流浪汉的角度:流浪汉虽然令人同情,但材料中的流浪汉似乎并不如此。注意“津津有味”一词和“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一句。看得出,流浪汉很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并不感到沮丧。这个角度令我们联想到了许多版本的“寻找快乐”的故事(快乐在我心中)。2、从行人的角度:行人出于同情,施舍了十元钱。行人的同情心值得肯定,但行人肯定不知道这个流浪汉的内心快乐。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施舍行为给这个流浪汉带来了什么。这个角度阐述的道理是:施舍与尊重他人的关系。任何施舍、同情、帮助的行为首先必须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心理感受,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你的同情在他人看来却是一种污辱。从这个角度出了,我们可以谈如何真心帮助他人的;可以评论现实上的扶贫帮困行为,批评电视报刊对领导、政府济贫行为的全面曝光与宣传(因为这种宣传客观上是不尊重贫者的人格与隐私的)。(人的道德底线/人之初,性本善/良心)3、从材料结尾的角度:材料结尾说“他很吃惊地看了看施舍者,仿佛从梦中惊醒过来一般。他停止了吃饭,放下酒瓶,怔怔地盯着那十元钱。” 行人的施舍引起了流浪汉的反应(或称之为思考)。这个结尾为“续写一个故事”作了必要的准备。 从这个角度,我们该思考:流浪汉会有什么反应?愤怒行人的行为?反省自己的不思进取,满足于自己暂时的有酒喝有饭吃?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 按此思路进行续写,只要故事的发展合乎逻辑,也是符合作文要求的。4、最好的立意,就是全面把握材料的角度,把握流浪汉“惊醒”与“怔怔的”立意:人间还有爱/世界有爱/寻找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