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4923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漫溯(su) 百舸(g ) 慰藉(ji) 强人所难(qing)B夜缒(zhu) 拜谒(y) 踟蹰(ch) 浪遏飞舟()C忸怩(n) 跫音(qing) 不惮(dn) 有恃无恐(sh)D箕踞(j) 谥号(y) 刀俎(z) 怒发冲冠(gun)2.选出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A.陨身不恤含垢忍辱阴谋秘计长篇累牍B.脍炙人口痛定思痛赁屋授课黯然泣下C.微漠悲哀桀骜不训鸾凤和鸣淋漓鲜血D.甚为寥落无端谍血菲薄祭品嗷嗷待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B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D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减少,是直接导致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B纪委工作报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建设目标,不是一个新概念,应该关注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提高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C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D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B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一文中,采用了叙抒议相结合的手法,简要地记叙了他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文章交错使用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C小狗包弟通过叙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都难以幸免,任何圣灵都可能遭受不测。从而深刻地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作者呼唤人性,同时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D“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的失”。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一直面临着三个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这三大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B C D二、古代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小题。(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音y,桥)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所,表约数;里所,即一里路左右),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去,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史记留侯世家)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内室的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顾:回头看B旦日视其书, 旦日:第二天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布衣:平民百姓D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若:假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乃为装遣荆轲 B常从人寄食饮 张良是时从沛公C直堕其履圯下 吾其还也。亦去之。 D父以足受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良能忍辱为老父取履,穿履,并能听从老父训导,如期赴约,终有所得。B从张良愕忍怪异的心理变化中,可以看到他性格转变的过程。C漂母的大怒是为了激发韩信作为男子汉的尊严。D韩信受胯下之辱中,在他“孰视”、“蒲伏”中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1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1)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3分) (2)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3分) (3)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3分) 三、背默。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指点江山, ,粪土当年万户侯。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满载一船星辉, 。但我不能放歌,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 真的猛士, ,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7分)两株玉兰树陈忠实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安慰。天气很好。温润的风似有若无。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粉白。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我久久地看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玉兰花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发生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是开在自家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灞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蛴螬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了根,等等。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蛴螬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我曾扒土寻找蛴螬,一只也未见到。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镢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镢头来。突然想到,任它继续存在着,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发生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镢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13.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3分)A文章开头写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是为了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表达我对生老病死的思考。 B作者突然看见玉兰树开花了,内心微颤,惊喜得轻叫一声,这说明他根本没想到这颗玉兰树还会开花。 C文章先写玉兰花开,再写玉兰树的遭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D玉兰树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作者把玉兰树视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对生老病死参悟的结果。 E文章以“一颗玉兰树”为线索,通过这颗曾经快要病死今又开花的玉兰树,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14.简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5.请概括说明文章中这两朵玉兰花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两朵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 16.结合全文,仔细品味文章最后“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五、语言运用:(4分)17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雨巷 康桥 橘子洲 大堰河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六、写作(40分)1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溯应读s;C怩应读n,惮应读dn;D谥应读sh。2【答案】B【解析】A项,陨殒;C项,训驯;D项,谍喋。3【答案】D【解析】A“涣然冰释”,流散、消失得像冰块消融一样,比喻嫌疑、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B“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这里不能用来形容“专利申请质量”。 C“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一般用于上级,此处用来指代表们畅所欲言,不合语境。D此处“粉墨登场”用的是本义,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但现在多用贬义。此处用本义是正确的。所以选D。4【答案】D【解析】:A项,句式杂糅,“直接导致下降”或“是的主要原因”。B项,搭配不当,建设目标不是“概念”,应该为“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是一个新概念”;C项,警方表示不满的对象既可以是对报案人表示不满,也可以是对围观者表示不满。5【答案】D【解析】“不吝惜”错6【答案】A【解析】编年史7【答案】A【解析】有了矛盾,要解决矛盾,所以应接,然后举事例,根据语境“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内部”“人自身”三点即可确定的顺序,最后很自然接。故选A。8.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若,第二人称代词,你。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A项,介词,为,替,给/动词,准备,打点。B项,都为动词,跟随,跟从。C项,代词,他的/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词,还是。D项,介词,用/动词,认为。10.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C项,原文为“母怒曰:吾哀王孙而进食。”11.本题考察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1)有一个老人,穿着褐色的衣服,到了张良站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子丢到桥下。(“老父”“衣”“褐”各1分)(2)在这时韩信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出去。(“孰”“蒲伏”“俯出胯下”各1分)(3)张良于是认为这件事很奇怪,经常反复诵读它。(“因”“异”“之”各1分)12.默写略。13.CD(A项“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分析不当;B“根本”过于绝对,由文中“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一句可以看出,玉兰树的病情已经有了好转,作者也庆幸自己没有挖掉它;E项抒发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3分)14.通过对美好春景的描写,引出下文要描写的对象-玉兰树。借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下文遭遇过生存劫难的玉兰树相对比,表达其生命的顽强与美好。(4分)15.特点是鲜嫩、纯洁、生机勃勃;(2分)在描写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将玉兰花拟人化;“洁白如玉”则是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两朵玉兰花的鲜嫩、纤尘不染。(3分)16.生命是顽强的,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这一颗幼小而又带病的玉兰树最终能开花,正是生命顽强的完美体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生命都是平等的,只要它是生命,就应该尊重。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的生命,更显珍贵。(5分)17.示例: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2:雨巷,你的凄婉迷离,你的幽怨冷漠,不正好应和了我彷徨的心境吗?(符合意象特征1分,句式1分,修辞:拟人、反问各1分)18.【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从不同角度可以确定以下立意:从鹰的角度:充分发挥优势,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从鸵鸟的角度:不能正确运用优势(天赋),优势也可能丧失甚至转化为劣势。从企鹅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条件/善于根据环境改造条件。从鹰、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假于物也。从鹰、鸵鸟、企鹅的角度:成功者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而失败者则恰恰相反。从上帝的角度:上帝是公平的!上帝关上一扇门,必会打开一扇窗。从鹰、鸵鸟、企鹅和人的角度:命运是公平的,让你在失去什么的同时得到别的东西。从人的角度1.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但因为拥有了某种美好的事物(信仰、追求、理想、幻想等等)而使生命获得新的高度。2.在精神世界里,人类享有高贵的自由。3.生活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应该拥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4.崇高的灵魂可以弥补生命的缺陷。5.人类如果失去了理想,世界将会怎样?6.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延展生命的广度和宽度,所依靠的是思想(或信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