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1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57962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1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1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1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1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题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xx年高考广东卷)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解析:鲈鱼与土著鱼之间是捕食关系,B项错误;引入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后,土著鱼a、b的数量都下降,短期内浮游动物总量先急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相应的浮游植物锐减后再急升,C、D项错误;鲈鱼以土著鱼为食,按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A项正确。答案:A2(xx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解析:(1)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的规律,戊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其次是乙、丙,因两者能量值相差较小,两者处于同一营养级,为初级消费者,甲为次级消费者,丁为三级消费者。(2)从食物网可知甲与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种群丁为消费者或三级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答案:(1)戊乙甲丁丙(2)捕食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3(xx年高考江苏卷)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如图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_营养级。(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_反射。(3)工作人员根据生态系统中_信息传递的特点,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4)为了进一步驱鸟,某机场先铲除原有杂草,而后引种了虫和鸟都不爱吃的“驱鸟草”,机场内小鸟大为减少。以后“驱鸟草”逐渐被杂草“扼杀”,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_演替。(5)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_(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下,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计为_个。解析:(1)由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可知,小型猛禽可处于第三、四、五三个营养级。(2)小鸟遇到稻草人十分惊恐,是因为经常受到人驱赶后形成的条件反射。(3)释放猎鹰驱赶小鸟,猎鹰的捕食行为会起到驱赶小鸟的作用,属于信息传递的行为信息。(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此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5)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一定要随机取样,取样的范围要广,因此选择最合适。用样方法计数时,首先要计数样方内部的个体,对于处在边界上的个体,应该只计数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答案:(1)第三、第四、第五(2)条件(3)行为(4)次生(5)7题组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xx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解析:蓝藻水华现象与水体中N、P增多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有关,体现了物质的利用,未体现出能量流动的特点,A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包括太阳能(光合作用固定)和氧化无机物时释放的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B错误;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C错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物质可以循环反复利用,D正确。答案:D5(xx年高考天津卷)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图示两个生态系统不一定只有3个营养级;所有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城市生态系统生产者较少,需外界输入大量能量,故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外界输入的能量。答案:A6(xx年高考山东卷)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和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解析:(1)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应保持最大,即应处于图中b点。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可得个体总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重捕时所得标记个体数将减少,据公式可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2)生物在群落中不同层次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随时间延续,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出现生物,且生物种类不断变化,这一过程称为群落的(初生)演替。(3)图乙中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初级消费者。其中生产者(A)和分解者(B)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A)和第二营养级(D)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0%20%。(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如污染)超过了这一限度,生态系统的稳态将被破坏,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答案:(1)b偏高(2)垂直(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3)AB(注:两空可颠倒)20%(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一、选择题1(xx年潍坊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而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A正确。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B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答案:A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可能相同B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C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D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分解者解析:食物网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同一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食物链中无分解者。答案:A3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解析: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kg)。粪便中的能量是羊未同化的能量。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kg)。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4(xx年东北四校联考)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种间关系及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兔和人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兔也能被人捕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A项正确;鼬和鹰都能捕食兔和鼠,若鼬减少时,鹰可以直接从低营养级的鼠和兔获得能量,数量会增多,B项正确;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斗争会增强,C项正确;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4条,D项错误。答案:D5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C把两个无人为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作比较: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分解者的数量就越少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金字塔不能倒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如蚯蚓是分解者,它可能又被鸟类等消费者所食。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简单,分解者的数量就越少。由于消费者的存在,植物间竞争激烈程度较小,故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答案:A6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A1B1C1D1,而D1A2B2C2D2,A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1/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W1,B正确;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可表示为A2B2C2D2,C错误;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答案:C7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损毁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越小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食动物由于数量较少即便不补偿输入能量一样能较好的生存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给了分解者解析: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为5是因为植被受损,由上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2.5,而肉食动物所需能量为5.12.10.050.257.5,所以需要补偿输入能量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由图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越高,在这场地震中受影响越大,A项错误;要计算能量传递效率,可根据第三营养级(本题中的肉食动物)的能量占第二营养级(本题中的植食动物)的比例,即2.5/(142)15.6%,B项正确;肉食动物虽然数量较少,但是由于地震的影响,由上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不能满足其需要,要补偿输入能量才能生存,C项错误;各级消费者通过粪便流给分解者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级同化的能量,D项错误。答案:B8生态学家对某弃耕田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是J/(h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田鼠未同化的能量为3.00108 J/(hm2a)B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3%C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不到5%D该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解析:本题考查能量流动中的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之间的关系。田鼠的摄入量减去同化量就是未同化的能量,即为3.00108 J/(hm2a),故A对。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量是同化量减去呼吸量,为0.07107 J/(hm2a),占同化量的3%,故C对。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故D对。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25107/(7.50108)100%3%,故B错。答案:B二、非选择题9(xx年郑州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被捕食者捕食者甲乙丙丁戊己乙丙丁戊己庚(1)表中未列出的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2)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3)乙与丙的关系是_;庚的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_、_。(4)庚为外来物种,当其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已知庚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在图乙中画出庚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解析:(1)表中列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未列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2)由表格提供的信息,甲为生产者,被捕食者中无庚,庚处于最高营养级。表中包含的食物链有:甲乙丙己庚;甲丙己庚;甲丁戊庚;甲戊庚。(3)乙和丙都能以甲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丙又能以乙为食,两者之间又存在捕食关系。(4)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变为0,意味着之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缺一不可)(2)4丙、己、戊、庚庚(3)捕食与竞争呼吸消耗未利用(4)如右图10(xx年蚌埠模拟)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_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_。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点时,表示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_环境阻力实现。当种群密度从AE时,种群中成年个体平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_。(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_逐渐复杂,生态系统_稳定性逐渐增强。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图甲为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解,“”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由于生物代谢产生的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生态系统中能量不能循环流动,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是因为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CO2、H2O等无机物。(2)净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故C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出生率死亡率0时(E点),种群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可通过减小环境阻力,使种群的K值增大。种群密度从AE时,种群数量一直增长,成年个体平均重量先相对稳定,后逐渐降低。(3)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有机物的积累量增加,所以,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答案:(1)光合作用能量流动生物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用于合成有机物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CE减小先相对稳定,后逐渐降低(3)大于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抵抗力11下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据图1回答:(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_、C_。(2)B主要是指_。(3)_和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_、_(填字母)。据图2回答:(5)该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6)鹰占有_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7)蛇和鹰的关系是_。(8)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9)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_,原因是_。(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_,理由是_。解析: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蛇和鹰存在捕食关系,又都以食虫鸟为食时,故二者还存在竞争关系;该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若蛇绝种,鹰会以老鼠、食虫鸟为食,食物链缩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数量增加;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3)DB(4)DA(5)8(6)4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7)捕食和竞争(8)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9)增多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10)食虫昆虫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12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在图1的各个字母中,不参与构成群落的是_(填字母)。(2)图1中主要体现出生态系统的_功能。(3)F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也就是表示_(填字母)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F_、D_。(5)图2中丙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_。(6)若图1是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当作燃料使用,粪便、废水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_(答出一点即可)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填字母)产生的_催化降解。解析:(1)在图1生态系统中,E、F、D、B构成食物链,C是分解者,A是无机环境,因此不构成生物群落的是A。(2)图1中体现了生物界和无机环境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3)F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是F摄入但未同化的能量,其实是E中的能量,因此应该是E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因为出现环境污染,导致生产者出现白化苗,使生产者数量下降,在食物链E、F、D、B中,由于E减少,使F减少,同理D也减少。(5)图2中构成的食物链应该是:植物乙丙甲,在bc段丙减少的原因是因为乙的减少和甲的增加(都与起始数值比较)。(6)在生态农业中,秸秆当作燃料使用,粪便、废水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会造成物质资源和能量的浪费,增加了CO2的生成量,引起环境污染,还容易引发病虫害等。如果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以减少物质、能量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因为膜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可以被纤维素酶催化降解。答案:(1)A(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E(4)减少减少(5)乙的减少,甲的增多(6)能量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增加CO2排放;引起环境污染;容易引起病虫害传播;农业成本高C纤维素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