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浮力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1059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6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浮力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浮力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浮力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 浮力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第14章 浮力复习课题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用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相关浮力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难点求浮力问题时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条件的选用学具 环节复 习 过 程教师活动知识梳 理 、 基础巩固(一)请完成下面的填空一.阿基米德原理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决定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一般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一个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2)对于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3)具体关系分析如下:典型示例 、 抽取规律【例1】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提示】(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2)因物体浸没,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3)因物体悬浮,所以盐水的密度和物体的密度相同。【例2】把重5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提示】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关系,可判定出物体的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可求出排开的水重。【例3】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141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图141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提示】物体分成两块后密度保持不变,仍与水的密度相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有:我还有这些疑惑:达标检测1.把重为5N,体积为600c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A物体漂浮F浮6N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D物体沉在水底F浮5N2.如图142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人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 图142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三个杯子一样大3.将同一物体先后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143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一样大图143图1444.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14-4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FC表示,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AFBFCB. FAFBFCC. FAFBFC D. FAFBFC5.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6.把重10N,体积为12103c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 (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7.如图14-5所示,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 ,这一现象说明: 。图145图14-68.如图14-6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的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乙杯中所受的浮力,_杯中的水面升高的多。9.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147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图14710.如图148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m3,密度为7.9 103 kg/m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是多少?图14811.小明同学注意到新闻节目中经常报道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美元一桶,又报道我国进口原油价格每吨提高多少元。他想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努力,小明设法获得“胜利原油”样品若干,并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0cm3的立方体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经测量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油面(g=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原油的密度。(3)若每桶原油的体积为1/6m3,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作业设置第14章 压强复习课题 压强课型 复习课学习目标1. 理解压力的概念,能区分重力与压力。2. 掌握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 知道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4. 了解液体压强特点和连通器原理,会利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5. 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6. 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解释简单的现象,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现象。重点构建固体、液体、气体压强三位一体的知识网络,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区别;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难点能熟练运用固体、液体压强公式及大气压强原理分析解决有关的问题学具环节学 习 过 程教师活动构建知识网络请完成下面填空:大小: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 压力的三要素 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作用点:受力物体的表面上 定义:面积上受到的公式:P固体压强 单位:增大压强的方法: 、 固体压强 常用的公式:P产生的原因:液体受且具有压强压强规律: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液体在相同深度的压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液体压强 计算公式:P测量工具:液面相同条件:、应用:连通器 常见实例:水壶、测量大小的实验:实验1标准大气压=cm水银柱=pa大气压强变化的规律: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典 型 例 题 引 导典型例题解答: 1.请认真思考,缜密分析,独立完成下列题目。【例1】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41所示,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图141A.甲图中的平放 B.乙图中的侧放C.丙图中的立放 D.三种放法一样大【提示】砖对地面的压强决定于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砖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砖本身的重力,由题意可知,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所以压强的大小决定于受力面积的大小.【例2】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142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142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图142ApApB BpApB CpApBD无法判断 【提示】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属于液体压强,根据公式Pgh可知,在液体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例3】如图143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图143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提示】可将整个装置看作是一个连通器,同一种液体且液体静止时,液面应是相平的。 2.解题反思:参考提示,反思提高。达标检测与反馈达标检测与反馈知能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图14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图1442图145所示的4项实验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是 ( )图1453.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146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图1464.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如图14-7所示。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图14-7A减小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5.如图148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图148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二.填空题6.如图149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 ,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图149图14107.图1410呈现的实验说明 。 8.如图14-11甲所示,一容积为05m3、底面积为05m2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N、压强为_Pa. 如图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_(水1.0103kgm3,g10Nkg,大气压约为1.01105Pa)9.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 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5个闸室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39.5 m,宽20.2 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30 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 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 N。(g取10 N/kg)三.实验题10.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14-12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图14-12(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11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14-13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图14-13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得出来的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的数据得出来的四.计算题12.兰兰家距学校约2400米,她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大约用10分钟,盛夏的一天,由于匆忙,她停放在烈日下的自行车爆胎了。(1)请你帮她分析爆胎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2)若自行车重约100 N,人重约500 N,骑车时每只轮胎总着地面积约25 cm2,则兰兰骑车的平均速度多大?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你还知道自行车的哪些设计利用了什么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点)13.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图14-14(1)求玻璃杯的重力大小。(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14-14中(a)、(b)、(c)的哪一种?(水的密度为,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五.阅读题滑雪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图14-15),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白雪内右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图14-15(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 。(2)滑雪板可以轻易再雪地上滑行,是由于: 。(3)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 m/s,他才能不会再雪地上下沉。(4)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再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 Pa。校对答案: 矫正提高: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有:我还有这些疑惑:布置作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_页_题课后反思1、本课收获:2、不足之处:3、改进思路: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