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461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缺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A.道教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B.唐代宗教迷信严重C.佛道儒出现融合的趋势 D.道教戒律的严格性2.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4.“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5.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6.1617年,德意志萨克森的新教徒们制作了一张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画中的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他抬起了头,光芒照在他面前的书页上,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这表明,宗教改革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教皇的作用 B.废除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7. 下图所示名言中,“枷锁”的本质含义应是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A宗教压迫 B君主专制 C法律制度 D自然理性8纪念某一思想家逝世100周年时,有人说:“(他)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匍匐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热的邪恶混合体。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该思想家A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C率先倡导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主张建立人类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9.某同学这样讲述“洛阳纸贵”的典故:“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讲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A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B都城在长安而非洛阳C尚未发明雕版印刷术 D没有赋这一文学形式10.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 C D11. 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 赵佶锦鸡图 苏汉臣货郎图 夏珪溪山清远图倪瓒六君子图A.文人画流行B.风格多样化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12“由于他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盛行。”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B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C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D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13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既不抛弃旧理论,还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14.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15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A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C工厂化生产取代手工工场D英国的纺织业走向了衰落16据统计xx年“双十一”一天网购交易额仅天猫一家就达912亿元,在庆祝会上,马云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A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C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生活和观念17严复认为近代中国一个政治派别的主张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这一政治派别A提出发展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B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提倡在中国实行文学革命18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复杂19.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将民权主义的内容条理化、法典化,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兴中会章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B.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时局宣言:“取消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及特权” D孙中山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20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道:“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由此可见,此时的三民主义A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C是反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1.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2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之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231956年,著名作家茅盾说:“文艺创作问题的讨论,最近几个月来相当活跃,活跃的特征,在于出现了不同意见,在于企图对那些已经被认为作了结论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材料中的“活跃”局面A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B是“双百”方针促进的结果C说明了“左”倾文艺思想盛行 D反映了文艺创作大众化倾向24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乘胜追击,一口气写成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折磨致残的他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我是自投罗网。”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A期盼祖国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B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咎由自取C文艺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25导致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B.义务教育法的初步形成C.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26.湖畔派是18-19世纪英国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在诗歌题材上,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下列同湖畔拍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百年孤独 B摇滚乐、爵士乐 C等待戈多 D自由引导人民27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A B C D28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说:“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传统语言结构完全遵循牛顿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倒叙部分都有清楚的交代。而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遵循的是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牛顿时间完全被打成碎片,按心理活动予以重新组合。”其中体现“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的是( )A人间喜剧 B巴黎圣母院 C等待戈多 D战争与和平29.下图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沙皇的奏折上说:“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件事,其用意究竟何在?”可知该作品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30. “卡门有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她邪恶堕落,却又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这是观众对歌剧卡门的评价,这部歌剧的创作风格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1题20分、32题18分,33题17分,共55分)31(20分)古代中国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中国文化结构有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4分)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主张的结果及影响。(6分)材料三 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郑大华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3)据材料二,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的表现。(4分)(4)中国共产主义者(共产党)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说明。(4分)(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中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32. (18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并与国情相结合,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强国之道。材料一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1)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称呼的演变并作简要评价。(5分)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国人“觉悟”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材料三 “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材料三论点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4分)材料四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教版教材(4)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4分)33. (17分)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近代以来中国科技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再放异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4分)材料二 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又编译了大测,把平面三角介绍进来。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了农政全书,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并在天津开辟水田,试用新法,大获成功。(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为何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6分)材料三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讯(3)据材料二指出,上述新华社电讯报道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两项主要成就。(3分)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4)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