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三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第7课高祖本纪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蚜.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5195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专题三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第7课高祖本纪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中语文专题三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第7课高祖本纪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中语文专题三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第7课高祖本纪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 不虚美 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第7课 高祖本纪,内容索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品读研讨 文本核心,后读厚积文本拓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语言积累,1.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_ (2)高祖常繇咸阳:_ (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_ _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_ _ (5)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_ _,同“债”,债务,同“徭”,服役,“坐”同“座”,座位;“诎”,“卤”同“掳”,抢;,“内”同,同“屈”,理亏,这里有不安的意思,“憙”同“喜”,高兴;“解”同“懈”,懈怠,“纳”,接纳;“距”同“拒”,抵抗,(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_ (7)四月,兵罢戏下:_ (8)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_ (9)召诸县父老豪桀曰:_ (10)诸吏人皆案堵如故:_,同“佯”,假意,同“麾”,指挥军队的旗帜,同“向”,趋向,同“杰”,才智出众的人,同“安”,不迁动,不变更,2.一词多义,(1)息,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_ 喟然太息曰:_ 臣有息女:_ 九年而水不息:_ 去以六月息者也:_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休息,叹息,生,停止,大风(一说止息),气息,因重敬之,引入坐:_ 沛公引兵西:_,诸将黥布皆属:_ 乃以秦王属吏:_,(3)属,(4)引,归属,交付,委托,召请,带领,二世使使者斩以徇:_ 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_,示众,夺取,攻占,(2)徇,去辄烧绝栈道:_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_,(5)辄,秦军解,因大破之:_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_ 项羽解而东归:_,(6)解,就,往往,同“懈”,懈怠,解脱,逃脱,解散,鲁为楚坚守不下:_ 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_ 臣等以死守之:_,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_ 摄行天子之政:_,(7)摄,(8)守,提起,代理,防守,保卫,把持,把守,坚持(自己的意见),吕公者,好相人:_ 相人多矣,无如季相:_ 其在卫者,相中山:_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_,(9)相,给人看相,相貌,做国相,察看,考察,高祖因狎侮诸客:_ 因与俱攻秦军:_ 因张良遂略韩地 辕:_,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_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_,就,如果,趁机,于是,(1)则,3.虚词归纳,(2)因,凭借,依靠,乃以秦王属吏:_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_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_ 啖以利:_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_,把,而(表顺承),由于,用,(3)以,然恐,不敢不服耳:_ 不然,籍何以生此:_ 喟然太息曰:_ 沛公然其计:_,(4)然,以为,认为,然而,这样,的样子,认为对,4.古今异义词 (1)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古义:_ 今义:_ (2)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古义:_ 今义:_ _ (3)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古义:_ 今义:_,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域。,山东省。,平民百姓。谋生职业。,一家的人。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从事这种军事活动或,非议国政。,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生产活动。,(4)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古义:_ 今义:_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古义:_ 今义:_ (6)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古义:_ 今义:_,规约。,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有德行的人。,没有出息。,年纪大、辈分高的人。,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一下 (1)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_ (2)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_ (3)吕公因目固留高祖:_ (4)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_ (5)项羽与宋义北救赵:_ (6)高祖竟酒,后:_ (7)沛公然其计:_ (8)大王起微细:_ (9)沛公从百余骑:_,意动用法,认为奇怪,使动用法,使不同,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名词作动词,搬家,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动词,留下不走,意动用法,认为对,形容词作名词,地位低下的人,平民,使动用法,使跟从,(10)诽谤者族:_ (11)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_ (12)王巴、蜀、汉中,都南郑:_ (13)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_ (14)会项伯欲活张良:_ (15)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_ (16)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_ (17)及见怪:_ (18)夜往见良:_,名词作动词,灭族,使动用法,使投降,名词作动词,建都,形容词作动词,深挖,使动用法,使活命,使动用法,使为王,形容词作动词,赶在诸侯之前,形容词作名词,奇怪的事,名词作状语,在晚上,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_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_ (3)系颈以组:_ (4)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_ (5)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_ (6)诸将过此者多:_,判断句,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译文:_ (2)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译文:_ _ (3)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译文:_ _,刘季本来只会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提起衣服,向郦食其道歉,并把他请到了,当初怀王派我(攻打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况且秦王,已经投降,再杀掉他,(这么做)不吉利。,上座。,(4)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 译文:_ _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译文:_ _ (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译文:_ _,汉王也前往自己的封国,项羽只派了三万士兵随他前往,楚国和,当初,父亲您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不如二哥勤勉。,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诸侯国中因为敬慕而跟随汉王的有数万人,他们从杜县往南进入蚀中。,(今我)所成就的家业,与二哥比较,哪一个的多?,背景展示 战国以来,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松散的分封制走向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是政治发展的大势;而对天下一统、风俗齐同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追求,是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主流。汉高祖刘邦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出台了一系列争取民心的政策和制度,在楚汉之争中,渐渐扭转了不利形势。垓下一役,他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汉朝。汉朝不仅在全国实现了政治统一,也初步完成了文化整合,为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知人论世,文化常识,古代诸侯往朝天子时,天子在自己的领地内拨出一块赐予诸侯,以供其住宿及斋戒沐浴之费用,这块地叫作“汤沐邑”。后世遂用以称天子、皇后、公主等人的私人领地。,名言警句,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3.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4.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毒药:“毒”,辣也,刺激嘴难受;“毒药”指比较厉害的药)史记留侯世家,品读研讨 文本核心,1.脉络梳理,整体把握,称帝前(14段) 知人善任 称帝过程(517段) 虚怀若谷 雄才大略 称帝后(1820段) 凡夫俗子,高祖本纪,2.初读感知 从刘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点看,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答案,答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生孝惠帝、鲁元公主”),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长的种种行事。 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刘邦引兵西进,一路广揽人才,虚心听取意见,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并率先入关,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抚民心,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写楚汉相争。刘邦赴鸿门谢罪,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决策东进争夺天下,进兵追击项羽,在垓下打败项羽。,第三阶段,刘邦在氾水之阳称帝。 第三部分(从“未央宫成”到文末),写刘邦称帝后的情况,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和高祖之死。,1.刘邦性格很复杂,优点与缺点并存,具有两面性。请结合文本分析一下他具有怎样的“两面性”?体现在哪里?,要点突破,答案,答案 刘邦具有雄才大略,抱负非凡,“仁而爱人”,知人善任,从谏如流,随机应变,百折不挠的品质。同时又是一个“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绐为谒曰贺钱万”的市井无赖,具有妒贤嫉能、诛杀功臣的阴冷本性。这种“两面性”,甚至相对立的两面性体现在: (1)一方面仁而爱人,另一方面又“好狎侮”人。如吕公宴中狎侮“诸大夫”。 (2)一方面广揽贤士,从谏如流,另一方面又嫉贤妒才。这种慕才又妒才的心理尤其体现在对韩信灭项后的“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3)一方面傲慢无礼,另一方面又知错能改,礼贤下士。这一点在对郦食其前后态度的转变上最为明显,还有高起、王陵的侧面介绍。,2.品读大风歌,思考:高祖事业已定,衣锦还乡,处在人生的顶峰时期,吟唱大风歌时为何“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呢?,答案,答案 (1)沛县是刘邦的家乡,创业的起点,风风雨雨走过许多年,意味着创业的艰难;虽已“威加海内”,但守业更不易。回到故乡,触景生情,他怎能不悲喜交集,慷慨悲歌呢? (2)虽然说现在政权强大、天子威势非凡,回故乡,又同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可是,着眼未来,他已敏锐地感觉到政权背后存在着内外隐患和人才缺乏的问题,为大汉王朝守四方的“猛士”又在哪里?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回故乡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怎不让人“泣数行下”? 第(3)点学生可联系课外刘邦家内吕后与戚夫人之间围绕定太子而斗争的事来分析。,3.在本文里,司马迁一开头就记载了刘邦出生时的神奇及异貌和醉卧后常有龙现之事。这些情节在今天看来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司马迁却如实记录,如何理解司马迁这些“实录”呢?,答案,答案 所谓这些神灵怪异,是刘邦为包装自己、制造政权合理性的“政治神话”,在以后的朝代中都有。司马迁写这些,不是他迷信,而是受历史的局限。对于刘邦的这种骗人的伎俩,司马迁应该很清楚。可是,当这种文字藏之于金匮石室,这种神话已播扬得四海皆知,作为后世一个小史官的司马迁,明知其捏造,又能怎么办?他不能不照着官方档案的原样写。但是他有意地把这些离奇的神话和刘邦其他的那些庸俗卑劣的行径和他那阴险丑恶的灵魂放在一起,于是就使人觉得刘邦这个人很滑稽,其效果就不是神化,而是把他漫画化了。貌似真实的神话描写,一下子变成了揶揄和嘲弄,九重天上的真龙天子原来就是这路货色!,明代茅坤说:“读高祖本纪,须参项羽本纪,两相得失处,一一入手。”除了必须参看项羽本纪外,还得注意留侯世家淮阴侯列传彭越列传万石张叔列传等,这样才能看到刘邦之全貌。茅坤为什么这样说?,延伸探究,答案,答案 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史记常用“互见法”。所谓“互见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中,其主要目的是从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认识出发,将材料有意识地加以安排和剪裁,以使他们服从于对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司马迁在很多地方采用了这种方法,有的还注明“其事在商君语中”“语在晋事中”“语在淮阴侯中”“语在田完世家中”等。,高祖本纪凡属灭项兴刘的大事,凡属表现其成功及其性格特征的文献资料,事无巨细悉入纪中。凡涉及“叙非汉”的地方,则用“互见法”,或删繁就简,只叙事件轮廓,或略而不述,放在他人传中。这样既做到保护本篇文章自身的匀称,又不至于和与其有关系的其他篇章重复;同时又突出了刘邦这位中心人物。,后读厚积文本拓展,刘邦的智慧 刘邦的精明之处在于用人如使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张良,韩国贵族,生活于高层,擅长权谋;萧何,沛县吏,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极富行政组织才能,故负责粮草;韩信,“项梁、项羽起事”“仗剑从之”,有带兵之勇。此“三杰”,正是刘邦用其所长、各得其所所造就的。此外,樊哙,少以屠狗为业,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屡立奇功。陆贾,名为有口辩士,向刘邦呈新语12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后成为著名的政论家。于是,刘邦手下,谋臣如雨,猛士如云,一时蔚为壮观。,素材运用,1.课本素材,点击素材,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作为管理者却处处求全求美,对待每一个部属总是用放大镜去盯着他们的缺点,而不是放开手脚去发扬其优点。我们始终强调:每一个庸才都是放错了地方的人才。“十全七美就是美”,员工本身就不可能完美,因此不要苛求员工的完美。作为管理者,真的该学学刘邦的用人之道。不管是贵族如张良,还是“鸡鸣狗盗”之徒如樊哙,都能为刘邦所用。“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运用示例,李嘉诚知人善任,广纳贤才 以诚感人,人亦以诚感之。 李嘉诚的真诚与善待下属,令下属对他忠心耿耿。毕业于香港大学的霍建宁,自1979年在留学美国归来后,就进入长江集团,出任会计主任;其后又考得澳洲会计师资格,到1985年被委任为长江实业董事。处事低调的霍建宁,有着杰出的金融头脑和非凡的本领。 曾经由李嘉诚指定为长江实业的专门人才而被送往英国攻读法律的周年茂,当年30余岁,是周千和的儿子,1983年就被李嘉诚选为长江实业董事和公司指定发言人。书生型的周年茂是经营地产的老手。,2.课外素材,曾经在60年代末期,也就是长江实业尚未上市之前就作为李嘉诚的秘书,跟随李嘉诚长达21年之久,为李嘉诚立下汗马功劳的精明能干的女强人洪小莲,直到今天仍是长江实业董事,深得李嘉诚信任。 李嘉诚就是凭着这样知人善任的特点,广纳贤才,使自己的事业一步步壮大。,【选材感言】 商场如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都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的是首领亦十分清楚每种武器及每支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才能出色地统筹和指挥下属,使他们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李嘉诚的成功,也是他知人善用的成功。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思悟要点,提示 用人的正确态度是:从人的长处着眼,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提示,美文深读,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本文第2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提示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作用:用典型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的道理。,提示,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弥补或规避。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请写出本文第3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提示 含意:有出类拔萃的才能的人,必然会遇到因不合时宜而招致的困境。(或“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提示,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能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个卓越超群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唯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能完成超出一己之力的事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还要容其所短,特别是人的某些失误或过错。接受任务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或偶尔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对于一些方法上的过失,要用宽容心来包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一出现失误就任意指责,简单处罚,接受任务者就会变得谨小慎微,畏葸不前,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工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提示 言之成理即可。可从正确利用他人和自己的长处,避开短处的角度作答;也可从对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应该全面、长远地看待的角度作答。,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