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294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12“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A王位世袭制 B封邦建国制C郡县D礼乐制13古代民众生活艰难的现象,战国时期的记载大多类似“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西汉以后多有类似“卖田宅、鬻子孙”的记载。这种变化反映了A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完善B汉代民众生活更加艰难C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D商品经济呈发展趋势14“它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土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它是A孔孟儒学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D李贽思想15口口口口的目标是消灭军阀和清除帝国主义的特权,随着口口口口的进展,民族主义使革命阵营团结,而社会革命却使革命阵营分裂。许多城市出现“拥护蒋总司令”、“驱逐鲍罗廷”的相同标语。材料中口口口口是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61932年,中共中央开始对毛泽东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共产国际对此并不反对,但明确反对中共中央撤销毛泽东职务的做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B毛泽东是中共中央事实上的领导核心C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存在尖锐矛盾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完全正确17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表明中国政府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愿意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18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xx指数249%30%40%50%60%632%738%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史学家发现古雅典政治虽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但是下列情形中哪一种却不可能实现A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B大敌当前,雅典人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提前回国,得以建立战功C雅典民主制度成为某些希腊城邦效法的榜样D公民人数不断增多,占据居民的主体20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B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2119世纪后期有一种理论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认为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认为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这种理论是A经典力学 B相对论C马克思主义D进化论22“自由过少会带来停滞,自由过多则造成混乱。”意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有自由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A B C D23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领域是“国际工作,人道主义工作”。据此推断获奖的人是A丘吉尔 B马歇尔C斯大林D尼克松38(26分)美国史学家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1600xx中国的奋斗在海内外有巨大影响,以下材料均来自此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部分目录摘编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概念11“近代中国”始于何时?12“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13新的综合思考第一编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第二章清帝国的兴盛第三章政治和经济体制31政治结构32经济制度(土地和税收制度国家收支)第四章社会和思想状况41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42思想潮流第五章对外关系51西欧人的来临(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材料二“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三章31与第四章42中可能涉及哪些内容。(4分)(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6年“近代中国”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8分)(3)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天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的天地”有哪些表现。(8分)(4)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对“近代中国开端”这一问题所持的观点。(6分)39(26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历史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地区作者书籍记载的内容、地理范围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波利比奥斯历史记载罗马扩张的历史。地理上除罗马之外还记载了地中海周边世界。公元前21世纪中国汉朝司马迁史记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地理上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是欧亚大陆的一半。16世纪初威尼斯萨贝利科恩奈阿德反对神本思想,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18世纪法国伏尔泰风教通义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摘编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材料二抗战史学既有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史学;既有改良主义史学,也有文化保守主义史学一通史以致用,成了史学家们普遍的学术倾向。内容上:一是弘扬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大量出现,历代的节义之士受到极大的关注,二是国史的编著上企图以祖国的光荣史迹来增强民族自信,来鼓励抗战精神,三是大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四是反击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与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在记载历史时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2)据材料一说明,与古代历史学家相比,1618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3)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史学的特征并分析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10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历史学家的视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分)广东省佛山市xx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CCBADCDADCB38(26分)(1)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内阁,地方省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理学。说明:“政治结构”任意1点2分,“思想潮流”任意1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2)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人民的积极性提高;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技术、管理、设备等援助,加速了中国基础工业建设和发展;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方针,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条件。说明:答对任意1点2分,要求有分析史论结合,史实1分,论1分。其它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8分。(3)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欧洲合作化程度逐渐提高;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强合作;加大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出现。说明:答对任意1点2分,总分不超过8分。(4)分析一:近代中国开始于1600年,是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内考察得来。16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西欧的探险家、商人、传教士的东来,对当时的清朝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近代中国的到来。分析二:近代中国开始于1600年,是内部发展的产物。中国社会在16001800年期问,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手工业的进步,商业活动的繁荣,城市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和思想潮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中国进入近代中国。分析三:中国社会开始于1600年是内外结合的产物。(上述两方面结合即可)说明:理解分析作者的观点,言之有理,上述三种分析同等给6分,正确理解作者观点4分,理由2分。其它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39(26分)(1)内容上只是本地区或本国历史;地理范围上是局部地区;地理E扩大到了己知的范围。说明:任意1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2)变化:强调世界历史是一个世俗的演变过程;记载的地区由局部扩大到了世界范围。原因:古代经济、交通落后,地理知识的匮乏、人类的交往范围十一分有限。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宣扬人文主义;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世界了解加深。说明:视野变化任意1点2分,总分不超过2分。原因:古代2分,近代6分(答对任意1点2分,不超过6分)。其它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0分。(3)特征:学派众多;强调致用;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原因:马克思主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日本全而侵华;中国实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民族意识的发展。说明:特征答对任意1点2分,不超过4分。原因答对任意1点2分,不超过6分。其它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0分。(4)因素:时代的局限,科技的发展程度,史家的立场等。说明:任意1点2分,其它合理回答可酌情给1分,总分不超过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