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4958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是(3分)A. 笑靥/梦魇 粮饷/晌午 渐染/实践 粮囤/囤积居奇 B. 榆荚/面颊 罗襦/濡染 纡徐/迂回 荏苒/冉冉升起 C. 绯闻/悱恻 倩影/靓丽 青芜/廊庑 诨号/浑水摸鱼 D. 轩轾/桎梏 拜谒/遏止 征铎/驿站 翘楚/憔悴不堪 答案:B ( B ji r y rn A. y/ yn xing /shng jin / jin dn /tn C . fi /fi qin /ling w / whn /hn D .zh /zh y / du /y qio /qio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蓬荜生辉 蛛丝蚂迹 浅尝辄止 恣意妄为B为人不齿 再接再厉 振聋发聩 一愁莫展C酩酊大醉 声名雀起 蟾宫折桂 罄竹难书D锦囊妙计 所向披靡 春寒料峭 以飨读者答案D(A项,蛛丝蚂迹蛛丝马迹;B项,一愁莫展一筹莫展;C项,声名雀起声名鹊起。)3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阳春三月,盐渎公园,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意阑珊,我们几个小伙伴徜徉其间,时时感受到大自然那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B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我永远都无法忘记百年孤独带给我的美妙的阅读体验,那些翻云覆雨、时空倒错的想象和叙事。C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可谓半斤八两,都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在舌尖1凭单纯的美食获得成功后,舌尖2想当然地认为仅靠单纯的美食已经不够,还需要美食背后动人的故事,于是开始喧宾夺主,将美食节目拍成了亲情故事。答案D(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出自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半斤八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八两刚好是半斤。半斤与八两二者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应改为“各有千秋”。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5月20日,中俄“海上联合xx”军事演习在东海北部海空域拉开序幕,此次演习旨在巩固发展两国两军战略协作关系,提高两国海军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B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C青年正处在价值观确立和形成的关键时期,远大的理想在青年时代确立,良好的习惯在青年时代养成,高尚的情操在青年时代培育。D还原历史、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为的是警示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防止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和平美好的明天。答案A (B.搭配不当,“减轻”改为“降低”。C.语序不当。应改为“形成和确立”。D.不合逻辑,删去“不再”。)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A.韦庄,五代前蜀诗人、词人,与温庭筠齐名,有浣花集。韦庄词疏淡明丽、含蓄婉约,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因此他被誉为花间派鼻祖。B.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号醉翁、六一居士,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五代史记。欧阳修词与晏殊词“同出南唐”,开有宋一代词风。C.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世称“柳屯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有乐章集。柳永慢词,以羁旅行役、离愁别绪为主要题材。D.苏轼,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苏轼“以诗为词”,在题材、立意、语言等各方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答案:A韦庄词疏淡明丽、明白晓畅,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鼻祖。6请选出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3分)A太尉判状,辞甚巽。 B皆解甲,散还火伍中 C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D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答案B(A巽,通“逊”,谦恭;C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D通慊,满足。)7请选出句式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3分)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C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答案C(ABD被动 C宾语前置)8请选出与例句中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3分)例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A晞一营大噪,尽甲 B裂裳衣疮C手注善药 D处贱无以拒也答案:D (A名作动,穿上铠甲;B名作动,包扎;C名作状,亲手;D形作名,卑贱的地位,例句形作名,白发)9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贱卖市谷入汝 市:集市 B抑本成败之迹 本:推究C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抚慰 D比得软脚病 比:近来9A 市:买,作动词。10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几场秋雨过后,北京迎来了真正的秋天,秋风一起,树叶在风间飘然而落,竟有一丝萧瑟与凄凉。 B.“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是烟雨江南,是水的江南,是在画船中听着雨声入眠的江南,有太多的游子因为无法拒绝这一份诗意而终老江南。 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我漫步在成都城外,将自己融入到鸟语花香、一片明媚的春色里,心旷神怡,久久不想离去。 D.“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春天悄悄来临,独立小桥,看十五明月悬空,河畔青草,堤上嫩柳,随着暖风拂袖,心中顿生丝丝惬意。10B(A诗句与情境、心情不合;C诗句与语境的情调不合;D时间和所见的景象以及心境不对)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江秉谦,字兆豫,歙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鄞县知县。用廉能征,拟授御史。久不得命,以葬亲归。光宗立,命始下,入台,侃侃言事。天启元年,秉谦首陈君臣虚己奉公之道,规切甚至。户部尚书李汝华建议兴屯,请专遣御史,三年课绩,所垦足抵年例饷银,即擢京卿。秉谦力驳其谬,因言汝华尸素,宜亟罢。汝华疏辨,秉谦再劾之。沈阳既失,朝士多思熊廷弼,而给事中郭巩独论廷弼丧师误国。秉谦愤,力颂廷弼保守危疆之功。且曰:“今廷弼勘覆已明,议者犹以一人私情没天下公论,宁坏朝廷封疆,不忘胸中畛域。”章下廷议。会辽阳复失,廷弼旋起经略。巩坐妄议夺官,遂与秉谦为仇。廷弼既镇山海,议遣使宣谕朝鲜发兵牵制。副使梁之垣请行,廷弼喜,请付二十万金为军赀。兵部尚书张鹤鸣不予,秉谦抗疏争。鹤鸣怒,力诋秉谦朋党。秉谦疏辨,帝不罪。鹤鸣既抑廷弼,专庇巡抚王化贞,朝士多附会之。帝以经、抚不和,诏廷臣议。秉谦言:“陛下既命廷弼节制三方,则三方之进战退守当一一听其指挥。乃化贞欲进,则使廷弼从之进;欲退,则使廷弼随之退;化贞倏进倏退,则使廷弼进不知所以战,退不知所以守。是化贞有节制廷弼之权,而廷弼未尝有节制三方之权也。故今日之事,非经抚不和,乃好恶经抚者不和。请专责延弼,实图战守。”后朝议方撤廷弼,而化贞已弃广宁遁。秉谦益愤,帝以鹤鸣方行边,夺秉谦俸半岁。秉谦复上疏言:“鹤鸣一入中枢,初不过卤莽而无远识,既乃至凶狠而动杀机。明知西部间谍俱虚,战守参差难合,乃顾自欺以欺朝廷。”当是时,大学士沈纮假劾鹤鸣疏,出秉谦于外。无何,郭巩召还,交通魏忠贤,力沮秉谦。是冬,皇子生,言官被谪者悉召还,独秉谦不与。家居四年,闻忠贤益乱政,忧愤卒。(明史江秉谦传,有删节)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三年课绩,所垦足抵年例饷银 课:按一定的标准考核。B因言汝华尸素 尸素:占着职位,不干事情。C巩坐妄议夺官 坐:坐着。D郭巩召还,交通魏忠贤,力沮秉谦 交通:暗中结交答案 C(坐:因犯罪。)12下列每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秉谦力驳其谬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而给事中郭巩独论廷弼丧师误国 吾年未四十,而视苍苍C议者犹以一人私情没天下公论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D乃好恶经抚者不和 乃能衔诚致哀答案B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然而”。(A代词,他的;语气副词,应当,一定,表祈使的语气 ;C介词,因为/介词,把;D副词,表肯定,“是”;副词,“才”。 )1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江秉谦顾全大局、一心为朝廷的一组是(3分)秉谦首陈君臣虚己奉公之道,规切甚至。 秉谦力驳其谬,因言汝华尸素,宜亟罢。议遣使宣谕朝鲜发兵牵制。 秉谦愤,力颂廷弼保守危疆之功。帝以鹤鸣方行边,夺秉谦俸半岁。 家居四年,闻忠贤益乱政,忧愤卒。A. B. C. D. 答案:A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秉谦是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先后被任命为鄞县知县、监察御史等职,他仗义执言,一再向朝廷上疏进言,一生忧国愤时,最后含恨而终。B江秉谦恳切陈奏君臣无私为国奉献的道理,极力反对户部尚书李汝华大兴屯田的建议,并多次弹劾李汝华,终于使得他的建议不被采纳。C沈阳失陷之后,给事中郭巩不顾大局,说熊廷弼的坏话,江秉谦愤慨,坚决地驳斥了他,因而两人结怨,后来江秉谦遭到郭巩的陷害。D兵部尚书张鹤鸣为官弄权,压制熊廷弼庇护巡抚王化贞,江秉谦上疏弹劾,大学士沈纮等人假借上疏弹劾张鹤鸣,将江秉谦逐出京城。答案B(原文没有说明“他的建议不被采纳”。)1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选修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用廉能征,拟授御史。 (3分) (2)鹤鸣怒,力诋秉谦朋党。秉谦疏辨,帝不罪。(4分) (3)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3分) 15(1)因为廉洁有才能被征召,打算授予御史的官职。(得分点:用、征、拟)(2)张鹤鸣愤怒了,极力诋毁江秉谦与熊廷弼朋比为党。江秉谦上疏辩解,皇帝不怪罪他。(得分点:诋、朋党、疏辨、罪)(3)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得分点:夭、业、克)参考译文:江秉谦,字兆豫,安徽歙县人。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授职鄞县知县。因为廉洁有才能被征召,打算授予御史的官职。很久了也没有得到任命,因为安葬父母回到家里。光宗即位,任命书方才下来,进入台阁,从容不迫地讨论事情。天启元年,首先陈奏君臣无私为国奉献的道理,规劝极为恳切。户部尚书李汝华建议兴修屯田,请求专门派遣御史,三年一考核,如果开垦屯田的收入能够达到每年银饷的数额,就提拔为京卿。江秉谦极力驳斥他的荒谬,进而说李汝华空占着职位,不干事情,应该尽快罢免他。李汝华上疏辩解,江秉谦再次弹劾他。沈阳失陷后,很多人都怀念熊廷弼,唯有给事中郭巩追究熊廷弼丧师误国的罪行。江秉谦愤怒,极力称赞熊廷弼保卫边疆的功劳,并且说:“现在对熊廷弼已经调查清楚了,议论他的人还拿私人的感情来掩盖天下的公论,宁愿毁坏国家的边疆,而不忘发泄胸中的私愤。”疏章交给朝廷讨论。正好辽阳又失陷了。熊廷弼不久被起用为经略。判处郭巩妄议罪剥夺他的官职,由此跟江秉谦结下仇怨。熊廷弼坐镇山海关后,主张派使者宣谕朝鲜出兵作为牵制敌人的力量。副使梁之垣请求出使,熊廷弼很高兴,请求朝廷付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军费。兵部尚书张鹤鸣不给,江秉谦上疏争论。张鹤鸣愤怒了,极力诋毁江秉谦与熊廷弼朋比为党。江秉谦上疏辩解,皇帝不怪罪他。张鹤鸣压制廷弼之后,一心庇护巡抚王化贞,朝中的人大多附和他。皇帝因为经略使和巡抚不和,下诏让朝廷的大臣们议论。秉谦说:“陛下既然命令熊廷弼指挥管辖三方面的军队,那么三方面军队的前进进攻退却防守应当一切听从熊廷弼的指挥。王化贞想前进,就让熊廷弼跟着他前进;想后退,就让熊廷弼跟随他后退。王化贞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就使得熊廷弼前进了不知道怎样进攻,后退了不知道拿什么来防守。这是王化贞有指挥管辖熊廷弼的权力,而熊廷弼不曾有指挥管辖三方面军队的权力。所以今天的事情,不是经略、巡抚之间不和,而是喜欢或讨厌经略、巡抚的人们不合。请求专门责成熊廷弼,真正地谋划战与守之策。”后来朝议将要撤掉熊廷弼,可是王化贞已经放弃广宁逃跑了,秉谦更加愤怒。皇帝因为张鹤鸣将要巡视边疆,削夺秉谦半年的俸禄。秉谦又上书说:“张鹤鸣一旦进入政府要害部门,刚开始只不过是鲁莽而没有远见卓识,到后来就凶狠而隐含杀机。明知道西部秘密刺探都很空虚,作战和防守力量不齐难以相互配合,竟然反过来欺骗自己并且欺骗朝廷。”在当时,大学士沈纮等人假借上疏弹劾张鹤鸣,逐出秉谦到外地。没多久,郭巩奉召回到朝廷,暗中勾结魏忠贤,极力阻止秉谦。这年冬天,皇子出生,被贬谪的谏官都被召回朝廷,唯独秉谦没有被召回。在家居住四年,听说魏忠贤更加乱政,忧愤而死。三、古诗鉴赏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沈郎:诗人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1)词的上片“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答: (2)词的末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包含了哪几重意思?(6分)答: 16.(1)描绘了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春日里,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雨后初晴燕子争着啄泥。(2分)作用: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先扬后仰”)。作者用沈约之典,说自己像沈约瘦损不堪。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其哀伤之情更深。(2分)(2)一是无人理解作者的心情,惟有落花理解,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二是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三是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的心情,但落花无言,也无法劝慰,更显作者内心的凄凉。(6分,答对一点给2分)四、名句名篇17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璟浣溪沙(3)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4)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6)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7)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8)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分)竹林的故事废名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叫他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叫“阿三”。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他照例拿着摇网走到河边的一个草墩上,老程像乘着划船一般站在上面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那就不移地的转过身倒在挖就了的荡里,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这时跟着她的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好客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喳喳作响。三姑娘渐渐把爸爸站在那里都忘掉了,只是不住的抠土,嘴里还低声地歌唱。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地面,高耸着一个戒方模样的土堆。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地没有话可说了。 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只有鹞鹰在屋头上打圈子。三姑娘走到竹林那边,知道这里睡的是爸爸了。到后来,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住在坝下的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妈妈极力鼓励着一路去,三姑娘总是微笑地推辞:“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 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竟是在梦中过去了。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妈妈做嫂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欢喜赶热闹,那情境也许比三姑娘更记得清白,然而对于三姑娘的仿佛亲临一般的高兴,只是无意的吐出来几声“是”。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选自废名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有删改) 18小说主要写三姑娘的故事,为什么以“竹林的故事”为题并多次写到竹林?请简要分析。 (6分) 18(1)竹林是小说主人公三姑娘一家生活(活动)的背景,是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地点);(2)清幽的竹林营造了一个清静(或清新、恬静、清幽)的、与世无争的环境;(3)烘托出三姑娘清纯、沉静、坚韧的性格(或:象征了三姑娘清纯、坚韧的形象)。(4)人物形象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富有诗意。(一点2分,共6分,答对3点即可)19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什么手法?写出了三姑娘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分) 19(1)动作描写,“热闹”一词生动而传神地表现出了三姑娘边欢呼,边拍手的天真烂漫、纯洁可爱。(2分)(2)语言描写,既是对看不了赛龙灯的自我安慰,更是为了陪伴妈妈、怕妈妈因为自己不去看赛龙灯而内疚自责,表现了其孝顺。(2分)20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20“我”是三姑娘命运起伏变化的见证人,“我”的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以“我”的视角出现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一点1分,意对即可) 21有人评价说,这篇小说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平和的情感之美。请探究小说中蕴含的作者的丰富情感。(6分) 21(1)对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的回忆与留恋;(2)对纯洁、清新、淳朴的美好人性的赞美;(3)对和谐美好、互依互靠的亲情的肯定和赞美;(4)美的爱怜和对善的同情;(5)对超脱痛苦、顺应不幸命运的人生态度的肯定和赞美。(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七、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美国布朗克斯的一名公共汽车司机开走了他的空车,直至好几天后才在佛罗里达被警察抓获。他解释说,由于厌倦了每天在同一条路线上行驶,他决定来一次这样的旅行。这个消息见报之后,他成了当地轰动性的人物,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到现场欢迎他归来,公司也决定不对他进行处罚,而只让他保证以后不再做这样的旅行。请你全面把握材料,从一个或多个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2写作提示:材料反映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主人公开走车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这个人自私、缺乏规则意识,在他的内心深处,没有对制度的敬畏与遵守,行为值得否定;二是主人公开走了车,结果没有被惩罚,反而成了轰动性的人物,受到人们的欢迎,公司也不予处罚,人们对于主人公这种行为的理解与包容,在不过于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自己乐意的事,也许会受到人们的支持。综合材料看,很显然立意重点应放在第二层意思上。为此可立意:“听从心的召唤”“冒险需有度”“适度打破常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