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化学 (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6780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化学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化学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化学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化学 (2)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 2.将答案全部填写于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40分):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氨气通入稀硫酸溶液中 NH3H+ = NH4+ B.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CO32-H2O = 2 HCO3- C.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反应 Al3+3AlO2-6H2O = 4Al(OH)3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3Cl-+ClO-+H2O2.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10 mL 0.1 mol / L氨水与10 mL 0.1 mol / L盐酸混合, c(Cl-)c( NH4+)c(OH-)c(H+)B.10 mL 0.1 mol / L NH4Cl溶液与5 mL 0.2 mol / L NaOH溶液混合, c(Na+)c(Cl-)c(OH-)c(H+)C.10 mL 0.1 mol / L CH3COOH溶液与5 mL 0.2 mol / L NaOH溶液混合, c(Na+)c(CH3COO-)c(OH-)c(H+)D.10 mL 0.5 mol / L CH3COONa溶液与6 mL 1 mol / L盐酸混合,c(Cl-)c(Na+)c(OH-)c(H+)如图是钾、氧两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 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是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据此回答35小题:3.该结构与 的结构相似。A.NaCl B.CsCl C.干冰 D.SiO24.钾、氧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K2O B.K2O2 C.K2O3 D.KO25.下列对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C.每个 O2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K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16.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D.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7.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8.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9.已知: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0.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A.用木材作燃料 B.用液氢替代汽油 C.开发风能 D.开发地热11. 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1/2O2(g)CO(g);H393.5kJ/molB. 2H2(g)O2(g)2H2O(g);H571.6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D.1/2C6H12O6(g)3O2(g)3CO2(g)3H2O(l);H1400kJ/mol12.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2Cu(IO3)2 + 24KI + 12H2SO4 = 2CuI + 13I2 + 12K2SO4 + 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13.向含有0.2 mol氢氧化钠和0.1 mol氢氧化钙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气体为6.72 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的关系正确的是(不考虑气体的溶解)1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A. B. C. D.1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B. N2(g)+3H2(g)=2NH3(g); H=2(b-a)kJmol-1C.N2(g)+H2(g)=NH3(1); H=(b+c-a)kJmol-1D. N2(g)+H2(g)=NH3(g); H=(a+b)kJmol-11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Zn -6e-+6OH-=3Zn(OH)2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FeO42-+6e-+8H2O=2Fe(OH)3+10OH-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17.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右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 和 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 和 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 和 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 和 NaCl18.在一无色未知液中已检出有Al3+存在,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NH4+、NO3-、Cl- B.K+、Na+、HCO3-、B- C.Na+、H+、NO3-、S- D.K+、Fe2+、NO3-、Cl- 19.某溶液中含有NO3-、SiO32-、AlO2-、S2-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数目大量减少的是A.只有S2- B.S2-和NO3- C.SiO32-、S2-和NO3- D.四种离子都减少20.为研究和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某研究小组取等量相同品种的红枣,采用溶剂提取红枣中部分红色素,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温度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见右图。已知吸光度越大,红色素含量越高。下列分析较合理的是A.20时,红枣中红色素含量最低B.吸光度越大,红枣中红色素含量越高 C.红色素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D.温度越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高二、填空题21.右图是部分化学常见的氧化物和单质的转化关系。其中。气化物f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氧化物c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加热高温单质F氧化物e高温单质D氧化物c燃烧单质B氧化物a单质C氧化物d单质A氧化物b单质E氧化物f高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C ,氧化物d ;(2)纯净的单质F在工业上的重要应用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AaXY2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3)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_。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溶液出口_(填写“A”或“B”)导出。23.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 (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右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 、D 、E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5)若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N2和少量C12,应如何处理? 。a(g)固体产品H2O清洗铝灰搅拌加热(90)B溶液降温熟化调节pH4.04.5用水喷淋、吸收气体DCHCl(aq)24.聚合氯化铝晶体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高效无机水处理剂,它的制备原理是调节增大AlCl3溶液的pH,通过促进其水解而结晶析出。其制备原料主要是铝加工行业的废渣铝灰,它主要含Al2O3、Al,还有SiO2等杂质。聚合氯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H2O(1)搅拌加热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生产过程中B和D的操作名称分别是 和 (B和D均为简单操作)。(3)反应中副产品a是 。(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5)调节pH至4.04.5的目的是 。(6)实验室要测定水处理剂产品中n和x的值。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需得到的晶体较纯净。生产过程C物质可选用 。ANaOHBAl C氨水DAl2O3ENaAlO225.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处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假设: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第一学期08级第一阶段考试题 化 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BDBADCCCD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DBCCACDBABC二、填空题(共60分)21. (10分)(1) C:Fe, d:H2O ;(各1分) (2) 作半导体材料(如集成电路板等);(3) 2Mg+CO22MgO+C; C+ H2OCO+H2 SiO2+2CSi+2CO。(各2分)22.(19分)(1)2H+2e- =H2(或2H2O+2e- =2H2+2OH-); 溶液变成红色。2Cl-+2e- =Cl2 是否使湿润KI-淀粉试纸变蓝。(2)X纯铜(1分), Cu2+2e- =Cu。 Y:粗铜(1分),Cu-2e- = Cu2+(3);4OH-4e- =2H2O+O2 由于在阴极H+放电,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得c(OH-)增大,pH升高。 B ( 1分) (其它各2分)23. (共12分) (1)MnO2+4 H+2 Cl-=Cl2+Mn2+ +2H2O (2分) (2)A、C、E。(1分)(3) II、III、I。(各1分) (4) 2NH3+3Cl2 =N2+6HCl (或:8NH3+3Cl2 =N2+6NH4Cl)(2分)实验方案:取些许固体置于一试管中,加热,“升华”,在试管口又凝结为固体(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分) (5)将G处出来的气体通过浓NaOH(aq),放空。(2分)24. (共9分)H2O(1) Al2O3+6H+=2Al3+3H2O, 2Al+6H+=2Al3+3H2(各2分) (2)过滤,过滤 (3) H2 (4) HCl (各1分) (5) 促进AlCl3水解,使晶体析出。 (6) B D(2分)25. (共10分) (各1分)(1)Cu;Fe(顺序可交换)(3)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铁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红色,结合可知,一定含铁往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溶液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