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4414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选择题请按照题号填涂;作答主观题时,请勿超出或答错答题区域。第 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事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写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下列关于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 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 给予应有的关注。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 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 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下列不属于大数据讲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 运用等有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 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时同步学习,扩大优 质课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的实现每个人 的进步与成功。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鼓励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 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 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 求量将大为减少。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潴:蓄积。傅致:罗织。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 将论囚 论:讨论C. 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D 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暮春 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5分)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晏殊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李白蜀道难中“ ,_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六 指 猴墨中白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笑了。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众人夸:“好玉。”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泗州大街,仁义当铺。黑衣人闪身进屋。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黑衣人说:“盗不来。”“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东家也不换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平原大道,晨光如金。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侯六感慨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听着,听着,东家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本文有改动)(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B侯六听到东家与老婆的对话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这种叙事中的闲笔,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E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2)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 析。(6分) (3)请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 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侯仁之:城市的知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 ”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在英国期间, 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的重要内容。1958年以后,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 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就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C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D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E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请结合全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検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 的天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B C D16. 阅读下面三副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20个字。(6分)1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注】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醯(x):醋。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 观。(1分)(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有人曾说过,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玉溪一中xx学年下学期高xx届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C 2、C 3、D 4、B 5、C 6、D (1)(道路)非常笔直而且好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或:因为什么缘故)要走此路呢? (2)王甲知道刘敞能替自己申诉冤屈,才敢告诉刘敞,原来杀人的人,是富人陈氏。8、虚实相生,写桃花时运用了以虚写实的烘托手法,通过流水残留的花香反衬出桃花凋零的暮春之景。(答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分析到位5分,其他如侧面描写、动静结合可酌情给分) 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动静结合。9、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或:流露出飘零的凄惨);(3分)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或:流露出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3分)10、(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乙选考题(1)AB (2)在情节安排方面,它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1分):东家有玉,侯六来 盗玉,侯六被东家感化自首,东家舍玉相救,侯六窃玉以报东家。(分析2分) 在人物塑造方面,它可以衬托人物的品格(1分)。例如东家爱玉,衬托其风雅;知 府爱玉,表现其贪婪。(分析2分)侯六的性格特点是知恩图报、迷途知返、行侠仗义。小说通过东家关心侯六婚事、 侯六主动投案、东家舍玉救侯六、侯六窃玉及账本、结尾时茶客们的谈论等情节,生 动地写出了侯六侠义性格的内涵。(三个特点3分) 东家的性格特点是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待人宽厚。小说通过人们对东家乐善好施 的传扬,东家关心侯六婚事、舍玉救侯六、为侯六担心等情节,具体写出了东家仁义 性格的内涵。(三个特点3分)(4)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 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 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 头的效果。 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 者的想象。(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1)AC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 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它们被埋没 的历史; 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每点2分)(3)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 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 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作铺垫。(每点2分,任意答对3点即可)(4)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爱; 富有创新精神,有打破旧传统的勇气; 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关注现实的精神。 启示略,注意联系现实、结合自身。(若无启示,扣2分)第二卷表达题C 14、B 15、C 16、当你走在平衡点之前时,以为会越走越高。(或: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 以越走越高。)(3分) 当你回到平衡点时,你会发现达到了平衡。(或者: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才发 现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3分)(1)择友 (2)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 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2分)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 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2分) 18、【参考】“无用”和“有用”是相对的,材料中所说的“无用”并非真的“无用”,而是告诫人们要耐得住寂寞,多方积淀,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无用”就变成了“有用”,在不经意间也许就超越了自己。如沈从文作为一位作家,研究了很多看似对他文学创作“无用”的中国古代服饰的相关资料,后来编著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该书成为这方面研究的权威之作,“无用”变成了巨大的“有用”。据此,可有以下立意: “无用”实则“有用”,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厚积”才能“薄发”,多方积淀方能助你成功 切勿急功近利,超越自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 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含意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