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知识整合课件湘教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56642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7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知识整合课件湘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知识整合课件湘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知识整合课件湘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网络构建,专题归纳整合,专题一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 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统一的关系,同时也存在对立关系。它表现为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例如农业开发时对林木的破坏和对土地的开垦。环境则因其客观属性而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如对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石丘劣地。当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并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和自净能力(如工业“三废”排放)时,被破坏的环境以灾害的方式否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当环境的恶化超过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时,人类则以迁徙的方式否定环境的价值与意义。,2.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环境具有一定的提供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容纳废物的自净能力。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空气、水和食物等进行新陈代谢,并将代谢产物排放到环境中;为了发展,人类通过生产与消费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建设环境(如营造建筑物、开垦农田等)的同时,排放废弃物(如代谢物、生活垃圾、工业“三废”等),离开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发展。另一方面,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人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改造、保护环境的能力。虽然天然环境孕育了人类,但它已不适合现代人类的生存发展。当代环境是人类对天然环境长期改造的结果,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只有坚持规划、建设、维护、管理,人工环境才不致荒芜。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换,人体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因此与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相适应。人类种群在个体的生生死死与不息的繁衍中实现与环境的相互转化。 当人类活动违背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时,人地关系趋于失衡、失调,于是环境问题产生了。当人类活动的主观性与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致时,人地关系趋于平衡、协调,二者则共同向前发展。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就是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的。,典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浙江绍兴夏履镇重视环境保护,1997年被联合国评为环境保护“全球500佳”。 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了森林的山坡上戳洞下种。 (1)夏履镇重视环境保护,他们走的是 和 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全面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2)长江上游某山区走的却是 的路子,其结果是 ,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解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生的伙伴、互补的朋友。人类在考虑自己的行动时,要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社会、后人及环境的影响,实现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这一切主要是取决于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 答案(1)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高 (2)毁林开荒 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专题二 探讨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危害 臭氧处于大气平流层中,它能阻止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以保护动植物免遭伤害。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由实验及实际观测结果可知,臭氧层破坏能够产生以下影响: 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增加皮肤癌的患病率: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每减少1%,皮肤癌患者将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瘤。损害眼睛,白内障患者增多。降低人体免疫力,传染病患者增加。,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在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的实验中,进行实验的200种作物有2/3会因紫外线辐射增强受到影响,尤其是水稻、小麦、大豆和水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据估计,当臭氧含量减少1%时,大豆将减产1%。 渔业产量减少。 紫外线辐射可杀死水深在10米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水深10米内的鳗鱼幼鱼。 破坏森林。 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强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致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线辐射增多还会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等。,臭氧的变化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臭氧是自然产生的,所以它受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和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由于太阳活动有准11年和22年周期的变化,而大气环流有准2年周期的振荡,因而臭氧变化也有11年和准2年周期的变化。二是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破坏,如氟氯烃化合物、卤代烷化合物、N2O和CH4、CO均可破坏臭氧。其中氟利昂11和12起主要作用,其次是N2O。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量急剧减少。 臭氧减少量以南极附近为最大。根据美国南极站的观测,20世纪60年代约为315单位,19691970年突然下降19单位,19741975年下降17单位,这两次下降后均有回升。但19801987年,臭氧量则连续下降,由1980年的293单位下降到1985年的250单位,亦即每年减少8单位以上。19801987年,春季臭氧总量几乎下降30%,是建立臭氧正规观测以来所未有的。南极臭氧减少是普遍性的,在南极中心附近形成一个极小区,人们称为“南极臭氧洞”。,19791987年,臭氧极小中心最低值由270单位降到150单位。小于240单位的面积在不断扩大,表明南极臭氧洞在不断加强和扩大。1988年南极臭氧洞突然缩小,几乎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但1989年南极臭氧洞不但又回到1987年的范围,还有所扩大。,典例2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A城市是乌斯怀亚市,在印第安语中,它的意思是“观赏落日的海湾”,它一直是一个旅游城市,但某年旅游季节却出现了防晒霜价格暴涨,街上行人稀少的现象,工人白天上班的时间也缩短了2小时。,(1)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2)该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3)C国南部有温带森林分布,而同纬度的B国南部却是沙漠景观,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 的影响。 (4)B国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分析该地区发展畜牧业在气候上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答案(1)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2)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3)安第斯山脉(地形) (4)气候上的优势: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距海港近,交通便利。,解析从乌斯怀亚的地理位置分析,它非常靠近南极洲,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造成很大的危害。C国是智利,其南部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出现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温带森林分布。B国由于地处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其南部是西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因而出现沙漠。B国(阿根廷)有潘帕斯草原,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其畜牧业发达,具有气候、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