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1517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道之行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一、教学建议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本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两千年以来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文章语言精练,文气畅达;运用对比,表意鲜明。指导学生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了解全文大意,反复朗读并背诵全文;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它在当今社会的积极作用,畅想未来,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二、教学案例1、教学情景分析 大道之行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是礼记、礼运开头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如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曾受到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2、整合思路: 为了让学生较好的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在借助媒体的基础上,把诵读放在首位,让学生以读代教,以读代学。到对理想社会实质的领悟,对美好文字的品味,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 情景导入:展示:“桃源”美的画面及文字;引入大道之行也。(2)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精美画面,悠扬的古乐揣摩朗读。以便扫清文字障碍。为指导研读打下基础。(3) 再读课文: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范读,指导朗读,引读,齐读,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了解文章结构,感悟理想社会的实质。(4) 探究课文: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5) 拓展延伸:通过画面对比,让学生了解两千多年来,“大同”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也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 积累重要词语;(2) 了解先贤哲人关于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 背诵并默写全文。过程和方法(1)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古人敢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朗读,读出韵味,把握:“大同”社会基本特征。难点: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比校。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多媒体应用与分析一、情景导入: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2、导人:首先欢迎同学们来到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在此我们领略其浩瀚,采撷其浪花,拾取其扇贝。下面我们一同走进语文这福天洞地。请看,画面所展示的内容还记得吗?(学生想与答)是的,桃花源记中展示的美、乐、奇的世外桃源至今仍给我们无限的憧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将给我们呈现一个与之相类似理想社会,让我们一同走进它、感受它。2、简介孔子、礼记应用1、音乐图片2、桃花源美景赏析3、大道之行也揭题4、礼记有关的文字简介(素材来源分析:此环节利用幻灯片创设氛围。将学生领入古圣先贤心中永不磨灭的“大同”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同时,先在视觉、听觉上为下面学习课文铺好路,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二、初读课文1、范读2、指导朗读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3、学生朗读(仿读、自由读、比赛读) 应用1、课文范读2、指导朗读3、出示易读错的字、词、句4、补充重点句解释素材来源分析此环节利用视听觉冲击,并配合古筝曲目,营造氛围,用大屏幕,展示易错的字词句,再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速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为诵读打下基础,为学生探寻“大同”特征而扬帆起航。三、探究课文:1、大同世界的中心是什么?找出能概括大同社会的句子。2、“大同”基本特征是什么? 本文从哪几方面阐述的大同社会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应用课文探究的有关问题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学生合作与讨论,让学生领悟“大同”社会的实质,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为学生背诵课文推波助澜。四、再读课文:1、试着抓住重点词句背诵。2、分组比赛诵读课文。应用出示重点词句引导背诵分析先通过背诵引导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记忆,再用比赛这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便突破能力目标背诵并默写全文五、拓展延伸古代先贤对理想社会的梦想。应用古圣先贤的“梦”分析利用幻灯片拓展学生视野,深化主题,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六、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2、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少于500字。应用出示作业分析进一步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并采用小练笔的形式提升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达到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目的。板书: 概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满足生存需要大道之行也 详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满足发展需要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三、参考资料2、新跨越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资源包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