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二模)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585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二模)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二模)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二模)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二模)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总计48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综合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C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25.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C.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 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26. 据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建议,市舶司领班凡是能招引来外国货船、收取海关税达5万贯、10万贯的,据其数额相应提高级别待遇。阿拉伯客商罗辛贩来乳香价值30万缗,领班蔡景芳招徕外国货船,收税98万缗,都补了低级武官。材料说明 A政府发展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B市舶司的领班为了提高自己待遇而招徕外国货船C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崇尚洋货,追求奢华D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国家财政收入 27. 清顺治九年政府宣布,“说书以宋儒传注为宗,行文尚典实纯正,今后督学以四书五经等书,责成提调教官,课生儒诵习讲解坊间书贾只许刊成文业有益诸书通行,严禁滥刻其他琐语淫词及一切窗艺社稿,违者从重治罪。”雍正时期则再次宣布,“文人纠众结社,大有关系于人心风俗如生员监生等以文会结社聚众该地方官立即拿究申革。分首从定罪。”材料反映了清政府A严格限制印刷业的发展 B要求士人饱读四书五经C推行崇尚实践的办学风气 D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28.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29. 某学者认为:“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神的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此学者是A普罗泰格拉 B董仲舒 C柏拉图 D康德30.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31.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史实在更加明显的界标影响下出现的是A使苦难深重的广大农民阶级陷入了更为困苦的深渊。B李鸿章认为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就应创数千年未有之奇业。C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D慈禧下诏变法,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实行新政。32.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达尔文33. 列宁在向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发表一次讲话时说:“在国内,农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说:我们不再跟资本家打交道了,我们要同工人一道干。我们只要颁布一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就可以赢得农民的信任,农民会懂得,只有同工人结成联盟,他们才能得救。”基于此,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措施是A颁布土地法令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建立集体农庄34. 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xx年,美国总统大选难产,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与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的政治前途竟然系于佛罗里达州的区区几百张选票!为此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在最高法院以5比4一票之差做出了不利于戈尔的判决后,戈尔优雅地承认失败。对此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大选可以诉诸武力进行解决C最高法院法官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D最高法院对宪法负责,拥有最高的司法解释权35.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不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A人间喜剧 B.西风颂 C大卫科波菲尔 D.战争与和平第卷(综合题 共160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数据统计,到1879年,全国鸦片的自给率竟达到80.12。到1881年,不仅波斯鸦片进口全部停止,而且据当年英国驻上海领事提交给本国的贸易报告所说,“在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和贵州等省,印度鸦片几乎都被赶出了市场,现在简直不再运往这些地方,那里的消费全部由中国产的鸦片供应了”。中国鸦片的发展速度惊人,仅过一年即1882年,本土鸦片已经不仅完全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了。“外国鸦片不仅在华西和西南地区,而且在沿海地区也正在逐渐让位于中国鸦片。就像华西的鸦片正在大批流入缅甸一样,东面的台湾和其它岛屿现在也从大陆获得其部分鸦片供货”。卜正民、若林正编著鸦片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11分)材料二 1877年,驻英公使郭嵩焘连上两道奏折,请求朝廷主持禁烟,两广总督刘坤一在一封私人信函中如此评价郭嵩焘的建议:“郭筠仙侍郎禁烟之议,万不能行。即以广东而论,海关司局每年所收洋药税厘约百万有奇,讵有既经禁烟仍收税厘之理!此项巨款为接济京、协各饷及地方一切需要,从何设法弥缝?顾据实直陈,必触忌讳,不如暂缓置议,想朝廷不再垂询。”刘坤一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坤一为什么认为郭嵩焘的禁烟之策“朝廷”会“不再垂询”?(8分)材料三 “河南汝州、陕州一带,为汴中产土之地,去夏因委员禁拔烟苗,大滋乡民之怒,当时委员敷衍了事,仅将道旁各处烟苗拔去销差,不意今年该处所种较去年又多数倍,地方官虽出示禁止,而该乡民以性命相拼,致死不拔,上月杪,省台委人前往禁止烟馆,拔去烟苗,委员甫到该处,即为乡民所知,聚众违抗。”“山西文水县武树福、弓九湖二人,以要求种烟为名,广布传单,敛钱聚众,甚至订立合同稿据,入约者达二十一社之多。”东方杂志,1910年4月,第5期, “罂粟种植者立即投向叛民,当革命运动正在展开时,重新种植罂粟” 高第论辛亥革命的意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清政府禁烟会产生什么样的益处?为什么种植鸦片地区的人民反对禁烟?清政府的禁烟与其灭亡之间有什么关系?(6分)4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这一观点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的态度,视之为通往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的阳光大道。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现代大机器生产力,的确为人类带来辉煌的经济成就和知识成果。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批判者认为,科技技术进步以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或是一个既能开启天堂之门,又能让黑夜降临人间的“双面的雅奴斯”。(雅奴斯,罗马神话中象征开始的神。)因此要彻底否定并摧毁一切现代文明,摧毁科学技术的成果。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所涉及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历史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4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 根据维基百科摘编材料二 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根据维基百科摘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异同点?(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 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杰斐逊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 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他独立宣言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1787年美国宪法(1)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些理念?(6分)(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4分)(3)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是否矛盾。(5分)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材料二 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在1956年,这时冷战已经开始。但这次战争中,美国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材料三 “我左手持枪,右手拿橄榄枝,巴勒斯坦人追求和平,但请不要逼我用枪。”巴勒斯坦国第一任总统阿拉法特(1)根据材料一回答,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3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4分)(2)根据材料二,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各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8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1)材料一、二、三各如何评价克伦威尔?(6分)(2)利用史实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三评价克伦威尔的共同点?(4分)(3)上述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析反映了什么问题?(3分)历史学科参考答案24.D【解析】A中的“没有诸侯”明显错误,C项的表述也不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儒家在当时不受重视,B错误。材料中的“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指的是纵横家收到统治者的重视。25.C【解析】材料谈的不是生产状况,排除B、D;材料的内容是反对重农抑商,排除A.司马迁在文中强调了手工业和商业在弃贫致富中的重要性,应该是司马迁的经济思想。2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时期的对外贸易。材料没有体现出发展对外贸易的目的,A项排除,B项是对材料的再叙述,C项与材料不符。27. D【解析】材料所述内容与印刷术无关,排除A;材料也没有涉及“崇尚实践”等办学风气,排除C。文中所谈的内容是对讲学的内容、言论等方面的限定,B项的目的是用“四书五经”约束人们的思想,并不是一定要达到“饱学”的目的。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是一种文化专制。D是这一政策的本质。28.D【解析】题干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社会阶层,排除A;B项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与材料中的“民事诉讼”“由法庭处理”不符;C项中的“获取利益”也与材料的中心相背离。29. C【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层面的考查。“理念论”是柏拉图的基本观点。30. A【解析】根据材料,通商口岸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排除B项,C、D不符合材料主题,比较容易排除。通商口岸在繁荣城市的同时,造成了乡村的衰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更加突出。 31.B【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年份“1860”和关键词“新陈代谢”.结合所给选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应指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和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创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应该指的是李鸿章办洋务,通过引进机器生产,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这就是李鸿章的“奇业”。A项不符合“新陈代谢”的题意要求;C、D结合时间即可排除。32. B【解析】提炼关键词“平衡”。材料中后半段强调的是“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结合前面的“政治制度”,再结合孟德斯鸠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思想,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3.A【解析】本题属于苏俄列宁时期的历史事件,首先排除D。再根据颁布的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即可锁定正确选项A。34. D【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问题,排除A.B项与材料与史实均不相符,C项叙述错误。35. B【解析】19世纪30年代以后,浪漫主义取代新古典主义成为欧洲文坛创作的主流。浪漫主义文学在表现方式上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不像现实主义那样追求真实,因此不可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四个选项所列的作品中,只有雪莱的西风颂是浪漫主义的,其余三项都是现实主义的。 40.(11分)原因:清朝的大力扶植;1840年之前就已经形成生产规模;鸦片的经济价值刺激人们的生产愿望;吸食人口众多;(6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危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遭受重大破坏和损失;导致政治统治黑暗和军队战斗力下降(5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5分,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5分。)(8分,每点2分)鸦片的种植得到了清朝中央和地方大员的支持;鸦片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鸦片财政关乎清朝的国库收入和地方的一切开支;如果禁烟就没有理由再收厘金(税源锐减);(6分)益处: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稳定统治(2分)反对理由:人们无法负担这种经济损失(2分)关系:加速了清朝的灭亡(2分)41. (12分)整体要求:合理引用史实,所列史实紧扣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具体要求:1.观点:(2分)观点明确。紧扣评论对象,有明确表示观点判断的词语出现,如“我认为”、“同意”、“赞同”,或者答出“有片面性、合理性、正确”等词语,并且将观点明确地表述出来,出现在答案总结处也可以算为观点,2分。没有这样的判断性词语给0分。2.史实及表述(分为5个层次评分;0、2、4、6、8分)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0分)第二层:能够罗列相关材料,但是对材料观点的提炼和说明较差,不能有力有效地说明和支持其观点。(2分)第三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或几个材料来进行论述。比如只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某一个层面进行论证的。(4分)第四层:材料选取典型,能从二到三个层面并运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6分)第五层:材料选取典型,利用多个材料综合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充分论证,并具有一定的理论说服力(如结合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原理进行综合性论证,既指出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富足、自由的同时,也指出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例如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等。)(8分)3.结论(02分)结论与观点及论述过程一致,给2分;不一致,0分;没有论述过程只有结论,0分。选做题45同:都反对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统治;都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经过教会;都主张简化教仪。(5分)异:加尔文认为人可以“因行称义”(通过坚持圣洁的生活和行为得到救赎);路德认为人应该“因信称义”(通过信仰而得到救赎)(4分)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由新兴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运动,为西欧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6分)46人生而自由平等、社会契约 、三权分立。(6分)卢梭。私有制。(4分)矛盾。因为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而1787年宪法则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同等的权利。(5分)47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经济发展受到影响(2分)。历史原因: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2分)现实因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2分)对埃及:维护民族利益,扫清殖民残余;对中东:民族解放运动呈现高潮;对英法:国际地位削弱;对美苏:开始中东角逐,成为冷战新战场.(4分,每点1分)和平的政治途径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全面、公正、合理调解;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5分)48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每点2分,共6分)解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成为护国主、进行军事独裁。(4分)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2分)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