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294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北京卷)解析版含解析1.蓝细菌和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1、B。以蓝藻、酵母菌为命题切入点,通过比较,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结构上的区别。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有拟核无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线粒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兼性厌氧性生物。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D。以冬泳过程中的体温调节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3、C。以图形为信息载体,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对它们的跨膜运输具有选择性;人工膜由双层磷脂组成,不含易化(协助)扩散所需的载体蛋白。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4、C。结合具体案例,综合考查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化、进化。病毒与兔之间存在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病毒感染选择兔种群中有抗性的个体,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若毒性过强,兔被感染后很快死亡,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病毒寄生繁衍机会减少;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一方面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毒性强的病毒繁衍机会少所致。5.在25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A.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 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5、A。综合考查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还原糖的鉴定,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等实验知识。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在5065条件下水浴加热;大鼠为恒温动物,对其细胞进行培养,需要满足其正常体温,大鼠的体温不是25。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时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29、29、(18分)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的分子。(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顶端”)(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的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_。(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倍、IAA单独处理的_倍,由此可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关系。(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的量较高。解析:以图形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考查获取信息能力。(1)植物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可在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滤膜封口起到过滤作用,能透气,但细菌等不能透过,可以防止污染以满足无菌培养的要求;植物体的茎芽等部位,生长素极性运输;故应将IAA加在茎芽顶端。(3)与不加激素的对照组相比,加GA3和IAA的实验组,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均大于对照组,可见二者都表现出促进作用。(4)植物伸长生长的原因可能是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伸长。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DNA不能复制,细胞不分裂,茎芽生长被抑制,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细胞伸长。(5)B组:(13.04.0)/(6.54.0)=3.6,(13.04.0)/(4.54.0)=18,C组:(10.04.0)/(6.04.0)=3,(10.04.0)/(4.14.0)=60。答案:(1)信息(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3)促进(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5)3.6(3) 18(60) 协助(6)内源IAA30、(16分)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4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所需植株丙(aabb)。(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经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4个花粉粒细胞中。(2)a基因是通过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花粉粒能分别呈现蓝色、红色荧光。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在C和R基因位点间_,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_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解析:(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分离,第二次分裂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AaBBAAbbF1植株中有基因型2种;F2中基因型为bb的植株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占25%。(4)丙获得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4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_。甲(A/a、B/B)乙(AC/AR、b/b)(A/AC、B/b)、(A/AR、B/b)、(a/AC、B/b)、(a/AR、B/b),(a/AC、B/b)(a/AR、B/b),减数分裂发生交叉互换,产生aCb、aRb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丙。丙(aC/aR、b/b)减数分裂发生一次互换,形成四种花粉:aCb(蓝)、aRb(红)、ab(无色)、aCRb(红蓝叠加色)。答案:(16分)(1)四分体 同源(2)和(3)2 25%(4)父本和母本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 乙31、(16分)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结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1)为制备该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_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_为原料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疫苗有效成分。 (2)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PV结合,阻止HPV_。故A2组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_组,据此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4)B2组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清除体内HPV。(5)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31、解析:以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伪命题切入点,结合图表信息,综合考查基因工程、免疫等知识,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1)HPV外壳蛋白L1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转录、翻译出L1蛋白,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2)接种后疫苗后,疫苗中的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浆细胞、记忆细胞等,当HRV再次侵入机体将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HPV结合,阻止HPV吸附宿(寄)主细胞。(3)表中,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A1组。(4)病毒入侵机体后主要引发细胞免疫。答案:(16分)(1)载体 氨基酸(2)L1蛋白 记忆(B)细胞 吸附宿(寄)主细胞(3)A1(4)细胞免疫(5)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