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1149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 课标虽未对第四学段的现代诗的教学做出明确的表述,但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组抒写赞颂大自然的诗歌: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发,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音乐,表达心中的情志欣赏这些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共鸣使我们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这些蕴涵着诗人深沉炽烈情感的诗歌,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宜从朗读人手,反复品味、积累诗中名句,让深沉热烈的爱国情怀随着经典名句走进学生心灵。3.中招考点:现代诗考查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语言品味等方面以及怎样使用生活意象和象征意象表达自己的感情等。常见题型有客观题(如选择题)、主观题,近年也常有两首同题材诗文进行比较赏析的题型,这类试题相对较难。 但现代诗歌近些年在中招试题上并未怎么涉及。不过它和必考的古诗词在鉴赏上还是有相通之处的。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诗歌主题、意象、意境的理解及诗歌语言的品味还不够深刻。在学习中应着重把握诗歌语言、诗中艺术形象以及情感主旨。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说出诗歌的有关文学常识,能准确积累字词。 2.通过分析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的作用,学生能说出诗歌采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识记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及字词。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思考这些意象的深意 ;品味并积累诗中的名句,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让学生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四、教学过程:复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1.通过复习,学生能说出诗歌的有关文学常识,能准确积累字词。2.通过分析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的作用,学生能说出诗歌采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复习指导(一):内容: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方法:独学、对学、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时间:15分钟要求:了解诗歌知识,积累本单元文学常识,巩固基本字词。知识梳理一 文体常识1.诗歌是以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且有一定的节奏、韵律。2.诗歌的基本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用尽可能简洁的笔墨,通过最有艺术表现力的形象,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美。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诗歌的分类:1、按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如木兰诗;抒情诗,如我爱这土地;说理诗,如登鹳雀楼。2、按语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格律诗,是指按照一定的韵律写成的诗,如钱塘湖春行;自由体诗则不受格律的约束,在形式上比较自由灵活,如天上的街市;散文诗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现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是散文化了的诗歌,在形式上显得更为自由灵活,如海燕。3、按时代划分,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知识梳理二第一单元字音字形。妖娆(yo ro).风骚(fng so)红装素裹(hng zhung s gu):.一代天骄(y di tin jio):田圃(tin p).喧嚷(xun rng):.洗礼(x l):.襁褓(qing bo).温声细语(wn shng x y).润如油膏(rn r yu go):昏晕 树篱 栖息 茸茸 凝成喧响 欢嚷 微漾 寂寞 夜莺知识梳理三 文学常识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 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台湾当代诗人。 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他的诗的感情深处,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郑愁予诗集被评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多次被选为台湾“最受欢迎作家”榜首,多次获各种奖励,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现任教于耶鲁大学。复习检测:给下列汉字注音妖娆( ) 田圃( ).襁褓( ).补救强化练1.给下列字词注音。 妖娆 风骚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田圃 喧嚷 洗礼 襁褓 温声细语 2文学常识 (1)什么是诗歌? (2)诗歌有什么特点? 复习指导(二):内容:第一单元课文方法:独学、对学、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时间:15分钟要求:注意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意象,思考这些意象的深意 ;品味并积累诗中的名句,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自学检测二1、 中星星象征了什么“星星”象征光明.诗意,温暖和希望等生活中一切美好的存在.2,中蝈蝈与蛐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星星变奏曲合作研讨:1. 诗人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对比来表现主题:用暖色调的星星,蜜蜂,萤火虫,鸟等与冷色调的夜,冰雪,冻僵的夜晚等形成对比进而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合作研讨: 这首诗读起来更像一首 灵动的音乐,一杯清香的茶茗,诗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1运用拟人手法,亲切而自然.2语言清新,情感细腻.3灵性充溢的童真美.当堂训练 1.阅读毛泽东的回答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分别概括上下两片的内容2:找出三个对偶的句子答案:1:上片描写山水的景色以及引起的联想下片回忆当年旧游的情形.2: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对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对 鱼翔浅底指点江山,对 激扬文字补救强化练根据提示,简要说明下列诗句中的设喻之妙。(1)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提示:假如将诗句改写为“我的爱心像绳索那样把天地连在一起”,诗的情味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提示:“柔软得像一片湖”这个比喻写出了“柔软的夜晚”怎样的情致? 强化补救练: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1、诗中“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2、诗中“大海”象征理想,“群山”象征重重困难,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被人们赋予象征意义,你能举出这样的事物,并说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吗?(不少于3个。)参考答案:1、比喻为愿望、理想。2、示例:白雪象征纯洁,青松象征 意志,风雨象征不幸或挫折等。学生能说简要记述诗歌相关知识。学生能掌握诗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1. 初读时要整体把握,感悟主人公的情感倾向。2. 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3. 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鉴赏时要从诗歌表达的特点出发,如诗的哲理性,象征、比喻、铺排的运用,结构与独特的用语等方面。学生能由表入里,体悟作者情感。展开想象,捕捉意境。品味语言,领略其含蓄美、音韵感、节奏感。掌握并学会运用以下赏析诗歌的方法:一、鉴赏语言二、鉴赏形象三、鉴赏感情四、鉴赏手法要点归纳:1、读音相近的字,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2、受方言影响的一些字,平时易写错的字,应该作为复习的重点。要点归纳:一、鉴赏语言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二、鉴赏形象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三、鉴赏感情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鉴赏手法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5、 课堂总结: 诗歌往往是作者瞬间感受或偶感,多读多悟,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结构与语言的特点。因此阅读时应把握诗中物象的基本含义;重视手法,把握意境;立足整体,抓住诗眼,把握诗歌的情韵与主旨。只有在弄清主要物象、把握意境的基础上,突破关键词句,才能准确地把握诗的情感倾向与主旨。且要立足共性,注意类别,把握不同诗体的不同特点。建议:阅读诗歌的四个步骤。1. 朗读吟诵,整体感受。2. 由表入里,体悟情感。3. 展开想象,捕捉意境。4. 品味语言,领略其含蓄美、音韵感、节奏感。六、作业布置:做本单元课时练7、 板书设计: 诗歌单元复习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