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五周同步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6116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五周同步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五周同步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五周同步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五周同步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A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 B C D4.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主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5.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A. B. C. D.6.习近平指出,今天,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xx年第一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xx年,我们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安排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安排这两次学习,目的是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全面、更完整的了解。新一届中央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把握,是基于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可以给我们提供具体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A B C D7.下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A.理在事先B我在故我思C.存在就是被感知D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8.台风鲸鱼于2015年6月21日上午在南海中部海面上生成,6月22日在海南登陆。对于这次台风,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9.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A.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哲学B哲学智慧源于生活、源于现实C哲学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抽象的D学习哲学能够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0.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11.在古代,人们认为哲学是蕴涵着所有知识的母体。到了近代,哲学又成了“科学之科学”。这两种观点认为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否认了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认为哲学不能离开具体科学而存在 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A B C D12.孟子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A B C D13.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就必须真正地让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推动时代进步正确地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成为科学的科学始终决定当前和未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趋势,当好社会变革的先导如实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AB CD14.据新闻纵横报道,xx年以来干旱不断,云南连续4年发生干旱,四川连续3年出现干旱,西南地区干旱范围逐步从云南扩展到四川、贵州、广西,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2088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西南;而专家则称,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使降雨减少、水利工程欠账过多、过快发展让需水量大增才是西南干旱的罪魁祸首。这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体现了: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绝对的真理和科学理论 能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指导A. B. C. D.16.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 )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 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否认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思维决定存在A B C D17.2015年6月27日,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接受采访时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克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问题,挑战了伦理道德,值得哲学家思考。哲学家通过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具体科学研究要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1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有评论认为该思想是中国追梦的时代哲学。这是因为“四个全面”思想A.全面回答了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B.决定着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方向C.是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D.源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19.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20.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21.“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而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C.抛开具体知识思考整个世界 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22.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思想”等有关。哲学用批判的方式、系统化的方法、理性的论证为人们呈现一种信仰、概念和态度。这说明哲学是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D.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 B C D24.“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A B C D25.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26.下列观点中属于不可知论的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A BC D2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是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 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A B C D28.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来自英仙座星系团的神秘X射线信号。虽然仍需进一步探究,但该信号有可能标志着我们发现了暗物质的其中一种形态。这一事例蕴含的哲理是(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具体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C暗物质就是哲学上说的物质D科学家的价值体现在不断发现新的物质形态29.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强调了哲学是( )A指导具体科学的综合科学B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D世界观人生观的学说30.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组成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指出的“本原”,其基本涵义是:在哲学上是指万物的最初根源 指事物的本来面目 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 指世界的特性客观性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题31.下面是xx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中的作文材料: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学生甲乙对此进行议论。学生甲:文化塑造人生。要造就和谐的自我,必须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学生乙: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学习哲学能够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从而造就和谐的自我。(1)请运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对甲的观点进行评析。(10分)(2)乙的观点你同意吗?请运用“哲学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32.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xx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探月工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探月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牵引和推动作用。目前中国每年在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达到上百亿元,据专家粗略估算,对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8至14元的带动效益。同时,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载体。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33.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建设性。10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变了历史进程和亿万民众的命运。历史已经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面对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宣告“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呼吁“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了”;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依旧是当今不可超越的思想家。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则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的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工具。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结合材料一,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9分)(2)请结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联系材料二,剖析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9分)试卷答案1.A2.A试题分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故选项A当选。B、C、D观点均错误,故排除。GU 答案选C。3.D4.B5.B本题强调哲学的重要性,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适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错误的,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6.B7.C漫画中的公鸡的“论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观点也是主观唯心主义。A、D两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属于唯物主义。8.B9.B10.A11.D12.C13.C14.C15.C试题分析:题肢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和升华,故排除。题肢说法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不能说是绝对真理,其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故排除。题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16.D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材料中“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属于不可知论观点,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符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到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17.B题干强调“回答”问题,即形成哲学认识,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回答问题,不体现“回答”的结果,而只是过程,不符合题意。分别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角度说明哲学要回答的问题,正确。题干已经隐含了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不符合题意。18.C19.A20.C21.B22.A23.C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它要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故和符合题意。以往旧哲学也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故错误。以往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社会功能,故表述不准确,应排除。24.D前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后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故选。不符合题意。25.C26.B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题。说法属于可知论,排除。均属于不可知论。27.D前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后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故选。不符合题意。28.A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来自英仙座星系团的神秘X射线信号。虽然仍需进一步探究,但该信号有可能标志着我们发现了暗物质的其中一种形态。这一事例蕴含的哲理是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正确且适合题意;B正确但不适题意,应排除;暗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而不是哲学上说的物质。C说法错误;科学家的价值体现在不断透过现象发现本质。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29.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哲学不是综合学科,A、C观点错误;习近平主席谈到学习哲学“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充分说明哲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所以B符合题意;D与题意无关。所以答案选择B。30.C31.(1)甲肯定了要解决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造就和谐的自我,需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3分)甲没有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之间的关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4分)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3分)(2)乙看到了哲学的价值,但没有分清哲学的性质。(2分)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3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指导我们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实现自身的和谐。(3分)3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表明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我们要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知识范围,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然后从思维和存在何种为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来回答。33.(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检脸。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每点3分)(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的做法。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每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社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等知识。 材料一主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对改造世界的指导意义,故回答第 (1)问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作用、真正哲学的社会作用三个方面思考作答;解答第(2)问,主要应运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来分析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