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统练题(1.12) 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4009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统练题(1.12) 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统练题(1.12) 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统练题(1.12) 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统练题(1.12) 缺答案王 洁班级:_姓名:_一、选择题1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商贾少,则上不费粟。”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A稳定物价 B严禁流通 C抑制商贾 D提倡节俭2“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3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的大约三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股“崇实”、“务实”的社会思潮,过去学术界有的人把它称之为“早起启蒙思想”,有的人把它称之为“经世致用思潮”,近几年则通称之为“明清实学思潮”。下列属于这一“思潮”代表人物的是A朱熹 B沈括 C顾炎武 D曹雪芹4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5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6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右图)反应出其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7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8城邦国家通过武力征服邻国而向帝国转化在古代世界史上是一个通则。但为什么雅典没有完成统一希腊民族的大业,转化为一个希腊大帝国,而罗马却完成了帝国大业?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罗马人更具务实性 B雅典城邦相对弱小C罗马文明优于雅典 D二者所处时代不同9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C两党竞选 D扩大过会的权力10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11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2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解答题13(27分)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6分)(2)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12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